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记《浪潮之巅》-第一版-15.高科技公司的摇篮--斯坦福大学

2016-07-05 10:45 225 查看




1.慈善不是在富有以后拿出自己的闲钱来沽名钓誉,更不是以此来为自己做软广告,慈善是在自己哪怕也很困难的时候都在帮助社会的一种善行--致敬斯坦福夫人

2.开放校园的真正含义在于像斯坦福那样,让大学融入社会。开放是斯坦福的“本”,而厂校结合是它的“用”。后者保证了大学开放校园的具体实施

3.说起现代高等教育,一定要提到两个人,普鲁士德国的外交家和教育家洪堡以及英国的牧师和教育家约翰纽曼。

4.洪堡+纽曼模式
洪堡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和研究的机构,专才教育
洪堡是普鲁士德国的外交家,却建立了完善的、服务于工业社会的普鲁士教育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职业教育、技能的教育成为大学的中心任务,这样大学生在学校学到的就是真正有用的知识,一走出校园就马上为社会服务。

洪堡体系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强调研究对于大学的重要性,它将大学从一个教育机构变成了一个教育和研究的综合机构

德国的高等教育至今基本沿用洪堡一百五十年前制定的体制,保证了它在全世界工业界和商业界的领先地位(新中国成立后马上搞了将理工专业分离的院校调整,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原来的综合性大学拆成文理型大学、工科大学,政法学院和医学院等等,完全是按照洪堡的体制来的。遗憾的是又没有学到家,―忘了‖在大学里建立研究生院,以至于研究生教育至今落后。)

约翰纽曼:通才教育
前提条件:

要求受教育的人有很高的自觉

大学学生和文化的多样性

当许多聪明、求知欲强、具有同情心而又目光敏锐的年轻人聚到一起,即使没有人教,他们也能互相学习。

他们互相交流,了解到新的思想和看法、看到新鲜事物并且掌握独到的行为判断力,在宽松的环境下,可以自由地获取专业技能和社会知识,尤其是和人打交道的经验。

5.创业的孵化器
美国导弹之父-冯卡门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年轻人,当一个人往下走的时候是不需要扶的,当他往上走时恰恰需要你扶他一把

前提:硅谷为斯坦福人提供了经费和实实在在的课题,让学生们容易找到合适的创业题目,加上宽松的环境为教授和学生的创业行动大开绿灯,良好的教育使得很年轻的学生也可以应付未来的各种挑战。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这东风就是学校最后扶植一把

孵化器作用:
对创业的教授和学生直接的帮助就是建立他们和工业界之间的桥梁,斯坦福专门有一个办公室帮助想创业的在校学生和在硅谷成功的校友或者和斯坦福有来往的企业家、投资家联系,寻找投资(Google 的佩奇和布林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找到第一笔投资)

斯坦福大学鼓励创业的另一个具体措施是对利用职务发明创业的宽容性(比如思科和yahoo的创办就是例子)

创业的气氛非常重要。在一个有创业气氛的大学里,创业是一种主动行为,创业者出于自己对一个技术和它的商业应用的特别兴趣,将它的实现作为自己的理想,这种动力对于创业的成功不可或缺。反之,如果光靠别人来推动创业,是鲜有成功的。只有主动的创业,创业者才能从亲身实践中找到好的创业题目,并为之奋斗。反之,即使有了好的题目,也会半途而废。佩奇有一次在斯坦福的创业论坛上讲,创业的关键之一是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在斯坦福相对容易找到一起创业的追随者。首先,进入斯坦福的学生大多愿意到刚成立的小公司工作,而很多东部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并不愿意。其次,由于斯坦福的这种内紧外松的环境,学生们交际的圈子相对较广泛,容易打造一个可以互补的创业团队(Founding team)。而在完全追求学分的大学里,每个人能深入了解的大多是自己同班同学,或者同实验室的同事,朋友之间的互补性不强

总结:
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在全世界各地每时每刻都会诞生,但是将它们最终变成产品,变成一个新的行业需要一个像斯坦福大学这样的孵化器。韩愈讲,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于是便见不到千里马。同样,发明创造世界各国都有,而斯坦福只有一个,因此硅谷的奇迹就难得一见了

ps:阅读总结自吴军博士所著《浪潮之巅》第一版,第十五篇:高科技公司的摇篮--斯坦福大学
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号:bitnote 天天都有好分享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