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加入WTO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2015-09-30 11:19 246 查看
加入WTO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世贸组织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从1986年我国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地位后,便开始了与世界大国漫长的复关谈判过程。1995年关贸总协定改组变更为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复关谈判转为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2001年11月10日,在多哈举行的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审议并批准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入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中国经济总量将持续快速增长
1、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保持在7%至12%之间
2001年我国GDP总额95933亿元,折11600亿美元,人均890美元,年增长7、3%(三大产业分别为2、8%,8、7%,7、4%)。入世后与入世前比较,影响我国GDP总额的新生因素是:经济全球化、自由化、市场化。其中,影响我国GDP下降因素是:美日欧经济不振,发展速度只有1——2%,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长;我国关税大幅度减让,从22%降至17%,进口税收减少。影响我国GDP上升因素是:大量外资流入,加上中国丰富的劳动力,将促进经济发展;我国产值基数小,有发展潜力,需要高速度;我国部分地区和部门已经有高速度先例,如北京11%,佳木斯13%,信息业28%,信息对经济贡献率30%。
2、全国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状况将长期存在
总供给包括国内产品加进口产品,将是大增趋势;总需求包括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加出口需求。将是小增趋势。入世后这个供大于求的态势将长期存在。
3、国际收支将在动态平衡中年增长10%左右
2001年我国进出口总额5079亿美元。其中出口2661亿美元,年增长6、8%;进口2436美亿元,年增长8、2%;顺差225亿美元。利用外资594亿美元,年增长15%;外汇储备2122亿美元,年增长28%。入世后的挑战是:我国近几年贸易顺差下降,自1998年至2001年顺差分别为434亿美元,292亿美元,246亿美元,225亿美元。入世后的机遇是:我国关税税率高于发达国家,有利于出口,实现顺差增长;而且万一当出现较大逆差引起收支失衡时,我国还可以申请保障条款或提高关税。
4、财政收入在动态平衡中年增长10%左右
2001年我国财政收入总额16371亿元,年增长17%;财政支出总额1871亿元,赤字2000亿元,发行国债2000亿元。1998年以来共发行国债5100亿元。2000年发行国债1500亿元。影响我国财政收入上升因素是:GDP上升促进税收上升;影响我国财政收入下降因素是:关税减少,其他税不长。对策:当财政赤字时,可增发国债。
5、劳动者就业率保持在90%至97%之间
2001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6180万人,失业率3、3%。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说,入世后每年会增加200万个就业机会,但是,技术含量低的部门就业会受到冲击。专家估计,入世初期失业率将为7%。影响我国就业上升因素是:外资流入增加,劳务出口或来料加工增加;影响我国就业下降因素是:外企冲击内企,引起我国企业失业增加;对策是:建立失业保险,实行企业兼并重组。
6、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年增长在4%至10%之间
2001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余额7、5万亿元,年增长12%;消费信贷余额6500亿元,比1997年增加37倍;居民收入年增长率,城镇为8、2%,农村为4%;居民消费年增长率,城镇为11%,农村为7%。入世后的影响是:供大于求,物价下降,等量收入情况下消费水平上升1倍;但因物价下降,使农民收入上升困难。对策是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建立最低生活保障。低保标准,深圳319元,佳木斯117元。
二、中国经济结构逐渐优化升级
1、产业结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
2001年我国三次产业的劳动力产业结构为:4:2:4;发达国家三次产业的劳动力产业结构为:1:2:7。我国入世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商品和劳动力将受强烈冲击,而第三产业不受冲击且受鼓励支持。因此,有利于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发达国家现在三次产业的劳动力产业结构,就是我国未来优化的产业结构方向。产业结构的指标应当是劳动力数量,而不应是产值数量,因为农业如果严重自然灾害欠收也会使所占比重下降,但不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2、产权结构——非公有产权所占比重上升
产权包括物权、资本权、股权、债权、知识产权等。入世后机遇是:外国的资本、商品、企业进入中国;中国国内个体经济、私营经济、股份经济大发展,国有企业股份化,都使中国非公有产权所占比重上升。现在非公有产权所占比重为40%;十年之内会上升为60%以上,因为非公有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挑战是:公有干部职工将受冲击,工资低、失业。对策是:下海转业。
3、地区结构——西部地区资源利用率迅速上升
入世后机遇是:外资进入西部,使资源从闲置变为可利用,由低利用率变为高利用率。由目前10%上升为30%。入世后挑战是:西部基础条件差,经济效益低,外商不愿进入。对策:改善投资环境。
4、城乡结构——城镇人口所占比重上升
入世后机遇是:发达国家人口城镇化水平高,己达到70%以上,这个示范效应能加速中国城镇化步伐,在20年内使我国城镇化水平由30%上升为70%以上。入世后挑战是:资金短缺。对策:发展小城镇,农民进城务工,改革户籍制度,逐步城镇化。
5、企业结构——跨国公司所占比重上升
入世后机遇是:进入中国的大都是跨国公司,提供技术、商品、资本,中国出劳动力,建立分支机构。使我国企业中跨国公司所占比重上升,由目前的20%上升为70%以上。入世后挑战是:缺乏经验,缺乏竞争力,重复引进,自相残杀。对策:引、联、挂、靠外资企业,互利共盈。
三、中国市场体系将迅速发育成熟
1、消费资料市场规模扩大、质量提高
(1)规模扩大:市场化程度已达90%以上。机遇是学习外国超市经验,完善市场。挑战是扫荡一切街头马路市场,打击假冒伪劣行为。
(2)质量提高:机遇是外国优质商品进入中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挑战是我国产品合格率只有
46%,面临更新换代。
2、生产资料市场商品增多、价格下降
(1)商品增多:市场化程度已达80%以上。机遇是进出口大量增加,新商品增多。挑战是冲击国内市场,如汽车、机械、粮油等。
(2)价格下降:机遇是企业生产成本降低。挑战是企业销售收入降低。汽车售价较低,低价10万元,但办证交费10元。
3、技术信息市场扩大进口,走向成熟
(1)扩大进口:市场化程度已达70%以上。机遇是引进技术信息比自研自制花钱少,时间短。挑战是冲击传统落后技术信息,大量淘汰,企业破产,工人失业。
(2)走向成熟:知识产权保护,过去不懂,侵犯别国知识产权,复制光牒;现在制定知识产权保护法规。
4、金融证券市场更加开放、更加规范
(1)机遇是:市场化己达到10%。还有很大潜力可挖。股票分为A股和B股,对外开放力度加大。企业可以到外国市场推销债券,银行可以吸收外国资本,保险业可以引进外资、外企。使我国金融国际化、全球化。
(2)挑战是:国内银行、股市、保险业受到冲击。要吸取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
5、劳动力市场人力流动、人才重用
(1)机遇是:市场化己达到65%。入世后加速劳动力和人才流动,农民进城,小城市人才进大城市,国内人才出国留学、经商、创业、投资。
(2)挑战是:劳动者素质低,流动量小;人才外流,回国较少。我国公派出国25万留学生,回国8万占1/3,留外17万占2/3。
(3)对策:提高劳动人口素质,加大培训力度;扩大高等院校和研究生招生规模。
6、房地产市场全面放开、规范经营
(1)现状是:市场化己达到40%。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2)机遇是: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国民待遇;国家取消47项税费,投入1700亿元建经济适用房,房价平均每平方米2000元至20000元,房地产市场火热。
(3)挑战是:个人买房资金不足,贷款双方信誉不规范;房价猛升,易引发通货膨胀。
(4)对策是:加强宏观调控。
四、中国竞争实力将迈向新的台阶
1、应变力增强
抓住新技术革命浪潮和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应对新的挑战。如美欧对中国反倾销指控;相互实国民待遇。
2、创造力增强
一要实行体制创新,既有中国特色,又要符合国际规则。二要科技创新,印度电脑技术发展很快。
3、吸引力增强
国门大开,吸收世界一切文明成果,按照国际WTO规则,公平竞争,互惠互利,取长补短,求同存异。21世纪是中国世纪,世贸需要中国大市场,中国也需要走向世界大市场。强国规律是:由进口大国生产大国,走向出口大国投资大国。
4、凝聚力增强
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强国富民,振兴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发挥台、港、澳作用,建立大中华经济区,优势互补。
5、幅射力增强
走向世界,影响全球。我国已取得联合国的政治绿卡,又取得世贸组织的经济绿卡,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系世界银行。入世后,通过谈判和投票,维护权利,影响全局。中国GDP总额今年居世界第6位,国际著名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发表调研报告,预测中国2020年内可居第4位,2030年内可居第2位。(实际上2010年已达到第2位)
五、结束语:佳木斯人如何对待WTO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必然趋势,无论你喜欢还是讨厌,欢迎还是反对,这个潮流必然会到来,而且会不断前进。我国入世已成定局,必须正视它、接纳它、承认它。面对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地对待它。我用两幅对联诗表明我的想法,与大家共勉:一幅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佳木斯从1985到1995年十年,经济发展速度一直比全国低;而自1998年后至今经济发展速度比全国高3个百分点。佳木斯从1992到1999年连续8年工业亏损,位居全省第10位;今年扭亏增盈,年增长16%,GDP增长13%,财政收入增长31%,总体效益位居全省第2位。可见,佳木斯过去虽然落后,但经过努力会在竞争中取胜领先的。另一幅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方面,佳木斯存在很多困难,遇到很多挫折,找不到出路,也缺少正确的思路,有些人甚至悲观失望。另一方面,必须看到佳木斯存在很多有利条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年进出口总额1、2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2倍。城乡面貌大变,高楼林立,物资丰富,买方市场,人均居住面积达到9平方米。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充分利用入世的良好机遇,迎接外商竞争的挑战,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把佳木斯建设成为美丽、富饶、文明的东方第一城。

(此文发表于 2002、2、1 至2002、12、2 佳木斯市委党校市直培训班、经济班、市人大班、团校班、县处班、中青班。署名王振岳。)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