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一)

2015-05-13 21:38 274 查看
中国经济如何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如何在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实现更好、更快、更加可持续的发展?山东国税大讲堂于2009年8月27日下午邀请北京大学校长助理、经济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学家刘伟教授就“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进行专题演讲。
原文网址:山东国税网站(http://www.sd-n-tax.gov.cn)

主持人
同志们,齐鲁讲坛山东国税大讲堂,今天举办第二场报告会。今天在会场参加会议的有省社科联有关领导、有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有关新闻单位的朋友,以及省局机关全体人员、济南市国税局部分国税干部代表。
本次报告会采取视频会议的形式进行,同时,我们大众网、山东国税门户网站也进行文字和视频的同步直播。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北京大学校长助理、经济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刘伟教授。
刘教授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兼任经济科学杂志主编,国务院学会委员会经济学科评议组成员,刘伟教授先后在国家刊物发表论文上百篇,首批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和国家级万千人才计划,2006年被北京大学聘为长江学者。下面有请刘伟教授给我们做报告。大家欢迎。

刘伟
谢谢主持人。同志们,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样的齐鲁讲坛的国税论坛。我今天讨论的问题是关于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宏观调控这样一个基本问题。我想围绕着这个基本问题,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点,我们讲一讲中国经济增长现在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以及发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因。这是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经济增长现在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以及形成这些问题的主要的原因。
第二个问题讲一下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的宏观经济政策做出了哪些调整,这些调整的效果怎么样,如何评价。
第三个问题讲一下,在宏观政策的影响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和趋势会有怎样的特点,实现可持续增长需要创造的基本的经济条件有哪些。大概这样三个问题。我大概讲到五点钟,中间休息十分钟。五点以后,有半个小时,我们课堂上直接的讨论,看看大家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我们提出来做一个互动。大体是这样的安排。
下面我们先来讨论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经济增长现在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以及形成这些问题的主要的原因。讨论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如果说一年以前,2007年年底,前后讨论的话,可能是个很有争议的问题,这个争议就在于判断中国的宏观经济的失衡,或者是它的主要矛盾到底是通货膨胀是主要问题呢,还是相反是通货紧缩,经济衰退、失业率持续攀升,这样主要的问题,在当时这是很难判断。也是相当尖锐的这样的问题。
经过2008年一年,特别是今年2009年上半年的情况看,现在中国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的判断,虽然也有分析,但是共识程度已经是非常高了。也就是说,普遍认为现在中国宏观经济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中国经济增长可能进入一个增长速度显著下降的一个下行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衰退。
从数据来看,支持这个判断是有根据的,我们知道2008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是9%,9%的增长的速度如果是孤立地看这个速度并不低,因为去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是百分之三点几,所以中国9%是全球平均速度的两到三倍,这个速度并不低的,但是如果把这个9%放到中国的经济增长发展的历史进程当中来看,就很值得考虑,存在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讲呢?
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比较,我们和上一年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13%,2008年是9%,下降了4个百分点,一个大国的经济在上下年度之间,经济增长速度一下掉了4个百分点,这个震荡的幅度是相当大的,这是和上一年。
和前五年比,从2003年到2007年,这五年,中国的平均经济增长速度是10.6%,2008年是9%,与这五年的平均速度低了1.6个百分点,这是和五年的平均速度比低了1.6个百分点,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经济从2003年以来经过五年的高速长,开始进入一个拐点,一个经济增长速度显著放慢这样的新的阶段。
这是和上五年比,甚至和前30年比,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平均经济增长速度是多少呢?是9.8%。去年是9%,低于30年的平均速度。所以这个9%和上年比震荡幅度非常大,掉了4个百分点,和近五年的平均趋势比明显低了1.8个百分点,和30年的平均速度比,低了0.8个百分点。
你再看2008年一年四季观察下来,2008年四个季度的数据是这样,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是10.6%,比上年13%低了2.4个百分点,当时人们有一种解释,就是2008年春天有一场暴风雪,这场暴风雪当时把一些地区的高速公路,输变电破坏了,所以可能影响了经济增长。如果自然原因,不是经济内在的周期性的原因导致的速度下滑,那么第二季度应当有所反弹,结果去年第二季度的数据反应出来的更差,去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是10.1%,比第一季度的10.6还低了0.5个百分点。
到第三季度,速度就更明显地放慢,第三季度经济增长是9%,最后到第四季度是我们没有想到的,第四季度原来我们估计,经济增长速度低不到7%以下,估计会在8%左右,但实际统计出来的数据是6.8%,跌破了7%。一直到今年第一季度,2009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是6.1%,比上年第四季度的6.8%,还在往下跌。从2008年的数据到今年的数据来看,实际上我们是连续15个月经济增长速度,按季度划分的话是持续下降。从2008年第一季度一直到今年第一季度看,经济增长速度是从10.6到10.1到9%,到6.8%,再到今年3月底第一季度的6.1%,是这样的情况。
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滑到第二季度下来有所反弹,第二季度经济增长速度是7.9%。但是我们说7.9%,这个止跌反弹的基础很不牢固,所谓不牢固是什么呢?就是促成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的一些根本原因,主要因素仍然存在,在某些方面还在弱化,所以我们说从数据上看,第二季度的增长速度表现下降15个月的趋势被初步遏制住,但是这个基础很不牢固,很容易出现反弹和其他的变化。经济增长速度出现这样的持续下滑,带来最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是什么呢?从宏观角度来看,尤其是中国,就是使得社会的失业问题威胁空前增大。
我们知道中国本身就业问题就带有非常严重的社会性质和战略性质,因为中国的劳动力的供给在世界范围内比较,我们有三个世界第一,我们拥有世界第一多的劳动力总量,我们大概劳动力是7亿多,将近8亿。我们拥有世界第一的劳动力的增量,我们每年新增劳动力是1000多万,大概1200万人左右。
我们拥有世界第一多的劳动力的蓄水池,就是有待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国农村劳动力5亿多人,这些年进城大概有1亿2000千万。另外过去农村企业,过去叫乡镇企业,离土不离乡,还在乡下,但是不再从事基本的劳动生产,这些人大概一亿多一点。农村劳动力5亿多,转移出2亿多,大体上还有三亿四千万左右在农村从事土地上的工作。
中国一共多少亩耕地呢?按照2004年经济普查的数据,是18亿亩略多一点,需要多少人种?我们搞了一个调查,东北找了辽宁,东南是浙江,西南是四川,就调查农村劳动力,18岁到44岁的健康的人,一天按8小时工作日算,他主要精力用于种地,现在农业技术、生产设备,支持一个劳动力一年能种多少亩土地,南北有差别,旱地和水田不同,但平均算来,一个人种10亩地,在目前的生产条件下没有问题。
按这些算,18亿亩耕地最多需要1.8亿人种。可是我们现在在土地上的农村劳动力是3.4亿,那就是有1亿6000万,事实上是失业,他既没有进城,也没被乡镇企业吸纳,还在土地上,而土地上根本不需要他,他是随时准备冲击城镇,或非农产业的就业市场的。所以我们说中国劳动力的供给有这三个世界第一,拥有世界第一多的劳动力的总量,7亿多劳动力,将近8个亿。
拥有世界第一多的劳动力的增量,每年1000多万新增劳动力,拥有世界第一多的农村有待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可是中国劳动力的需求是什么情况呢?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变化的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现在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个时代有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工业化在加速,工业化大体上到了中后期,我们做过一项研究,按照现在国际化水平工业的标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大体上到了工业化的中后期,北京、上海、天津这三个直辖市,工业化基本是完成了。
沿海的这些经济发展地,比较发达的地方,工业化到了后期,剩下的一些省、市大体上是在工业化的中期或者是中后期的过渡状态,个别省,如贵州,我们研究,它的工业化还在前期阶段。现在工业化的国际标准,它还在工业化的前期。但总体上我们全国总的来看,工业化已经到了中后期。工业化到了中后期有一个特点,产业结构的变化,资本投资的方向,产业产品的结构性特征都要发生很大的变化。整个的经济结构的投资,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过渡,产业结构从一般的制造业、加工业向重化工过渡。所以这种工业化变化加速相适应的整个经济社会生活的空间组织形式也开始了迅速变化,就是城市化开始空前地加快。
无论是城市化,它的基础设施有什么需求,还是工业化的转型,重工化的趋势对资本密度的要求,都形成了共同的特点。经济发展从资本和技术对劳动开始产生明显的越来越显著的排斥。所以我们不要说重大的科学技术进步,新兴领域,就是传统产业,像采煤,煤矿,我们过去认为它是劳动密集型的,但是我不知道在座的同志去没去过现在陕西和内蒙交界的地方,看起来是第一,底下机械在操作,事实上是机械化工作,采煤机工作以后,煤直接上来,上来直接到专用的火车车箱,火车车箱是密封的,直接就到了山东了。你看不到裸露的煤堆,用不了多少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再有大家习惯的纺织,过去我们说纺织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现在去看一下没有多少人。所以我们说越到了工业化这个阶段,资本和技术对劳动的排斥是越来越明显,这是工业化到这个阶段的一个基本特点。再加上城市化这个趋势发展过程当中,本身要求投资的力度也在增大。
这样就形成一个问题,我记得是2003年,我请国家土地局的局长,现在是国家发改委的副主任朱之鑫,他是我们北大经济学院的兼职教授,我请他去给我们学生做了一次报告,他讲了一个数,他说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经济增长,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1个百分点,新带来的就业岗位是240多万个,就是80年代的时候。
上个世纪的90年代初,中国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新带来的就业岗位是170多万个。到21世纪初,也就是当时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新带来的就业岗位是90多万个。以十年一个间隔,同样增长速度一个百分点,带来的就业机会,从240万下降到170万,再降到90万,可以说是直线下降。
而且大家要进一步考虑,同样是1%的经济增长,现在的1%和改革开放初期的1%,背后的绝对量怎么样?那是不能同日而语的。我们去年GDP总量是三十万零六百七十多亿。剔除价格因素,我们去年的GDP是相当于中国1978年GDP总量的15倍。你想想现在讲的1%和当时的1%,绝对量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带来的就业机会怎么样,是直线下降。
这就是中国现在的国情和我们的发展阶段所具有的特殊性。所以这样一方面劳动力的供给非常充分,一方面劳动力的需求进入了急速下降的新的发展时期。就业问题在中国作为一个宏观的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非常重要,非常根本的一个难以处理的问题。因此,不要说别的,就这一点来说,中国在现在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都不能太低,中国的国情,尤其是现阶段,经济增长是要保持一定的速度,才有助于,或者说为解决一系列的社会发展难题,特别是就业这样的难题提供一个必要的前提,必要的平台。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如果进入一个明显的下行区,也就是经济增长速度持续的、明显的、比较长时间的放慢,带来最严重的社会宏观经济层面的威胁也是失业率的攀升,我们在2007年我们公布的失业率,我们现在公布的失业率用的主要指标是城镇官方登记失业率,这个指标基本含义是什么呢?
就是在城镇劳动力当中,纳入失业保障体系的这些劳动者,这里面的失业的人占我们城市劳动力的比重,这就叫城镇官方登记失业率。是这样一个情况。这个指标里,第一,是不含农民的。就是你只要是农民,实际上在中国的土地上,把你看作是充分就业的人。农民在中国的土地体制下是不存在失业的。
第二,这是公开的数据。没有包含隐蔽的。有的人没有失业,他还在工作岗位上,但是这个工厂停产了,他每年工作时间很少,根本达不到正常工作时间的标准。这种情况通常我们把它叫做隐蔽性失业,这一类的隐蔽失业在我们现在公开的官方登记失业当中是不包含的,我们知道官方登记失业率,我们2007年是4%,中国城镇劳动力是2亿多,4%是多少呢,折中绝对数大体上就是一千万。
2008年官方登记失业率是4.2%,比2007年有所上升,就超过了1000万。今年我们政府工作报告里预定,政策力争控制实现不超过这个目标,今年官方登记的失业率是4.6%。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宏观经济其他指标实现问题不会很大,可能有些困难,但不出大的问题的话,大体上能实现,比如经济增长率,我们今年保8%。上半年第一季度是6.1,第二季度7.9,前六个月平均起来算,我们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达到7.1%。
如果国际经济形势不会进一步严重恶化,如果中国国内今年的秋粮不会出现大问题,如果在这些条件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方向和扩张的程度不打折扣,不发生改变,从目前情况看,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实现8%,“保8”的目标完全有可能。
从物价控制,通货膨胀来说,我们现在的物价实际上是负物价,我们的无关是CPI,还是PPI,我们的价格水平是很低很低的,因此,今年中国宏观经济控制通货膨胀为目标,控制在温和的通胀水平上,比如2%、3%这个水平上是完全可能实现的。现在宏观经济控制目标最难实现的就是我们年初定的失业率这个目标,不超过4.6%,
从目前情况看是很难实现,就算实现了,看一看中国现在的官方登记失业率也是连续三年在上升,2007年4%,2008年4.2%,今年就算实现了政策控制的目标,也将达到4.6%。
我们讲失业率在当今世界经济经验当中,在一般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率是有红灯线的,就是最高警戒线,我们通常讲7%,就是一个国家你的失业率如果达到7%,你所有的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政策手段都首先要服从于解决失业。美国、德国、英国,它的失业率从最近公布的数据看都已经达到9%、10%,甚至更高了。
像澳大利亚这样的,它人数很少,但是澳大利亚的失业率已经接近7%了。大家看奥巴马等等,他现在采取的刺激经济的一揽子措施,这些措施出台以后,他最后评价这些措施的必要性、有效性的时候,总是把这些措施的效果最后归结为一句话,就是这些措施出台以后,将会增加多少万个就业岗位。为什么要做这个工作呢?就是失业问题已经成了它的当务之急,它所有的政策首先要解决失业。所有政策的有效性的检验标准,首先是看它提供了多少就业机会。
如果按照这个来说,中国今年官方登记失业率是4.6%,离7还有点空间。但是中国官方登记失业率和人家一般用的失业率包含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刚才我们讲,第一,不包含农民。但是农民实实在在是劳动力,他如果没有工作做的话,同样这个社会是不稳定的。
第二,没有包含那些充分展开就业的隐蔽性的职业。我们现在有另外一个之叫社会调查失业率,就是按照国际标准,你有工作做,没有失业,但是你每天工作的时间不够8小时,很短,也就是按照一个钟头前后的时间,这是就业不充分,劳动不充分,通常把这个叫做调查失业人口。
按照中国现在社会调查失业率,最近几年的经验,中国社会调查失业率通常比我们的官方登记失业率高2个以上百分点。如果是这样的话,中国官方登记失业率今年稳定在4.6,再加两个点以上的误差,加在一起,中国现在城镇,不要说农村,城镇真实的失业率怎么样?恐怕也已经超过或达到7%了。
但是你还要再进一步看,任何一个国家的劳动力的7%失业率,形成的绝对量和中国怎么样?没法比。德国的7%形成的绝对量是多少,德国算是一个人口大国,中国要是一个7%,你试试看。这个形势的绝对量就不是一个几百万人的问题了。所以我们说这就是中国特殊的国情。而且我们刚才讲没有包含农民。
其实农民的社会就业问题压力很大,所以就出现很滑稽的局面,去年11月份,一些沿海工厂,沿海城市的企业停产,甚至破产,很多农民工提前返乡,当时不同方面有不同的估计。当时中央财经工作小组办公室预测的是两千万,估计两千万农民工回去,很难再回来找工作了,因为工厂已经倒闭了。
农业部预计的是1200万。按照最保守的估计,至少1000多万人。按照经济学的常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由于企业破产,企业停产导致了一两千万的工人下岗、失业,找不到工作了,无论怎么解释,这个国家的失业矛盾是尖锐化的,失业率应当是提高的。但是在中国的土地体制上,由于这一两千万农民工返乡以后,中国的失业率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
就很奇怪,所以包括有些国外的专家搞的很莫名其妙,说怎么回事,其实很简单,刚才我们讲了中国的失业率统计是不含农民的。这一两千万农民工回了乡,就视为是充分就业了。然后你在城里腾出一些位置来,他们走了以后,城里一些位置腾出来了,过去城里人竞争不过他,因为城里人要求高,给那低工资不干,现在这些人回去以后,有些位置空出来了,有些位置确实需要人干,这时候城里人出来干的时候,他不得已就要聘用城里人了,这种情况下,城市的就业率提高了。所以就出现很奇怪的现象,一两千万人下岗失业返乡以后,整个中国的失业率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这就是我们特殊的国情,特殊的体制。
所以在中国事实上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带来的社会失业这个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非经济方面的问题,都要高度地重视。这就是我们现在讲,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它最突出的问题。
当然对这个问题,我们说一年前有争议,中国到底是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导致失业,衰退是主要问题,还是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压力过大是主要问题。在一年以前这个争论非常大。现在也有不同的认识,也有人认为中国现在最大的威胁不是失业,还是通货膨胀。
最主要的矛盾不是经济增长速度放慢,而是成本上升,潜在的投资冲动过于强烈可能导致整个经济过热等等。也有不同的认识。但是我们说现在不同的认识和一年前分歧程度要小得多。现在的共识程度要大得多。更多的、更普遍地认为中国现在主要问题是衰退,以及相应的失业问题。
原因是什么?什么原因导致中国经济增长进入到这样的持续衰退的时期,或者说再进一步说,我们今年的第二季度经济增长速度是7.9%,止住了连续15个月下跌的势头,我们刚才讲了这个止跌不是实质性的,基础是很不稳定的。
昨天还有国外记者采访我,问我明年有没有可能反弹,就是经济止住下跌,出现一个波折,我说完全有可能。道理非常简单,因为现在止住这个下跌不是根本的,为什么说不是根本性的止住下跌呢?就是导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跌的这些最基本的原因都存在。而且这些最基本的原因短时期很难克服。我们看这些最基本的原因,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讨论。
首先一个原因是国际社会的原因。从2007年的6月份开始,美国开始发生金融危机,然后它的金融危机向它的实体经济传递,导致整个实体经济增长的泡沫化的现象迅速地破灭,导致整个实体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美国经济大家都知道,它的GDP的总量从实体来说,它占全球的比重25%左右,1/4。所以我们说美帝国主义,它确实是帝国主义,就是一个国家它的总量占全球大体上1/4。
因此美国经济它的实体经济一旦出现问题,对全球的影响非常大。这是一个。再加上从符号经济来看,也就是从货币金融来看,美元,不管承认不承认,它客观在世界上是世界储备货币,各个国家的外汇储备是以美元作为主要币种的。因此,澳大利亚元,马克出现问题,对全世界可能会有影响,但是它影响绝对不会有美元影响这么大。
美国一旦出现金融危机,是对全世界的金融秩序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从2007年的下半年开始,美国先是从金融,然后到实体发生了严重的危机和衰退,这样对全球的金融秩序和全球的经济增长,实体经济就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就导致全球的经济出现萎缩。
去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是在3点几,今年世界银行连续三次对今年的经济增长做出预测和调整,三次调整的调整速度是不断地降低。去年年底的时候预计今年经济增长是1%略多一点。到今年3月份,预测今年全球的经济增长基本上是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到今年5月又做出一个预测,认为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应该是负的2%左右。所以连着三次修整它的预测,而且一路看低,就是说明在美国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拉动着全球经济,现在进入了一个经济衰退的新的时期。包括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这些主要经济体都出现了非常严重的
所以整个西方认为,这是这一场经济危机、经济衰退是百年来最为深刻的一次经济衰退。原因很多,我们今天时间关系,不在这讨论。讨论西方大的危机产生的长期原因、发展原因、体制原因、政策原因,这方面讨论非常多,很多原因形成,不是简单单方面,是长时间累积的一系列系统性的风险、系统性的因素导致的。
可以说是世纪性的大衰退。这个大衰退对中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大家知道中国经济对世界的贡献现在越来越大,我们现在有个经济指标叫做外贸依存度,这个指标不一定很科学,但是一定意义上反应一个问题,反应一个国家的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联系程度,就是这个国家的经济生产出口总值就是占GDP的比重,用这个反应一个国家的经济和世界市场的联系程度。
我们去年这个指标是67%,大家可以算一下,去年GDP的总量是30万亿多一点,30万亿多一点的67%是多少?应该是20多万亿。中国的进口、出口总值规模已经达到20多万亿人民币了,所以说明中国经济和世界市场的联系程度很高了。我们做过一个对中国最近几年的经济增长的经验的分析,中国是这样。
我在这给大家介绍几个数,中国从绝对量看,去年中国的出口部门生产的产品,创造的GDP,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在我们整个GDP当中占的比重大体上是10%到15%。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三万到四万五千亿,就是去年出口产品这些单位生产的价值总量大体上是三万到四万五千亿人民币,是这样的一个情况。按照这个情况就有一个推论,如果今年中国的出口是零,中国一个产品都没有出口,其他条件不变,其他都照常进行,如果中国现在是零出口,就意味着中国GDP今年绝对量将减少三万到四万五千亿,这是一个简单的推论。这是从绝对量来看。
还有一个相对的增长指数,就是增长速度。我们也做过一个分析,因为中国最近五年,2003年到2007年的数据,我们做了相关研究,中国现在大体是这样,出口需求每增长10%,就是出口这块比上年增长10%,就所谓外需,来自国外的订单,大概能拉动中国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
2003年到2007年这几年是什么情况呢?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出口2003年到2007年每年出口率都在20%多,甚至超过30%,出口需求每年增长20%多,甚至超过30%,就说明前些年的增长中,由于出口需求的增长,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每年拉动两到三个百分点。前些年中国平均每年经济增长是10.6%,2003年到2007年,这10.6个百分点当中有两到三个百分点是出口需求的增长拉动贡献的。因为出口平均每年增长20%到30%,有的年是30以上。
换句话说,如果今年中国的出口的增长速度是零,刚才我们讲如果今年出口的绝对量是零,那么GDP减少三万到四万五千亿的绝对量,从增长速度来看,如果今年中国出口的量不是零,量和去年相等,就意味着今年出口的增长速度是零增长,如果今年中国出口规模和去年完全一样,因此,出口没有任何新的增加的话,也就是增长速度是零增长,就意味着其他条件不变,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的速度要损失两到三个百分点。
但是现在可怕在什么地方?今年上半年我们公布的,我们现在出口增长,今年上半年是负的22%,不是零增长的问题,不是出口能达到去年的规模,出口比去年的规模在减少,是负的22%。按10个百分点的出口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的话,现在负的22%,就说明由于国际市场的萎缩,使得中国经济增长和往年比,今年的增长速度损失了四到五个百分点。是这样的情况。
所以为什么我们说扩大内需的政策现在初见成效呢,我们第二季度经济增长是7.9%,这7.9%都是扩大内需带来的,如果说是出口包保持住往年的正常情况,那实际上就是什么呢?7.9之上要加4到5个百分点,那中国经济现在增长速度应该是12%到13%之间,也就拉回到前一轮高增长时候的状态。
现在之所以增长速度低,主要原因是出口这块冲击得太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扩大内需初见成效,但是效果有限,还没有抵消掉国际市场带来的负增长的作用,实际上是这样的情况。因此,我们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现在持续下滑,首先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国际市场的变化,全球进入新一轮的严重的经济衰退,对中国经济无论是绝对量上,还是增长速度上,影响都是空前的。这是我们讲的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外部。
第二方面的原因导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降的就是内部。从需求方面看,就是我们叫做内需不足。中国的内需,内需就所谓国内需求,国内需求按照最终用途来看,最终的支出就两块,一块是投资,一块是消费。
现在看来不是投资需求的增长,而是消费需求的增长,今年的5月份,世界银行有一份报告,比较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所谓G2,这两个国家刺激经济,反衰退的措施做了很多方面的分析,其中有个很重要的一点,他讲美国需求疲软,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主要原因,他认为不是消费需求不足,美国主要是投资需求不足,因为它是私人资本社会,所以私人资本投不投资取决于他对市场的判断和对市场的信心的恢复,它不取决于政府的政策意图,所以很难启动。
但是美国以它的历史和它的经济文化限制来说,美国的消费需求问题不大,为什么呢?从消费方式,我们知道美国是具有周密、非常成熟的信贷消费的方式。所谓消费信贷指什么,就是作为一个人的生命周期来说,他把他未来的东西通过信贷工具提前到现在来消费。所以从他的消费方式和制度安排,以及他的金融工具来说,他非常成熟。
这种消费信贷的文化和机制。这样来支撑他现在的消费繁荣。另外还有一个更要紧的——美元,美元是世界货币,因此各个国家都希望拥有美元作为它的储备,你拥有美元的话,不能白给你,你要拿东西换,去卖给人家东西,来挣美元。怎么能卖给人家东西呢,拿你最好的,最便宜最有竞争力的价格卖给人家。
那好,发达国家可能就把高技术卖给美国。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我们没有高技术怎么办,我们有空气,我们有干净的水,我们有干净的生态,美国不愿意破坏他的干净的资源,中国人愿意啊,中国人愿意要他的美元,我们就污染我们的空气,用干净的我们的水,来污染我们的空气,来生产产品。
我们这个贸易不是一般的贸易,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技术不高,又要美元,那就靠牺牲这些东西。这样我们赚了大把美元,现在所谓金砖四国,中国也是其中的一个,按照大数说,我们现在有两万多亿的外汇储备。这实际上就是美国人的高消费,利用美元的特殊地位,实际上是集中了全球最好的东西、最好的产品、最好的服务在支撑着美国人的消费。
它大量的美元出去了,现在各国的美元要找它要东西了,拿着你的钱,出去找你买东西。美国人开始赖帐,它开始印美元,这个就很可怕。它原来吃咱们的、喝咱们的东西就白吃白喝了。所以为什么去年呼吁建立超国家主权的货币,否则一个国家的货币形成世界货币之后,它花完以后,它给你赖帐,给你印钱,把你手里的外汇全部冲掉。
所以美国人从各种角度来看,美国人的消费需求其实是很活跃的,消费方式是有非常成熟的消费信贷。另外,以美元的特殊地位,实际上你是全球好的资源在支撑着你这一个国家的消费。所以它已经习惯了在高消费的状态当中生存。因此有人讲这次经济衰退教育美国人,可能美国人也要改变他的生活方式。
所以他讲扩大需求对于美国人来说主要不是扩大消费需求,你的消费一直是非常活跃的状态。你要扩大内需主要的困难和任务是扩大投资需求。他讲中国的体制和这个国家的文化经济传统,从消费来说,中国人喜欢储蓄,高储蓄的社会,什么叫储蓄?储蓄是未来的消费,就是把现在的钱,和美国人正好相反,美国人是把未来的钱拿到今天来花,中国的传统是把今天的钱留到未来去花。
过去经常讲一个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一个对比,美国老太太所终于还清了买房的贷款,中国老太太说终于存够了给儿子买房的钱。消费理念完全不一样。中国的消费长期是有问题的,而中国的投资需求在他看来没问题,因为中国这个体制,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如何扩大投资,如何上项目,有热情、有经验。
你要说项目不足,让大家报项目,一夜之间,他给你报出一堆项目去,再加上我们的国有制,政府集中的决策能力,真要刺激投资需求的时候,这个机制从上到下很迅速。所以中国的需求不足和美国相反,它不是投资需求不足,实际上中国体制上,投资需求一直是过热的。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