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记《浪潮之巅》-第一版-13.幕后的英雄--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推荐阅读原书】

2016-07-01 09:53 260 查看



1.传统上创业资金的合法来源只有两种渠道:靠积累(比如继承遗产或者是自己多年的积蓄),但是如果要求创业者将自己一辈子的积蓄全部拿出来创业,很多人可能会知难而退,更何况最喜欢创业的年轻人恰恰是积蓄最少的群体
靠借贷(比如从家人、亲戚和朋友那里凑钱,或从银行抵押贷款),但是从银行贷款必须要有财产可抵押,年轻人并没有多少财产可供抵押
因此,年轻人要通过这两种传统的方法获得创业资金很不容易,资金就成了创业的瓶颈。
2.美国人是富于冒险精神的,发明了非常规的投资方式--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or VC),在中国又简称为风投
3.风险投资和以往需要有抵押的贷款有本质上的不同之处,风险投资不需要抵押,也不需要偿还,如果投资成功,风投资本家将获得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回报。如果不成功,钱就打水漂了。对于创业者来说,使用风险投资创业即使失败,也不会背上债务。这样就使得年轻人创业成为可能。
4.传统的投资方法是将资本投入到股市(public equity)上去,或购买债券(如国债),要想获得更大的投资收益,过去的办法只有投入到未上市流通的企业中去(private equity)。为了避免大萧条,美国政府在很长时间里严格限制银行的各种炒作行为,只能进行投资,不允许金融炒作。
5.对私有企业的投资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收买长期盈利看好但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比如巴菲特经常做这种事,成功以超低价收购美国大保险公司)
另一种是投资到一个新的小技术公司中,将它做大上市或者被其它公司收购。这也就是风险投资的对象

6.和抵押贷款不同,风险投资是没有抵押的,一旦投资失败就血本全无。因此风投资本家必须有办法确认接受投资的人是老老实实用这笔钱创业的实业家,而不是卷了钱就跑了的骗子。这也就有赖于美国健全的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罗斯福和杜鲁门两任总统的努力,美国建立起了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social security system)和信用制度(credit system),使得美国整个社会都建立在信用这一基础之上,每个人(和每个公司)都有一个信用记录,通过其社会保险号可以查到。美国社会对一个人最初的假定都是清白和诚实的,但是只要发现某个人有一次不诚实的行为,这个人的信用就完蛋了--再不会有任何银行借给他钱,而他的话也永远不能成为法庭上的证据。这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诚信上犯了错误,改了也不是好人。全美国有了这样的信用基础,银行就敢把钱在没有有抵押的情况下借出去,投资人也敢把钱交给一无所有的创业者创业。另外一点源于全民的创业激情,有了制度上的完善保障和全民的激情,才造就了风险投资的发展环境。
7.从账务和税务上讲,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类似,但是它们的投资对象和方式完全不同。私募的投资对象大多数是拥有大量不动产和很强的现金流的传统上市企业。这些企业所在的市场被看好,但是这些企业因为管理问题,不能盈利。私募基金收购这些企业,首先让它下市,然后采用换管理层、大量裁员、出售不动产等方式,几年内将它扭亏为盈。这时再让其上市,比如高盛收购汉堡王,或者将其出售,比如hellman&friedman基金收购双击广告公司double click,重组后卖给google。
风险投资则相反,关键在于能够准确评估一项技术,并预见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

8.风投主要有两个来源:机构(比如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基金会)
非常有钱的个人
为了让投资者放心,风险投资公司自己也会拿出此钱来一起投资

9.风险投资基金一般是由风险投资公司出面,邀集包括自己在内的不超过499位投资者(和投资法人),组成一个有限责任公司。为了避税,在美国融资的基金一般注册在特拉华州,在世界上其它地区融资的基金注册在开曼群岛或巴哈马等无企业税的国家和地区。如果创业时遇到一个注册在加州或纽约的美国基金,那一定是遇到了骗子
10.为什么不能超过499人?因为根据美国法律规定,一旦一个公司的股东超过500人,就必须像上市公司那样公布自己的账务情况和经营情况。而风险投资公司不希望外界了解自己投资的去处和资金运作,以及在所投资公司所占的股份等细节。
11.风险投资公司每一次融资便成立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它的寿命从资金到位开始,到所有投资项目要么收回投资,要么关门结束,通常需要十年时间,前几年是投入,后几年是收回投资。
12.一个风险投资公司通常定期融资,成立一期期的风险基金。基金为全体投资人共同拥有。风险投资公司自己扮演一个称作总合伙人的角色(general partner),其它投资者称谓有限合伙人(limited partner)。总合伙人除了拿出一定的资金外,同时管理这一轮风险基金。有限合伙人参与分享投资回报但是不参加基金的决策和管理。这种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能保证总投资人能够独立地,不受外界干扰的进行投资。为了监督总投资人的商业操作和账务,风投基金要雇佣一个独立的账务审计顾问和总律师,这两个人(或公司)不参与决策。因为风投的风险很大,所以为了减少和避免错误的决策,同时替有限合伙人监督总投资人的投资和资本运作,一个风投基金需要有一个董事会或顾问委员会这些董事和顾问们要么是商业界和科技界的精英,要么是其它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人,他们会参与每次投资的决策,但是决定由总投资人来做
13.风险投资基金的总合伙人的法人代表和基金经理们一般都是非常懂技术的人,很多人是技术精英出身,很多人自己还成功创办过科技公司。比如被称为世界风投之王的约翰.多尔(John.Doerr)原来是英特尔公司的工程师。中国最大最好的两个风投公司北光(Northern Light):邓峰和柯岩博士,原来是世界上最大的网络防火墙公司Netscreen的创始人,同时是网络安全的专家
赛伯乐(Cybernaut):朱敏博士是世界上最大的电话电视会议技术和服务公司Webex的创始人
为了确保对最先进技术的了解,风投公司会招很多技术精英,同时还会请外面的技术顾问,比如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一起来帮助评估每一项投资
14.风险投资基金一旦进入被投的公司后,就变成了该公司的股份。如果该公司关门了,相对于公司创始人和一般员工,风投基金可以优先把公司财产变卖后的钱拿回去。但是,这时能拿回的钱通常比零多不了多少如果投资的公司上市或被收购,那么合伙人或直接以现金的方式回收投资,或获得可流通的股票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都有可能被采用现金回收:
一般针对较小的基金和较少的投资,总合伙人会在被投资的公司上市或被收购后的某一个时间(一般是在解禁期以后)将该基金所拥有的全部股票卖掉,将收入分给各个合伙人,这样基金管理的成本较低。股票方式:
如果基金占得股份较大,这种做法就行不通了,因为上市后统统卖掉其拥有的股票,该公司的股价会一落千丈。这时,风投总合伙人必须将股票直接付给每个合伙人,由每个合伙人自己定夺如何出售股票,这么一来,就避免了股票被同时抛售的可能性虽然,这么做基金管理的成本(主要是账务上的成本)增加了不少,但是大的风投公司必须这么做。15.管理风投基金的风投公司本身也是个LLC(有限责任公司),其最高管理者就是风投公司的合伙人了。风投公司本身不会有什么CEO,总裁之类的头衔(有这些头衔的风投公司一定是冒牌货)
16.大的风投公司每一轮融资的资金都很多,比如红杉风投一轮基金动辄十几亿美元,如果每家公司只投资一两百万美元,一来没有这么多公司可供投资,二来即使有,总合伙人要在几年里审查几千几万家公司,也是明显不现实的。因此它们每一笔投资不能太小,而另一方面,新成立的公司本身都很小,尤其是初期,它们只需要融资几十万甚至几万美元就可以了,大风投公司就不会参与,而是由一类特殊的风险投资商--天使投资人来完成
17.天使投资本质上是早期风险投资。天使投资人,简称天使,常常是这样一些有钱人:他们很多人以前成功地创办了公司,很敏锐,又不愿意再辛苦创业,希望出钱让别人干。即“不愿意当总(经理),只肯当董(事)”
18.一些天使投资人独立寻找项目,进行投资,但是更多的情况是几个人凑到一起组成一个小的有限责任公司(LLC)或有限伙伴关系(Limited Partnership ,LP)通常称作天使投资社Angel Firm来共同投资。天使投资的经营管理方法千差万别:有的是大家把钱凑到一起,共同投资
有的是每个人自己选项目各自投资,同时介绍给社里,社里会选择跟进加倍投入,也可以不跟进,没有什么义务,大家坐到一起只是为了讨论一下问题而已,共同使用一个律师和会计。

19.风险投资必须是渐进的,在每一个阶段需要多少钱投入多少钱,这样对投资者和创业者都有好处。对投资者来讲,没有任何一家投资商会在刚开始时就把今后五年的开销全包了,这样风险太大
对创业者来讲,早期的公司股份都不会高,过早大师融资会使得自己的股权占得太低,自己不但在经济上不划算,而且还会失去对公司的控制,甚至在创业的一半就被投资人赶走

20.在下面几种情况不投资:不盈利的不投
增长不稳定的不投
公司达不到一定规模的不投

21.要做到高回报必须首先选对题目,一个好的创业题目最要紧的是具有新颖性,通常是别人没想到的,而不是别人已经做成功的。
22.创业的题目不能和主流公司的主要业务撞车
23.一个好的项目还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项目一旦做成,要有现成的市场,而且容易横向扩展。因为一个新兴公司不可能等好几年时间,等市场培养成熟才开始销售,事实上有很多失败的例子是技术、产品都很好,但市场条件不成熟
横向扩展是指产品一旦做出来,很容易低成本的复制并扩展到相关领域

今后的商业发展在较长时间内会以几何级数增长
必须具有革命性

ps:阅读总结自吴军博士所著《浪潮之巅》第一版,第十三篇:幕后的英雄--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书中此章节讲述了大量的案例,因总结摘要篇幅所限,未一一罗列,如有兴趣,推荐阅读书中具体章节内容。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号:bitnote 天天都有好分享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