您的位置:首页 > 职场人生

[SOA征文]SOA与救灾的几点思考 推荐

2008-05-15 18:56 162 查看
这次大灾,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在关注灾区和救灾进展,尽自己的一份力之余,是不是可以想得多一点呢。
这次的救灾行动,无疑也是一个非常适合SOA的环境——随手举几个例子。
灾后,平安保险当即宣布开放两条服务热线进行理赔工作,两条热线无差别的接受所有的有关理赔,我并不了解平安的这两条热线及其背后的呼叫中心平时各自负担什么类型的工作,也不了解平安是否部署了SOA以及相应的工作流程,但是在技术上,这无疑是一个完美的根据业务需求迅速调整技术支撑的例子;另一个例子,这次救灾是依靠政府、部队、医疗机构、企业以及民间等多方面协调进行,并且随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对工作进行调整,如果有一套架构在SOA基础上的系统,整合不同系统的服务,无疑可以为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撑。
而在业务上,这次救灾行动中有关方面表现出的协调一致与高效率非常值得赞赏,不同部门的应急预案都相当的条例分明,在互相衔接时也有相当好的表现,个人认为这有可能是在年初的雪灾后的总结与改进的功劳,雪灾的时候虽然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和企业都启动了应急预案,但是问题在于这些应急预案都是各自为政,互相很少有衔接与配合,而且大家的工作方式和流程都各不相同——用昨天BLOG中的话说,业务没有标准化,所以业务流在跨组织边界时就出现了相当不好的状况。相信经过雪灾的考验与灾后的总结,不同级别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以及其他方面彼此都初步的开始关注有关手段的互相配合与一致,这就是初步的标准化工作,其结果就在这一次的救灾工作中展现了出来。希望这次灾后,有关方面能对这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一步的作出改善,为相互协调工作提供更好的接口,更为将来也许会遭受灾难的人民提供更多的希望。
不仅是各部门间的业务需要SOA的思想,推而广之,还可以发现更多的地方能够发挥作用——再举个例子,昨天看陆航部队空投物资的电视新闻,空投下去的干粮、饮用水等都是按照原包装直接向下扔,看到这里,不禁想到,如果能够有标准的包装箱,可以根据直升机或运输机的空间制定不同标准的包装箱尺寸,里面装上物资,例如食品、饮水、药品、器械、衣物、帐篷等等,并且根据不同的用途制定不同的物资配比,形成一些通用的包装类型,而如果有特殊的需求则可以进行临时的内容物的装载,在外面以不同的颜色等标示出来,再带上降落伞、适合吊装的挂钩等外部配件,这样在空投的时候不仅可以减少物资损耗,更能有目的有效率的投放物资——物资和空投都是有成本的,更有效的利用不仅可以节约成本,更能让需要的人员获得更多更合适的资源,这对于救灾比什么都更重要。可以看到,不同的包装箱,就如同服务的封包,根据不同的平台(直升机或者运输机)制定不同的封包标准,而内容物则类似与封包所提供的服务,不同的需求产生不同的封包,基础的几种封包应对大部分的业务需求,特殊的业务需求则可以临时进行服务的封装。封包的外部还需要留出标准的接口,类似于方便吊装的挂钩等等,这样在需要的时候,能够比较快速而灵活高效的满足大规模的业务需求。
以SOA的思想来考虑有关的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方面,但是任何一个方面哪怕是一点点小小的改善,都有可能在困难时发挥出不小的作用,哪怕是一条生命,都值得以巨大的努力去换取。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职场 SOA 休闲 地震 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