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职场人生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IT厂商“嗅”到商机 推荐

2010-01-21 10:23 113 查看
目前,中国制造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和增长态势,并积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这就需要大量具有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在国家倡导“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引领下,近日PTC公司进一步加强了与职业教育机构的合作,携中国教育部职成司在京举行了Pro/ENGINEER软件捐赠仪式,将价值1.8亿美元的产品交到北京市自动化工程学校校长张蓉手上,并宣布提供包括师资认证和学生培训在内的多方位服务。

在过去两年中,PTC对中国教育计划的投入从0增加到10%,培训的教师达3000多名。中国是PTC非常重要的市场,现在他们已经考虑将更多的机会发展到长三角、珠三角和渤海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一些学校。

会后,51CTO记者就PTC公司在教育领域的捐赠活动,以及中国中职教育的现状采访了教育部职成司刘杰处长和PTC全球教育部门高级副总裁John Stuart。

三维设计软件直接促进中职人才素质的提高

John Stuart向媒体讲到,PTC对职业教育的支持计划是从三年前开始筹备的,为此2009年2月推出了专门针对职业学校的Pro/E中文版,包括为学校和学生提供软件以及相应的培训和支持,下载免费的Pro/E版本在宿舍或家中使用,方便了他们的学习和实践,目前已有三万多名学生使用了该软件。

他们认为,在全球范围内, 9-10岁的小孩就已经开始接触和学习使用Pro/E软件,这样直到他们从高等学校毕业,就已经拥有了12年的实践经验,可以直接满足企业的需求。

“美国工程教育协会得出结论:三维设计软件是提升学生对于工程技术素质最好的载体, Pro/E软件在全球应用非常广泛,熟练应用Pro/E将成为学员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重要砝码之一。不论这个学生将来是否从事IT或其他行业,他都会具备很高的技术素养。今天在北京市自动化工程学校所看到的这些学生的演示,可以直接促进中国制造业的创新和设计,从而使中国在全球领域的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John Stuart说。

对于此次活动,教育部职成司刘杰处长也给了很高的赞誉,他认为,中国中职教育这些年的发展使劳动力素质得到了大幅提升;2005年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接受高中教育的人是54%,到了2008年就达到了74%,估计2009年会超过80%。中等职业教育定位是培养一线技能和应用人才,能够支撑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随着近年来制造业迅速发展,企业要求学生们的知识和技能要不断提升。虽然国家提出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概念,但是目前他们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只有提高劳动力素质,世界各国先进的制造业企业才会到中国来,进而才能影响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和品种。

最后他说:“PTC与教育部的合作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项目的推进速度以及企业在职业教育的影响。根据全国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推荐的200所学校,以及各地开展制造业或相关专业的情况,我们选出了8—10所受益的学校,分布在较大的省市。”

如何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号称世界工厂的中国因为缺乏技术创新正在忍受这样的难堪:只有制造没有创造,只有加工没有技术,只有生产没有品牌,只有模仿没有自主创新。中国制造企业还比较落后,“中国制造”要变成“中国创造”,必须要创新自己的品牌,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那么,PTC是否能帮助国内制造业实现转变呢?

John Stuart说:“对于全球所有制造型企业来说,只有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加大对研发的投资,才能在经济复苏后奋起直追,制造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对于PTC来说,我们在经济下滑时期就增加了对研发的投入。先前在金融危机最困难的阶段,很多公司例如INTER、惠普和微软都把那段时间看为是增长市场份额最好的机会。全球的企业永远都在追求降低成本这一目标。对于欧美企业,他们一直都在考虑降低工程技术人员的成本,但中国具备人力资源的优势,所以能够提供更适合发达国家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才是中国体现优势地位的根本。同时,这也需要领导层的决策,他们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可以使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转变成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国家。”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教育 休闲 CAD PTC P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