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职场人生

变革思维

2010-05-20 09:18 423 查看
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已为时人所共识。然而,如何切实有效的解放思想,却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在解放思想过程中人们往往忽视了思维方式的重要作用,实际上,解放思想的诸多问题都涉及到思维方式问题,思维方式在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因而,变革思维方式对于切实有效解放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变革思维方式是解放思想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实现有效的解放思想,必须变革思维方式,即是说必须克服陈腐落后的思维方式,确立科学的即辩证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人们观察事物认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是人们分析研究事物、认识问题和决策政策等思维活动的基本模式,是制定计划、确立目标、选择方案、实施逻辑推理等思维活动的根本立足点。因而一定思想观念的形成和确立乃至思想解放,都是以一定的思维方式状况为先决条件的。另外,思维方式还是解放思想最切近的基础。因为从实践的发展到解放思想,并不是直接、机械、直观的简单的反映过程,而是有思维参与作为中介的能动的反映过程,也就是说,思维方式是从实践到解放思想的中间环节,具有关键性作用。因而思维方式的状况直接决定着思想能否解放和解放的程度。我们看到在改革创新的大势面前,为什么有的人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有的人抱残守缺、不求进取,并没有必然导致解放思想的结果,其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抓住变革思维方式这个关键环节,真正确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因而难以实现有效的思想解放。

同时还应看到,思维方式是由社会实践决定的,但是它对社会实践的发展又有巨大的反作用。科学的思维方式不仅是解放思想的生长点和突破口,而且是它源源不断的源泉和动力,它的核心就是普遍联系和发展,本质就是变革、创新和发展,它可以使人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联系,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顺乎规律地推动事物发展。当代社会每一次大的变革和发展无不是思维方式变革引起的,正是19世纪思维方式的变革即“辩证思维方式”的形成,才出现了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任何一个世纪无法比拟的广度、深度和精度,也正是由于我们党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确立了科学的思维方式,才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现了三次历史飞跃,进行了三次理论创新,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从而把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所以,解放思想最直接的原因、最迫切的基础和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变革思维方式,只有变革思维方式,才能从根本上不断地、自觉地、有效地解放思想,否则,即使有解放思想的良好愿望,也只能是盲目的、不自觉和不科学的。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在同样的政策下,为什么有的地方改革深入,经济活跃,为什么我们没有想到的别人却想到了,我们不敢干的别人干成了,同样的事情别人总是比我们思路新、效果好,问题就出在思维方式方面有差距。思维方式对解放思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贯彻十七大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必须重视变革思维方式,这样学习十七大精神才能围绕主题,把握灵魂,抓住精髓,才能使我们的工作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能真正把“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落到实处。这是理论的必然和实践的结论。

二、变革思维方式是当前解放思想的重要内容和紧迫要求

时下,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政治实践的曲挫变化,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多变,改革开放中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以及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都迫切要求我们以新的思维方式来面对和审视。然而现实中旧的思维方式却仍根深蒂固,十分顽强,且交错纵横,***到社会各个方面,严重束缚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发展。

生搬硬套,教条主义。不少人看问题和办事情表现为严重的求同思维,对上级的文件精神不是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因地、因时、因事制宜,变为具体行动,而是生吞活剥,照搬照抄。学习十七大精神感觉很好很对味,但遇到具体问题就总是以原先的条条框框来衡量,凡事总是找依据、要政策,看上面是否有文件,别人是否有先例,脱离了本本不敢走路,离开别人走不好路;学习别人经验,不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而是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造成资源财力的严重浪费。还有的仍存在“ 左”的思想,只说大话空话,只谋虚不谋实,宁“左”勿右,工作舞花架子,大好发展机遇被错过。

墨守成规,不求创新。有相当一部分人仍然思想陈旧,狭隘保守,总是用老眼光看问题,固守习惯性思维程序,嘴上高喊改革创新,但实际中总是瞻前顾后,缩手缩脚,不敢大胆探索,破旧立新,确立新思路,开辟新途径,谋求新发展。对十七大提出的冲破旧观念,改变旧规定,革除旧体制缺乏胆量和勇气,按部就班,维持现状,也美其名曰“改革”,但总是离不了习以为常的思路,不敢大刀阔斧,而是零敲碎打,缺乏实质,不见功效,工作年复一年,面貌依旧。

非此及彼,简单片面。面对交错纵横、瞬息万变和千差万别的社会现象,一部分同志总是习惯于单一性、简单化的思维,分析和处理问题缺乏联系、发展和辩证的方法,眼界狭窄,简单片面,思路单一,思维呆板,以偏概全,固执己见,好搞“一刀切”,爱走极端化,总是把本来相互联系的事物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纠正一种倾向又出现另一种倾向,非此即彼,看形势大好时似乎一片光明,可以高枕无忧;看存在问题时似乎漆黑一片,认为发展无望;强调团结稳定时,便对出现的矛盾和不同意见惊慌失措,采取瞒压的办法,求稳怕乱;强调经济发展时,便对本地区企业的违法经营,眼开眼闭,听之任之;指导工作不分具体情况,总是一个腔调,一般要求;做思想政治工作不分对象和层次,求同排异,内容上“一个调”,要求上“一刀切”,方法上“一个样”,或者虚实脱节,搞空对空、两张皮。

安于现状,不求进取。面对新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部分同志缺少两个“务必”的精神,苟安现状,不思进取,精神不振,暮气十足,缺乏干好事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懒汉懦夫思想严重,工作不愿动脑筋、想办法、干实事、讲实效,浮文妨要,虚谈废务,不负责任,推诿扯皮;吃不得苦,流不得汗,过不得艰苦生活,总想轻轻松松当领导,舒舒服服出政绩;不愿意深入实际了解情况,解决问题,高高在上,凭想当然、老经验办事,应付差使,顺其自然;胸无大志,无所作为,遇到困难悲观失望,怨天尤人,有一点成绩就忘乎所以,自满自足,小富即安,小绩即满,不愿花大力气,求大作为。

目光短浅,短期行为。一些人看问题办事情只看眼前和局部,不顾长远和全局,只顾自己一任,不为后人着想,急功近利,鼠目寸光,发展经济搞掠夺式开发和极具破坏性的乱采乱挖,造成资源和环境的严重破坏;招商引资急于求成,饥不择食,或者事先种种许诺,大包大揽,事后无法兑现,失掉诚信,或者事先不做调研,凡来者不拒,结果引进淘汰设备和技术,使自己长期背上包袱。还有的不顾客观条件的限制,把一些看起来很好,但只有将来才能做的事情勉强放在现时来做,结果欲速则不达,带来消极影响。

这些落后的思维方式,来源于传统的习惯势力,来源于封建残余和“左”的思想的影响,来源于理论的贫乏和知识结构的不合理。这些旧的东西潜移默化,***到人们的思想深处,形成顽固的思维定势,它束缚着人们的思想,遮挡了人们的眼界,限制了人们的手脚。这种思维方式不破除,就难以有效地解放思想,顺乎规律地进行创新,推动现代化建设。

三、变革思维方式就是要确立科学的思维方式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思维方式即科学的思维方式。所谓科学的思维方式,说到底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及其联系,预见事物和发展趋势,顺乎规律地推动事物发展。时下确立科学的思维方式主要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确立全面型的思维方式。任何事物都是处在同其它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中,我国社会正处在由封闭型向开放型、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社会诸方面的联系更加日益广泛和密切,使得我们面对的事物更具有多面性、多维性、多元性和多因素、多变量等多方面相统一的特点,一问题的处理不慎就会引起一系列的振动,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要求我们要克服单一性和片面化思维,确立全面性、广阔性和整体性思维,对任何问题都要从多角度去观察,从全局性、整体性、系统性去考虑,坚持两点论、两分法。例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计划与市场、稳定与发展、发展经济与保护资源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等,都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必须全面考虑,系统规划,把握重点,整体推进,绝不能将它们割裂开来,只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不顾其它条件的制约而抓住一点,搞孤军深入,以免带来消极后果。

二是确立辩证型的思维方式。事物都是矛盾着的统一体,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因而,一切都是发展的、可变的,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成绩与问题、困难与容易、顺利与挫折、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等等,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的,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在实际中必须全面地、发展地、辨证地看问题,克服僵化不变、简单片面、把一切凝固化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取得成绩或工作顺利时,不骄傲自满、忘乎所以,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挫折;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悲观失望,怨天尤人,要看到有利的因素和前进中的曙光,树立百折不挠、敢打必胜的竞争精神。同时,事物都是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任何事情都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对过去的东西、上级的文件和别人的经验,都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具体分析和具体对待,决不能生搬硬套,照搬模仿。另外,事物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在实践基础制定的计划的实施也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要有过程论的思想,工作中既不能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也不能落后保守、畏缩不前,顺乎规律地把各项工作推向前进。

三是确立开放型的思维方式。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开放性是一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固有规律。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思想观念要不断与事物发展相适应,就必须确立开放型思维方式。开放型思维方式就是要求人们在思维时必须把头脑从封闭的体系中解放出来,强化开放意识,树立开放胸襟,善于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本地区发展。具体讲,就是要不断加强与外界的信息交流,掌握当代世界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发展现状、特点及趋势,科学确立本地区、本部门发展思路;就是要站在世界的、全局的、战略的高度看问题,不仅要盯住国内市场,还要跻身于国际市场,不仅要看到局部,还要着眼于全局;就是不仅要立足当前,还要看到未来,不仅要看到自己的发展,还要看到世界及未来发展趋势;就是不能只看到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更重要的是发现随之而来的新机遇。这样,才能把我们的思想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各项工作始终紧跟时代的步伐。

四是确立创造型思维方式。这是领导干部最为重要最为宝贵的品质,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关键。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在改革发展中能够提出新观念、新理论,有新的创造和新的发展思路,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因而也就要求我们必须克服固守单一的思维习惯和陈旧观念、狭隘意识、保守心态,冲破固定的思维模式,跳出习以为常的思维框框,从单向思维转向多向思维,从静态直观思维转向动态变革思维,全方位、历史性、纵横开阔思考问题。同时还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改革开放的事业必然要遇到旧东西的抵抗和来自各方面的干扰,这是改革创新的必然规律,我们必须发扬两个“务必”的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足够的勇气和胆量以及忘我的精神面对事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敢于负责任,敢担风险,敢闯敢冒,敢于否定,善于否定,敢于创新,精于创新,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对一切落后的条条框框和陈旧过时的东西,要大胆有力、全面系统、坚决有序地改,敢为天下先。那种认为“枪打出头鸟”、“改革担风险”、怕丢乌纱帽、凡事考虑个人利益和安危、患得患失,是不能开创新局面的。另外,还要有敏锐灵活的思维品质。高科技信息化时代的情况瞬息万变,我们必须思维敏捷,对各种复杂问题要洞察及时,思考精细,预测准确,行动果断;对急剧变化的情况要敏锐反映,恰当应对,进行随机追踪决策和处理,抢占先机,迎接挑战。那种反应迟钝、迟疑不决、优柔寡断的品格和作风,只能丧失发展的良机,是不能开创新局面的。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职场 生活 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