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职场人生

CRM系统的误区之我设想的CRM

2009-01-12 00:22 148 查看
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公司的CRM系统。公司其实已经上了一套CRM系统,是国内很出名的一家企业提供的。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总感觉存在很多问题,并没有使用起来。销售员抱怨系统根本没有用,管理层抱怨系统分析不出数据。
这是自然的,销售员因为不满意系统,所以输入的数据也是不可信的。所以整个系统的业务价值并没有发挥出来。加上国内产品的通病,性能问题解决的总是不好,这个CRM注定是一个过度产品。
问题在于,我们需要怎样的CRM呢?
在这里,我听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
一种是针对上面我提到的问题,供应商或者企业提出的解决方案。就是在企业内部设立监控部门,这个部门直接对企业负责。这样,就可以保障销售人员填写的信息的正确性,从而保障CRM系统的业务价值。
另外一个声音,就是改变目前的CRM模式,回归到CRM的真实应用。就是让客户维护客户的信息,而不是让销售人员维护客户的信息。销售人员维护的是订单信息。
这两种模式,一个是被动,一个是主动。
一般意义上来说,我们容易去采用“被动”的方式。因为业界基本都是这样的情况,况且公司的表现也是如此。大家几乎都认定了,这是销售人员的劣根性导致的。因此制度的上台几乎是必然的。
但我倒偏不认为这是必然的。从事理上讲,一切都是可以顺其所以然的。所谓制度,最好的形式,还是引导大家的行为。那么,关键还是事理理顺。
因此,针对事理,我尝试进行了新的设计。
第一、针对客户的信息,客户自己维护最好。而针对客户的信息,包括客户的基本信息,基本教育信息,社会教育信息,行业教育信息。再加上客户的企业工作关系、专业工作关系等等。客户自己对自己的信息进行维护。这些信息,都是影响客户选择的因素。而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从学校、从培训、从会议中,将信息集中起来。
第二、销售人员负责订单的信息。销售人员负责订单,是他绩效的天职。这绝对没话说。
第三、电子商务,完成客户和订单之间的关系。前一段时间,佐丹奴企业的CRM的成功应用,就是三者之间的关系完全打通。可以参考案例:佐丹奴公司电子商务整合案例分析
整体的结构就变成这样:
【客户信息】 === 【电子商务】 === 【订单信息】
在此基础上,我们再进行设计,销售人员的职责是什么,这样销售人员的价值集中体现就不是客户的信息了,而是销售过程的分析过程。这点也可能成为一个颠覆的理论点。
总之,这是我对CRM的新的构想,下面还要和很多人去验证。相信还是有一定的可行性的。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