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emouse思·睿—评论与观点整理之五

2013-07-30 10:11 176 查看
虽说我主要做的硬件,平时的兴趣爱好比较关注移动互联网,混迹于虎嗅、爱范儿、雷锋网、36Kr、cnBeta、瘾科技、i黑马、TechWeb等这类科技以及创业媒体,遗憾的是系统的去写的并不多,好在还算充分的利用了碎片化的时间,在阅读的过程中去思考,去记录。

我是虎嗅的第一批会员,最早是在天涯IT中发现这个网站,在这个网站上线十余天之后我就注册成为会员,虎嗅的文章相对不错,我也逐渐养成了评论、思考的习惯,我也很荣幸成为虎嗅几次活动的获奖者,期间也陆续被创业家杂志、DoNews、i黑马等杂志、网站约稿,DoNews还发出邀请加入他们公司,但自己的精力和实力的确有限,更多的把这块当做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也是对自己思维方式、看问题角度的和逻辑能力的一个培养。

现在将在虎嗅网的一些观点进行整理,也算是对自己的一个梳理,一些观点未必客观准确,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在完善和学习,欢迎交流。文章标题和评论都有超链接,点击直接访问。

emouse 思·睿 http://emouse.cnblogs.com/

评论文章“超越高通,联发科凭什么占领智能手机60%的份额?”

2012-12-18 18:16

农村包围城市,也许就是这个道理,联发科可以把那些原本高高在上的拿着高利润的公司拉下神坛,在功能机时代,联发科对手机的普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智能机时代联发科短暂迷路之后很快找对方向爆发它的战斗力,从竞争的角度看,联发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存在。

评论文章“守成制衡还是征伐突进?华为之隐秘猜想”

2012-12-14 19:05

无论哪个时代,历史作用就不仅仅是历史,作者中间扯的有点多,真假无从考证,这些人是否真的那么光明磊落其实还在于自己,自己觉得这个世界是美好的,还有很多纯粹的人,那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如果自己觉得很多人都是别有用心,所有的美好都是粉饰出来的,那对于他来说世界就是这样的。所以这部分观点是真是假无从考证,但是作者的观点很好的反应了他的世界观。

评论文章“我的产品抄袭观”

2012-12-14 18:49

很多时候不是抄袭不抄袭,或者想不想抄的问题,只要真正有创新的东西现出来,即使你不想抄,很多时候也很难挑出前面那个创新的圈子,即使通过外部条件禁止抄袭,估计很多人的思维习惯也是怎样避免抄袭嫌疑,而不是另起炉灶去创新。和作者观点类似,抄袭本身很笼统,关键是能否抄出自己的东西。

评论文章“马云李连杰为一家有机超市开张站台,这是家什么公司?”

2012-12-14 18:45

这种定位肯定不是传统的大众市场,老百姓都吃他们的“零农残”产品他们也做不到那么大的供应啊,这种东西的定位就是高端和时尚,甚至类似于特供产品的那种高贵感。市场买不买单很多时候还得看忽悠看宣传了,开业了这俩名人都去了,后面如果想宣传肯定还能拉到更多的资源的。国人的跟风心理是普遍的,不管需要不需要,究竟好不好,人家说好就是好。

评论文章“对,这就是习*近*平此次深圳考察的那家光启研究院的更多信息”

2012-12-13 22:16

能达到这种规格的,应该是真的牛逼,只是现在纯粹骗政府投资、靠政府吃饭的海龟太多了,不了解国内现状,做的产品完全不适应市场,但是还心高气傲,吹的自己有多牛,随着各地政府的高科技孵化项目越来越多,靠这种忽悠的人越来越多。总之国家能在这些领域投资是好事,虽然制度上需要完善。

评论文章“魅族的第二落点在哪里?”

2012-12-11 08:51

一定程度上雷军是师从魅族,只是做的更加极致而已,需要说的是销量谁都想,但不是谁都把他放在第一位的,小米不也是放下身段推出M1S、青春版了么?魅族如果能认准自己的方向和定位,哪怕保持当前的规模也是不错的。需要因时而变,一个企业又一个企业的特点和定位,不是毫无节操的顺应时势,魅族这种专注恰恰是中国企业少见的。

有料

评论文章“移动互联消亡者及原因分析”

2012-12-10 08:55

手机大头很值得借鉴,的确,应用精细化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腾讯百度都不敢做大做全一款应用打天下,记得塞班的QQ曾经集成了浏览器、邮箱、QQ空间等一系列的功能,进入安卓时代也是做了减法,每款应用更加细分。应用细分与集成本身就有点矛盾,就像360手机卫士,省电管家、隐私卫士、优化大师等集成在手机卫士中却又需要独立安装,这样也觉得不是太方便。微信这点做的比较好,以插件的形式,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自由组合。

有料

评论文章“搜狗入、百度进,语音竞争烽烟起,一表看清各家优劣势”

2012-12-10 08:41

比来必去没意义,用一下看看就知道了,搜狗的beta版本用的是自己的语音识别好像,识别效果比较差。讯飞的核心在于语音,是中文语音识别做的最好的,单独做有局限,找家强大点的深入合作才是王道。智能360做的相对还不错,但是相对siri还差很多路要走,创业公司做大了被收购也是不错的道路,至于谁要他那又得看情况了。

有料

评论文章“惠普应该考虑两个自救方向:个人机器人与三维打印”

2012-12-09 15:46

战略转型和抓住啥趋势是两回事,不觉得机器人是三维打印是很好的方向,一是这俩炒的很火,但是还不是很成熟,像谷歌汽车一样,作为一个额外的战略性研究是好的,指望这个来翻身不行。二是,本身已经炒的沸沸扬扬了,惠普能找到啥独到的么?IBM和苹果,显然IBM更值得惠普借鉴。

有料

评论文章“看小米,看魅族,想你我的梦想是如何失去的?”

2012-12-03 19:41

顶,作者写的很中肯。小米个人认为有几点问题,1、过分强调硬件配置,讲究发烧,从初期来讲作为一个初创品牌立足是有利的,但不利于长期发展,而且在宣传过程中甚至有误导。2、品牌文化没有积淀,苹果商店里那么多收费应用,苹果设了那么多限制没人抱怨,小米主题收费就闹翻天了,归根结底大家还是冲着性价比去的,和品牌不沾边。3、虽说是产能有限,但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这样道理再清楚用户不买账,这个他们自己应该改进,而不是让用户理解。

评论文章“后欧德宁时代的英特尔向何处去?”

2012-11-21 08:54

英特尔在移动领域是在X86的基础之上继续改进,还是专项ARM,这一点的选择估计和诺基亚不会选择安卓类似,英特尔当然也不想沦为一个硬件厂商,去和高通、联发科、三星、TI、ST等一堆对手竞争,更想在移动处理器领域占据霸主地位和绝对的话语权。所以在我看来AMD转向ARM是必然,英特尔不会,况且ARM一定会进入服务器和PC处理器领域,英特尔当然还是先守好自己的阵地再说。

评论文章“互联网电视盒:造反电视,十年不成”

2012-11-20 08:54

部分赞同,中国的主要障碍的确是内容管制和牌照,归根到底还是牌照,几十年的稳定发展,不光在广电无论是哪个行业都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利益群体,这部分人最害怕也是阻止变革的。小米电视的初步定位不是电视,雷军也说了,是小米手机最发烧的外设,这一点和apple TV思路是一致的,定位是三端融合而不是三网融合,否则直接冒进当然是要失败的,这一点雷军也看的很清楚,另外,小米盒子还不能说是小米公司战略性产品,作为试水之作,做好小米手机发烧外设这一角色就够了,不能期望太多。

评论文章“离J.Wong最近的人谈魅族与黄章”

2012-11-14 14:54

这看从什么角度去看了,从喜认可小米的人的角度去看黄章缺乏商业头脑,甚至严重阻碍了魅族的发展,从果粉的角度去看煤油有点偏执和孤芳自赏,从我的角度去看,为啥要用通用的评价体系来衡量魅族,能够做出他们认可的精品,能够给我们带来一点惊喜,能够一直这样专注,足够了。

评论文章“苹果、微软纷纷想甩了英特尔!”

2012-11-06 11:02

苹果会不会抛弃intel看看当初他怎样抛弃PowerPC就知道了,至于微软我认为不会,多终端合一的交互体验并不意味着统一的硬件平台,另外本身需求和定位也不同,X86的性能短时间内ARM还是很难赶上的,更可况微软做的不是封闭的系统,保持软件的兼容和通用性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评论文章“丰田本季净利润是去年同期三倍!丰田“富四代”都做了什么?”

2012-11-06 10:57

祸兮,焉知非福,美国的召回,日本的地震,反而促成了丰田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日本企业大企业病普遍的今天,能够完成这样的转变不容易。相比之下国内因为抗日对日本企业的抵触情绪对于他们又算什么?支持国货不是因为抗日,更是根本性对国产品牌认识上的转变。日本人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

评论文章“2012,会是这些CEO在任的最后一年吗?(下)”

2012-11-06 08:55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看谁应该下课也就图个乐,那些董事会和投资者对于公司有着切身利益的人肯定比我们着急多了,究竟会不会下课还不能从这些表面的逻辑去分析,实际原因复杂多了,个人在公司的人脉关系,董事会的结构等。文章中的几个人个人觉得不会,诺基亚现在虽然衰的不行,但是也是紧要关头,这时候临阵换将更是无回天之力。埃洛普虽然没有重振诺基亚,但是却给了诺基亚一个坚实的方向,随着wp8生态系统的成熟,相信诺基亚会好起来的。余承东的高调自然不必说,但是华为终端的成就还是有目共睹的,在终端的大战略上余承东是有魄力而且做了正确的决定,虽然眼下还存在很多问题,只要终端还在快速发展,余承东就不会下课。

评论文章“2012,会是这些CEO在任的最后一年吗?”

2012-11-05 08:55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这些大家都看的很明白的事情,他们公司内部或者他们本人一定也清楚,不用我们多心,其实未必,真正坐在那个位置上,欲望的膨胀,对别人意见的抵触,加上周围没有敢说真话的人,说不定很多人还一直活在自己封闭的小世界里。

评论文章“网络视频的病毒营销生意”

2012-11-02 19:42

偶然性的走红往往能有神来之笔的效果,而刻意导演的总会缺少那种自然和惊喜。这种营销方式是不错的,但是并不是能大规模复制的,因为大众普遍的审美疲劳和这种方式的相对低成本,注定了只是个别的惊喜。

评论文章“冷看小米进军智能电视”

2012-10-26 18:00

魅族有很多可取的地方,小米从推出青春版开始走的就是迎合市场的路线了,可以说魅族专注于自己的方向,也可以说小米比魅族更加了解市场,但是魅族这种定位短时间内注定了他的水平和规模,做成中国的苹果不太可能了,做中国的魅族也挺好。 @飞翔吧 : 跟进魅族手机营销三年。 魅族以社区营销为核心,直击IPHONE的国内服务短板。从魅族社区来看,有320万魅族玩家用户,在国内接近300家加盟专卖店,门店开辟用户服 ...

评论文章“冷看小米进军智能电视”

2012-10-25 21:23

恩,这点意见一致,即使这样,小米这种高调的公司进入对市场来说是好事,最起码能够促进这个市场获得更高的关注和更快的变革,无论这个蛋糕怎么分,有人搅和进来把这个蛋糕做大了对大家是好事。 @潘乱 : 除了芯片等内脏的更新周期,主力购买人群、渠道、粉丝营销手段是否适用、产能等各个点都值得探讨下,做盒子前面已经有了盛大这个失败的先例,苹果TV也姗姗来迟, ...

评论文章“冷看小米进军智能电视”

2012-10-25 13:47

虽然我在本文中对小米进军智能电视持保留态度,具体缘由在文中都有所表述了,但是你的观点有问题,1、小米现在没有不代表未来没有,就像当初小米没有任何手机设计的基础一样,资源可以整合,可以合作,这是互联网的趋势,另外你可以看一下乐视网的产品,乐视同样是雷军投资的公司,看看乐视的成长就清楚了。2、现在很多安卓应用都使用了高清的片源,况且现在很多液晶电视的分辨率本身720P的分辨率都不到,所以这个不是问题。 @别问我是谁谁_tir : 回复@馍娃 小米有内容么?有版权么?就靠现在安卓的视频应用解决?那种分辨率放到大屏幕上还有的看么......

评论文章“冷看小米进军智能电视”

2012-10-25 09:28

这些就是我认为小米所不具备的,毕竟目前只是在手机和MIUI有所布局,即使算上雷军个人所投资的一些公司进行整合,也不足以在电视市场形成一定的气候,苹果具备这个实力,但是智能电视机沉寂多年,Apple TV也只是作为一个播放设备。另外国内有特殊的情况,虽然广电系在互联网的大潮下逐渐没落,但是其行政职能和特殊的利益群体,注定是不能绕开的。 @奥义-谢谦 : 现阶段智能电视还要靠apple出来指点一下方向,市面上现有的智能机顶盒不仅OS不是专为TV制作,而且内容上也只是把手机、平板上的app内容简单移植到TV上,而TV的操 ...

有料

评论文章“冷看小米进军智能电视”

2012-10-25 09:23

你所说的就是我文章的第一条,智能电视是方向,智能电视机没有未来,电视群体的老,不光是电视缺乏新意,更多的是生活习惯和方式的改变,电视是每个家庭必备的,但是这也注定了它相对于其他终端缺乏移动性和个性的互动,电视盒的核心不在于产品本身,而是在于生态圈的打造,同时广电对内容的监管和最终的实现形式也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 @lancechang : 不同意作者的观点,之所以现在看电视的群体"越来越老",恰恰是因为电视这东西缺乏新意且互动性不强。但谁家能不买个电视摆在客厅呢?电视智能化是个趋势,但如 ...

评论文章“奇虎360的罩门在哪里?”

2012-07-11 18:15

首先不能随便定位软文,猎豹浏览器金山做的有可取之处,但是想和360PK还有差距。
猎豹目前推广有限,复制360浏览器的那种推广方式不是不可能,但是前提是金山卫士要有足够的安装量,现在金山卫士金山毒霸和360的产品还有差距。
360在手机上的布局已经初步形成,PC端的360安全卫士捆绑360手机助手,手机助手连接的时候又会按照手机上的手机版手机助手,加上手机卫士,手机桌面、通讯录、优化大师等,360的布局方式还是很有攻击性的,相信很快360就能形成手机上的入口。
最后,虽然360好斗,宣传方式也很恶心,但是在产品设计,人机交互方面还是很值得学习的。
所以瓦解360的攻势,绝对不是从某一点就能够直接突破的,需要长远的规划和有条不紊的布局。


评论文章“英特尔迎战移动终端:可别做下一个诺基亚”

2012-06-24 20:15

英特尔是一个人在战斗,这移动互联网已经遍地开花的情况下很难和ARM这种授权模式想竞争,三星、TI、高通这些都是重量级的半导体公司,而且ARM最近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所以在我看来英特尔在移动市场的前景够呛,而且ARM也绝对会进军桌面市场的,如果英特尔还是这种模式的话还真不好说。

评论文章“凭什么想做手机就做手机?秘密来自背后这些解决方案提供商” 2012-06-22 19:06

@蔡钰 : 谢谢。文中说的是芯片半导体商,不是制造商,就是因为下列的制造和设计都有。。怎么措辞能清楚一点:) 确实没写全,你愿不愿给虎嗅写写芯片商们的市场格局? ... 学生党一个,非业内人士,之前写了个帖子,漫谈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现状,天涯的反响不错,这阵子忙完可以结合芯片厂商的解决方案写写关于平板电脑的一点认识,写完会首先给虎嗅投稿的。

评论文章“凭什么想做手机就做手机?秘密来自背后这些解决方案提供商”

2012-06-22 12:13

分类有问题,ARM不是半导体厂商,只做授权,自己不生产。
展讯在智能手机领域没啥动静。
说半导体厂商忽略了几个重要的大厂:
1、三星,猎户座的处理器性能出色,苹果的A4、A5也是三星造的啊
2、TI,德州仪器怎么能丢了呢?
3、英伟达,Tegra2和Tegra3怎么说也有这很大的市场。
4、意法爱立信,盛大手机以及一批索尼手机都用它的处理器啊
如果算上做平板的,国内还有几个不可少的:
瑞芯微、全志、晶晨、君正


评论文章“给雷军支招:该这样打“小三”大战”

2012-06-21 23:21

周鸿祎本身就是空手套白狼,光脚的不怕穿鞋的,雷军如果想少输,就得合理的转移话题,因为无论怎么争,谈来谈去还是小米,在小米的问题上争,无论谁赢肯定小米都要受损。
就一个问题扔给周鸿祎,你先把你的特供机做好,拿出销量和影响再给我谈。这种情况下你骂我,该解释的解释,其他情况冷处理,或者反过来抓对方问题。


评论文章“华为应如何看待360递过的橄榄枝”

2012-06-15 12:57

无论合作模式如何,这种合作都对华为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也是华为的成长所必须的。
1、和360的合作会使华为的产品接受更多的目光,不再是运营商定制机的低端形象,可以使华为以更为直接的方式走上前台,去接受用户的考验。
2、360借小米上位,口水仗在所难免,同时华为要承担比360更多的风险,那时候哪怕一点错误或者不足都会被竞争对手无限放大,华为主推的荣耀、U8800、U8818哪一款都有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机器的稳定性甚至连中兴都不如,这次合作或许能够让华为变的更加成熟。


评论文章“细剖小米这两年,这样的路径够未来吃吗?”

2012-06-14 20:51

还是那个观点,苹果卖的不是产品,而是文化,小米的定位还行,但是以发烧友和高性价比作为主要内容文化定位太肤浅,中国的文化一向是兼容并包,也会盲目崇拜,从早年的哈韩哈日,到对明星的盲目崇拜,都必须有一种文化,一种价值观作为载体,雷军所说的用宗教的思想做手机可能也是这个意思,只是一出来被大家给误读炒黄了。

评论文章“虎嗅满月,给段评论得好书”

2012-06-14 20:28

虎嗅的文章不错,角度和深度兼具,很荣幸成为虎嗅的第一批关注者。
几点建议:
1、保持自己的视角,针对热点动态能够及时给出深入和独特的解读。
2、坚持走精品路线,充分吸取一些潜在的高手的意见和视角,形成自己的风格。
3、强化互动和交流,可以及时编辑和整理一些有价值的回复,一方面深化沟通,另一方面也能价钱用户的积极性。
4、需要增强用户黏性,可以形成一个小的交流圈子,为爱好者提供一个专业性的探讨空间。


评论文章“谁的中国策略更奏效?谷歌速战速决,苹果不紧不慢?”

2012-06-13 16:26

还需要考虑的是中国的文化和特色,苹果的产品创新、时尚,全球风靡,但是中国人对外来文化的追捧也不是一天两天,哈韩、哈日,只要是与文化和潮流沾边的,在中国基本上都能流行一阵子。从这点来看,谷歌到中国推广的是服务,而苹果推广的是文化,苹果的成功不光是产品的成功,更是苹果所代表的那种文化的成功。所以苹果的成功是理所当然的。

评论文章“给小米提个醒”

2012-06-13 16:20

米聊虽然先走了一步,但是注定是不能成功的,腾讯虽然是后知后觉,但是一出手就是巨大的杀伤力,虽然不能保证百战百胜,但是实力不容小觑。
苹果的布局不是一天两天,二三十年的历史在人们心中就是一个创新型企业的形象,而苹果一直是年轻时尚的代表,加上苹果从ipod开始的布局,这才保证后面产品的成功,否则即使iphone最开始由其他企业来做也注定是失败。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