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我将进化成一条狗(3)——区块链

2017-05-11 00:12 246 查看
上期大数据说到,信用成为硬通货,但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我现在就问:

商贸合作中签订的合同,怎么能确保对方遵守和执行?

餐厅宣布新鲜的三文鱼,怎么证明捕捞时间和物流卫生?

在游戏世界里,怎么证明你对游戏角色资产的拥有?

囚徒困境中的两个人,怎样才能达到利益最大化?

黑暗森林法则中的猜疑链,有没有可能打破?

所有问题都涉及信用,但所有问题没人能回答,起码,大数据不能!但是2009年,一种货币的横空出世似乎给了我们回答的可能。这种货币没有发行银行,没有国家信用背书,这就是比特币。在我这篇文章写到这里的这个时刻,一个比特币值6975.60人民币,而在2010年,一个比特币不到2000块。更重要的是,比特币已经成为主流的流通手段之一,国内某些博客主的打赏系统除了支持支付宝微信之外,还支持比特币(可以打赏0.0001个的);2014年美国成立了一家叫Chainalysis的公司,致力于监控和打击利用比特币等数字货币进行洗钱和欺诈等犯罪行为,于去年获得了16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并与欧洲刑警组织的欧洲网络犯罪中心建立了合作关系。

货币之所以能作为一般等价物,能够履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智能,是因为:

其本身有价值,比如丝绸、黄金、白银

有一个强力的发行机构做信用背书,比如美元后面的是美国,人民币后面的是中国,筹码后面的赌场。

然而比特币呢?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没有发行机构的信用背书,完全靠算法建立起了一套无懈可击又蓬勃发展的货币系统,他的背后就是区块链技术。

比特币没什么好讲的,不过是一种货币或者说货币系统,有兴趣的孩子们可以多去查查,挺有意思的。在此我只贴出我的比特币钱包地址:1G3kK9CQACQn6zeZpiwqXj2esVqkdPzeau。不知道有没有人给我打赏,哈哈。

有价值的是比特币背后的技术——区块链。区块链(blockchain)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所谓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数学算法(来自百度百科)。这个解释其实很难懂,打个比方,我大吼一声,我有一千万,声音被周围的每个人都听到了,另外其他的人也可以大吼一声我有两千万让我听到,这就叫点对点(Peer to Peer)传输,每个人吼出的声音都可以被周围的每个人听到。然后周围每个人都记住了我有一千万,这叫分布式存储,因为不是我一个人拿小本本记住的,而是每个人都记得了。但是不能我说我有一千万就有一千万,每个要记住的人得有一套识别标准,来识别和验证收到的信息是真的,而且每个人的识别标准得是一样的,不能有些人认为是真的,有些人认为是假的,这就是共识机制。现在所有周围人都信了我有一千万,于是我又大吼一声,我给五千万给刘德华。然后周围的人一对账,我压根没有五千万,对我说了一句,穷逼,滚!于是这条数据就没有被周围的人记下来。我不甘心,又吼了一句,我给五百万给刘德华,周围的人一对账,发现OK,就把这笔交易记下来,之后我再查帐,就只有五百块了。这样一条记录和上一条记录关联,一直记录下去,形成一条不断增长的记录链。

我上面的解释是一个非常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描述,我混淆了区块和交易,我没有解释为什么周围的人会帮我记着,毕竟每个人的脑容量都是有限的,谁这么无聊会记这些,我没有解释怎么验证周围的人都是诚实的人,确保他们不会瞎记录信息,我没有解释他们一直记录记录,有一天脑容量枯竭怎么办。不是我不想解释,一来因为区块链的技术细节很多,解释起来相当繁琐,甚至要结合源码我才能说清楚。二来是因为这已经够了,这个比喻中说出了区块链技术主要的技术特点:

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没有中介机构,所有节点的权利和义务都相等,任一节点停止工作都会不影响系统整体的运作;

去信任(Trustless):系统中所有节点之间无需信任也可以进行交易,因为数据库和整个系统的运作是公开透明的,在系统的规则和时间范围内,节点之间无法欺骗彼此。

集体维护(Collectively Maintain):系统是由其中所有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共同维护的,系统中所有人共同参与维护工作;

可靠数据库(Reliable Database):系统中每一个节点都拥有最新的完整数据库拷贝,修改单个节点的数据库是无效的,因为系统会自动比较,认为最多次出现的相同数据记录为真。

那么区块链有什么用呢?其实目前区块链技术的使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国际国内都成立了一些以研究推广使用区块链技术为目的的联盟,联盟成员涵盖了目前主流的大企业和研究机构。高盛银行于2016年五月底发布了一份区块链报告,其中列举了七个区块链技术可能的应用场景(在美国),我们可以窥见一斑,因为报告的内容比较专业,我不会转述在下面,但是会在附录部分给出报告的下载地址。不过我会给出一个图片,这是区块链信息网站巴比特区块链栏目下子栏目的截图:



图中列举了区块链在每个领域比较有名的创业公司,而领域分布已经包括了智能合约、公证防伪、资产交易、银行结算、电子商务、社交通讯、物联网、文件存储、数据API等九个之多,多多少少都与信用和安全相关。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大数据是一缕阳光,区块链又是一缕阳光,这是我在大数据之后不接着说与之紧密相关的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而是说区块链的原因。

《高盛区块链报告——从理论到实践》下载地址:http://ftp.myshuju.net/doc/gaosheng_blockchain_report.pdf

欢迎扫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文章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区块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