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转载]工夫红,海峡情--感悟台湾茶仙潘燕九

2015-05-13 21:38 218 查看
关于工夫红与台湾茶仙潘燕九
作者:芝城的芝麻 出自:芝城的芝麻 (http://blog.stnn.cc/hailuoying) 日期:2009年3月23日 10:51









在武夷山参加“第二届中国(武夷山)国际禅茶文化节”的最大收获,就是认识85岁高龄的台湾茶仙潘燕九。
说起和潘老的认识,还有个故事。我端着相机,在有着悠久历史的天心永乐禅寺禅茶文化节活动中紧张的拍摄,忽然一个满头银发的老者进入镜头。老者满面红光, 精神矍铄,风度翩翩,我一连拍摄了好多张他的特写图片。由于参加禅茶节的人多,很多人和老者打招呼,我也不好意思上前多问,留下了认识他的遗憾。
不过,缘去缘又来,真应验了禅茶节“缘结武夷•茶和天下”的主题。和老者的再次相遇,是在专卖政和功夫的“隆合茶庄”。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老者竟然是台湾茶界唯一获过“薪传奖”的“国宝级”茶仙,今年已经85岁高龄的潘燕九老先生。
潘老说,这次是第二次到祖国大陆,第一次到大陆是十年前,但是他75岁,参加苏州的一个画展。虽然是参加画展,但是潘老更关注于茶道。潘老介绍,每到菜馆,就与苏州名厨交流茶肴之道,并且表演了他研制的茶肴:“祁门鸡丁”、“香片蒸鱼”和“铁观音炖鸭”。
陪同潘老到茶庄品茶的台湾茶人黄丽秋女士介绍说,潘老居家无茶不乐,自号“茶仙”,研究古代茶肴,自编茶肴谱,除了“祁门鸡丁”、“香片蒸鱼”和“铁观音炖鸭”,还有如“坪林红鲷”、“茶元宝”、“龙井蛤蜊汤”、“冻顶豆腐”等。
十年之后85岁的潘老再次来到祖国,却是以第二届中国(武夷山)国际禅茶文化节特邀嘉宾的身份来的,潘老对大陆这些年来茶叶经济的繁荣倍加赞善。在“隆合茶庄”里,主人热情地给潘老端上一杯汤色红艳的政和工夫红茶请潘老品鉴。潘老手托汤杯,浅饮一口,然后微闭双眼。
“好茶,好茶,好茶。”潘老连声称赞。
潘老说,在台湾喝红茶的人不在少数,他也常喝红茶。十年前在杭州,友人泡了一杯正山小种红茶,让他记住武夷山,十年后他品茗了政和工夫,让他挂念武夷山下的政和了。他说,政和工夫一百多年前就很出名了,在台湾只听其名,没闻其香,今天是遂了心愿。
隆合茶庄的老板杨丰是地地道道的政和人。茶庄里所卖的政和工夫,都是他一手制作,08年制作的政和工夫“东方正红”,一举获得了国家、省、市的金奖。
看着潘了如此厚爱政和工夫,主人将自家的“东方正红”四大花旦一一泡了上来。每每呷一口茶汤,潘老总是微启双唇,赞叹有加。
主人介绍说,政和工夫红茶采用的是传统的炭焙技术制作。潘老陡然站起,“古法炭焙技术好啊,制作好茶一定要传承古老的技术,不能丢。”
以茶会友,是潘老的一大爱好。在喝过政和工夫后,潘老也从包里掏出一泡茶来。潘老带来的是台湾人常喝的阿萨姆红茶,包转精美,条索油润。潘老说,阿萨姆红茶,产印度东北阿萨姆喜马拉雅山麓的阿萨姆溪谷一带。这种盛产在海平面附近的阿萨姆茶以浓稠,浓烈,麦芽香,清透鲜亮而出名。
听了潘老的介绍,喝了潘老带来的好茶,又发现了自己的孤弱寡闻。原来在历史上,阿萨姆还是继中国之后的第二个商业茶叶生产地区呢。这种茶以6-7月采摘的品质最优,但10-11月产的秋茶较香。
潘老不仅精通茶道喝绘画,诗、书、印、石、花皆通,可谓全身上下都是艺术细胞。
“潘老,能不能向您求一副字呢?”主人不好意思地轻声问道。
“好啊,好啊。”潘老一口答应。
喝过几道茶,主人已经备好纸和笔。刚品茗完政和工夫的潘老兴致勃勃地挥毫泼墨,为政和工夫题词:“古法炭焙传统茶”。还为主人题写了一副“隆礼奉嘉宾,合意既好茶” 的对联,对联中嵌入了茶庄的名称“隆合”两个字,并画了一副达摩图,答谢主人的深情茶意。
和潘了接触的几个小时,我只是默默地注视潘老的举动,品闻这位博学多才的艺术家身上散发的艺术馨香。相机只能记录潘老的形象,而潘老身上的馨香却是留给了记忆,留给了回味。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