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职场人生

面试经典算法1之交换排序

2013-09-09 16:04 267 查看
交换排序的典型代表有:

(1) 冒泡排序

(2) 快速排序

冒泡排序:每趟都是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如果逆序,则将两者交换。每趟都是从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开始扫描。

冒泡排序代码:

bool BubbleSort(int A[],int n)
{
if (A==NULL||n<=0)
{
printf("Parameters for function BubbleSort error!\n");
return false;
}

bool flag = true;

for (int i=0;i<n-1&&flag;i++)  //n-1趟即可
{
flag = false;
for (int j=0;j<n-i-1;j++) //从大到小
{
if (A[j]<A[j+1])
{
int temp = A[j+1];
A[j+1] = A[j];
A[j] = temp;
flag = true;
}
}
}
return true;
}


注意事项:

(1) i,j变量的取值范围,i决定扫描的趟数,最多只需n-1次扫描,即可是数组有序。j取值范围,i的值表示已经有i个数排好序,而一共有n个数,所以还有n-i个数没有排好序,右因为j的下标是从0开始不是从1开始的,所以没排好序的是A[0]、A[1]....A[n-i-1],因为下面是那A[j]与A[j+1]比较,所以j应小于n-i-1。

(2) flag标志变量的作用是当某一趟扫描中,若没有发生交换,说明所有数据已经有序了,则排序过程完成。

(3) 若真正面试时,不可忘记函数开始的那段代码,对输入参数检查。

算法效率分析:

最好情况:初始序列为正序序列,只需进行一次排序,在此过程中进行n-1次比较,不移动 数据。

最差情况:初始序列为逆序序列,需要进行n-1趟排序,需要进行内n(n-1)/2次比较,并且 移动数据,每次比较都必须移动记录三次来达到交换记录位置。因此总的时间复杂度为O(n2)。

冒泡排序是就地排序,是稳定的。

快速排序:快速排序采用的是分治的思想。将待排序的数组划分为多个子数组,若每一个子数组排好了序,则整个数组就排好了序。对于每一个划分的子数组,采用如下思想排序:假设数组第一个元素为A[0],我们所要做的是找到A[0]这个元素应该放的位置(假设为j),也即使A[j]前面的元素都小于它A[0],A[j]后面的元素都大于A[0].

快速排序代码:

//划分函数
int Partition(int A[],int L,int R)
{
int i,j;
i = L;
j = R;
int pivot = A[0];
while(i<j)
{
while(i<j&&A[j]>pivot)
{
j--;
}
if(i<j)
{
A[i] = A[j];
i++;
}
while(i<j&&A[i]<pivot)
{
i++;
}
if(i<j)
{
A[j] = A[i];
j--;
}
}
A[i] = pivot;
return i;
}

bool QuickSort(int A[],int L,int R)
{
if(A==NULL||L>R||L<0||R<0)
{
printf("Paraments for function QuickSort Error!\n");
return false;
}

int pivot = Partition(A,L,R);
QuickSort(A,L,pivot-1);
QucikSort(A,pivot+1,R);

return true;
}
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2n),它是一种不稳定的排序。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