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美特斯邦威CIO闵捷:寻找业务创新的信息化密码 推荐

2010-03-31 11:20 267 查看
  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

  在东方文化还不占主流的今天,如何以消费者为中心,提炼打造自己的品牌文化、流行趋势,进而引导市场是本土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一批中国领军品牌正在探索,并破解着符合产业发展逻辑的创新密码,试图实现从“贴牌生产”到“设计制造”的突破,其中美特斯邦威就是一例。“不走寻常路”曾是他们迅速在休闲服饰市场中崛起的秘诀之一,而创新密码则归功于信息化。

  2010年3月5日美邦PLM正式上线,这天记者恰恰坐在了集团IT负责人、总部管理中心信息总监闵捷的对面。

  全面流程化管理为PLM实施埋下伏笔

  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美邦”)成立于1995年,以年轻活力、流行时尚、大众风格的特点成为中国休闲服饰的领军品牌,旗下各系列产品和ME&CIT受众多16—35岁年轻人追捧。2008年公司完成了50多亿元销售额,并有信心在今年突破100亿元大关,实现高于国家“保八”的收入增长。

  在企业大刀阔斧前进的同时,公司领导也不忘发展企业信息化。回顾美邦成长和信息化发展进程,不难发现IT建设始终围绕着行业发展和公司战略转型需求。

  近年来,随着人们追求着装自由和全民运动风潮的兴起,休闲服装成为主流消费品。休闲服装持续火爆的销售为许多服装生产企业带来发展的大好机会,许多企业求新、求变、求高质量,以迎合国人消费需求而得到高速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邦制订了“信息化支持企业长期发展以及业务增长”的战略,要求IT支撑对关键业务领域的全面流程化管理,包括绩效考核、产品研发、消费品市场动向、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整合和业务数据整合等多项核心内容。

  于是,闵捷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将领导们提出的要求细化为三项注意,三个平台:

  注意提高信息化执行能力,确保系统实施的进度和质量;

  注意严格控制各系统选型过程,确保选用更适合业务需求的国际一流供应商产品;

  注意重视产品研发过程,满足不断变化的时尚需求,把握消费趋势动向并做出及时反映;

  打造以财务计划分解、商品概念计划、季节品类计划的商品企划平台;

  打造以季节管理,研发进度管理、产品设计管理、工艺开发管理、面辅料颜色打样管理的产品研发管理FlexPLM平台;

  打造生产管理ERP平台。

  选型反对随需应变,五里程碑揭秘全过程

  根据以上目标,闵捷意识到,休闲服饰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展,产品设计和研发管理日益成为美邦品牌发展的关键环节。当时,公司利用Excel管理研发数据,但原来的设计研发体系逐渐难以应对不断增加的款式数量,以及对市场终端需求的反应,上马PLM系统迫在眉睫。

  “只有实施PLM系统才能大幅缓解这方面压力,协助企业实现业务平稳增长和高效管理。所以作为IT建设的一部分,PLM系统选型和实施已经成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关键步骤之一”,闵捷说,“企业决策层希望通过选择一家经验丰富的服装PLM供应商,来协助美邦改善产品设计研发环节管理,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他告诉51CTO记者,在引入一个新系统前,CIO首先要考察系统本身是否是成型产品,他个人反对‘随需应变’这种观点,企业需要什么厂商就开发什么,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系统和业务融合太过紧密最大的风险在于业务转型容易,系统转型难。

  “我们上信息系统的原则是,第一系统要成为业务部门的思考工具;第二希望系统保持操作独立性,有些业务问题可以用系统解决,而有些问题建议首先不要考虑系统如何操作。”

  经过严格筛选,他们最终选择了PTC公司为PLM项目战略合作伙伴。

  “在项目成立之初,我们就确立了实施团队。一部分为内部顾问,负责关键用户的引导;还有一部分为组织用户,筛选出对系统理解能力较高的员工帮助我们进行推广;此外加上内部IT员工和PTC实施团队,整个实施项目的人员大概有20人。”

  美邦和PTC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共同制定了项目目标:

  首先要规范物料开发。公司计划集中物料管理,控制开发流程,以确保流程符合产品开发和大货生产的要求;

  其次是提高开发效率。改善产品、板型、工艺的知识积累和重用,更好的实现快速时尚产品开发模式;

  第三是确保服饰按期上市。通过提供全面的季节开发进度监控,如策划、产品设计、产品开发、物料开发、打色等,以确保产品按期上市;

  第四是提高产品命中率;

  第五是优化开发成本控制。

  综上所述,PTC考虑到美邦多品牌、多品种的特性,制定了适合企业长期发展的分层、分步骤PLM系统实施策略,将整个项目周期划分为“项目启动—方案设计—方案配置开发——方案部署—上线支持”等五个里程碑。通过一系列的努力,美邦于2009年8月8日起开始实施PLM系统,2010年初完成了一期项目部署。

  聪明智慧的CIO们都知道除了给企业提供先进的IT服务,实现经营战略的成功突破外,还要努力提高IT投资回报率,让领导和员工们能真切得感受到IT带来的好处。

  在PLM项目过程中,经过CIO闵捷和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员工发现新系统的使用可以提高商品命中率,增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效率,这样使美邦的服饰更加精准了品牌定位,满足了市场需求,并借鉴成功产品的经验,改善了各部门间的沟通;同时在提高产品开发和符合度的前提下,业务人员提升了开发效率和创新能力,更好的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此外,PLM系统的实施也优化了产品开发管理,缩短了研发周期,在此前提下,还提高了企业毛利,严格的开发过程控制也避免了开发过程中的浪费,节省了管理成本。

  但在诸多好处显现的情况下,也不乏有些实际困难体现出来。

  “业务部门的员工有些疑惑,他们认为原有的Excel表格已经很完善,为什么还是不能直接将数据导入PLM系统,这加大了他们的工作量,难免会有些抵触情绪。这时我告诉他们辛苦只是这一季,整个商品的物料编码全部要重新修改,按照新的商品编码以后,以后只要沿用和复制就可以了。”

  正是运用这些沟通的手段,才使项目顺利按时成功上线。

  闵捷说,美邦强调大批量、整体供应链协同工作流的理念,而不是简单的数据库操作。如果用一句话总结这个项目的好处,就是“规范基础数据库,建立协同开发平台”。

  CIO诠释服装行业PLM和ERP结合内涵

  加入美特斯邦威公司仅一年的闵捷一直被外界称为“空降兵”。作为公司的信息总监,闵捷时常感到工作压力很大,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对这个行业专业知识的积累,采访中,应邀记者需求,他诠释了服装行业信息化管理的内涵。

  “对服装行业来说,产品生命周期分两个层次。因为服装有季节属性,所以第一个层次定义成商品季的生命周期。我们每年参加一些时装发布会,了解当前流行趋势,然后进行企划,从概念计划到面辅料的采购、准备、打样、设计、生产,最后到门店销售,这是从产品开发到穿在消费者身上的过程;另一层次含义要跳出商品季的概念,服装企业每个季节都开发新产品,这一类则是以商品开发季来驱动生命周期,使得产品生命得以延续。”

  对于没有生产制造环节的企业来说,通常把物流和配货管理交给PLM来负责,而不上制造企业常用的ERP进销存系统,但美邦偏偏“不走寻常路”,2009年,他们几乎同时上线了这两大系统。那么闵捷是如何理解服装行业PLM和ERP系统区别的呢?

  ERP早期是以生产角度来管理企业资源,如今企业更多要从经营的角度来看待ERP。美邦希望未来所有的分析、流程都能体现公司的财务价值,因为在服装领域ERP的价值可以定义为物料价值,体现在财务上是实际成本。PLM解决的则不是这个问题,而是在时间纬度上解决对流程管理、开发控制和沟通控制。PLM和ERP对接最大的好处就是设计过程中BOM表的传递。

  闵捷说:“开发一件衣服,要用多少物料,占用多少成本,这个不是PLM系统管理的。PLM只需要做出BOM表分析,ERP就已经知道具体的采购成本、供应链成本,这样很方便筹划财务。利用ERP系统缩短库存天数可以提升企业价值,增加回款效率也可以提升企业价值,应付合理性会体现财务价值,进而来看待企业总体应有价值。简单的说就是明细由PLM来提供,记账由ERP负责。物料是静态的,但它所造成的企业财务成本是动态的。”

  个性化需求可能影响未来IT规划

  PLM厂商把纺织服装行业看为一个新兴市场,对于中国客户来说,在普及应用的过程中也会面临着一些挑战,尤其是对于设计师来说,自称为艺术家的他们在搞创作的过程中,是否会对系统应用产生抵触呢?实施PLM系统会给他们带来好处吗?

  答案是肯定的。

  设计师们认为自己是在为理想而工作,是创造一件工艺品,这个是无价的。但是企业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实现理想,否则公司就倒闭了。在未实施系统之前,设计师非常辛苦,不达标就会被否决掉,所以为什么一定要不折不挠的触碰高压线?为什么不提前被告知危险而尽可能的敬而远之呢?这时系统产生了作用。

  “我也在思考为什么中国的服装企业上线PLM的比较少,如果大家只是把PLM定义成纯属的数据库,那最好还是不要实施PLM。目前美邦刚刚成立了15年,在没有任何沉淀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尽可能留住以往成功的东西,然后把成功的因素加以利用和放大。最近上了PLM系统以后,我才会看到设计师们会把中国元素放到基本的素材库里,这是很震撼的。上线PLM另外一点还体现在质检方面。如果每个企业都严格遵守标准,企业的发展一定会获得诚信。中国人有很强的时尚需求,但现在的企业还不能满足他们的时尚需求,这是未来美邦的成长空间。”

  对于美邦未来信息化建设的展望,闵捷这样认为:“实施一个系统要满足未来的所有业务需求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国企业发展无规律可循,我们美邦的品牌口号是“不走寻常路”,个性化定制是重点思考方向,所以我也不能预知企业未来的路将要怎么走。现在,信息系统已经演变成企业行动的助力工具,我们会花很大精力培养内部顾问,加强和业务部门的沟通,希望他们在考虑未来业务发展的同时,会自然而然的把系统变成日常工作的工具。”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ERP IT CIO PLM 美特斯邦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