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胜者树与败者树

2012-10-21 22:29 246 查看
转自:http://blog.163.com/yangjun1988422@126/blog/static/474129172011711103313483/

胜者树和败者树都是完全二叉树,是树形选择排序的一种变型。每个叶子结点相当于一个选手,每个中间结点相当于一场比赛,每一层相当于一轮比赛。

不同的是,胜者树的中间结点记录的是胜者的标号;而败者树的中间结点记录的败者的标号。

胜者树与败者树可以在log(n)的时间内找到最值。任何一个叶子结点的值改变后,利用中间结点的信息,还是能够快速地找到最值。在k路归并排序中经常用到。


一、胜者树

胜者树的一个优点是,如果一个选手的值改变了,可以很容易地修改这棵胜者树。只需要沿着从该结点到根结点的路径修改这棵二叉树,而不必改变其他比赛的结果。



Fig. 1

Fig.1是一个胜者树的示例。规定数值小者胜。

b3 PK b4,b3胜b4负,内部结点ls[4]的值为3;
b3 PK b0,b3胜b0负,内部结点ls[2]的值为3;
b1 PK b2,b1胜b2负,内部结点ls[3]的值为1;
b3 PK b1,b3胜b1负,内部结点ls[1]的值为3。.

当Fig. 1中叶子结点b3的值变为11时,重构的胜者树如Fig. 2所示。

b3 PK b4,b3胜b4负,内部结点ls[4]的值为3;
b3 PK b0,b0胜b3负,内部结点ls[2]的值为0;
b1 PK b2,b1胜b2负,内部结点ls[3]的值为1;
b0 PK b1,b1胜b0负,内部结点ls[1]的值为1。.



Fig. 2


二、败者树

败者树是胜者树的一种变体。在败者树中,用父结点记录其左右子结点进行比赛的败者,而让胜者参加下一轮的比赛。败者树的根结点记录的是败者,需要加一个结点来记录整个比赛的胜利者。采用败者树可以简化重构的过程。



Fig. 3

Fig. 3是一棵败者树。规定数大者败。

b3 PK b4,b3胜b4负,内部结点ls[4]的值为4;
b3 PK b0,b3胜b0负,内部结点ls[2]的值为0;
b1 PK b2,b1胜b2负,内部结点ls[3]的值为2;
b3 PK b1,b3胜b1负,内部结点ls[1]的值为1;
在根结点ls[1]上又加了一个结点ls[0]=3,记录的最后的胜者。

败者树重构过程如下:

将新进入选择树的结点与其父结点进行比赛:将败者存放在父结点中;而胜者再与上一级的父结点比较。
比赛沿着到根结点的路径不断进行,直到ls[1]处。把败者存放在结点ls[1]中,胜者存放在ls[0]中。



Fig. 4

Fig. 4是当b3变为13时,败者树的重构图。

注意,败者树的重构跟胜者树是不一样的,败者树的重构只需要与其父结点比较。对照Fig. 3来看,b3与结点ls[4]的原值比较,ls[4]中存放的原值是结点4,即b3与b4比较,b3负b4胜,则修改ls[4]的值为结点3。同理,以此类推,沿着根结点不断比赛,直至结束。

由上可知,败者树简化了重构。败者树的重构只是与该结点的父结点的记录有关,而胜者树的重构还与该结点的兄弟结点有关。

转自:/article/4012318.html

败者树的优点:重构时修改结点较少

胜者树中,由于之前这个节点是最小值,那么从下至上经历的节点存储的都是这个最小值。那么当这个值改变时,那么所有从下至上遍历的节点都要修改。

败者树的话,就不一定了,只有当新插入的值比所有的值都小的时候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一般的时候,只会改变路径上的部分节点的值。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