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职场人生

成就卓越数据中心 IBM助企业应对未来业务变革 推荐

2010-12-14 22:11 344 查看
再过一个多月,IBM即将迎接成立一百年的庆典。与之而来的,是IBM在大型主机数据中心的建设上也投入了五十年。但在过去的几年,在这个领域,因为整体环境产生将达的变化,IBM面临了众多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三年前,推出了绿色工程计划,计划每年投资十亿美金,主要用来:第一,建设三个大的云数据中心。第二,开发18个数据中心的规划工具。第三,推出数据中心家族,有四个主要的产品。IBM希望通过这18个工具能帮助用户去完成一些成本分析,然后可以得出几条不同的投资跟效益,以供企业高管层做一些参考。这18个工具也是IBM在数据中心领域经过数十年的经验以及技术的累计,从而得以整合出来的。

数据中心的标准,最早提出数据中心的标准是IBM,三十多年前只有IBM做大型主机,只有IBM有专门的工程师在每一个城市,专门替用户去检查数据机房达不达标。IBM只定出数据机房的标准,那个时候并不做实施。二十年前,IBM开始做设计跟实施,有自己的白皮书,但是因为IBM是属于提供服务这一方,所以一般是对内使用白皮书,对外当然有一些国际标准的协会或者相关标准可供参考。

重点是说,有一个标准当然很好,但是标准是死的,或者标准其实可以比较灵活地来解读。举例而言,如果用户要达到一个系统机房故障率是零的程度的时候,成本会非常高,这个时候要检讨说,都已经四个九了,需不需要第五个也是九呢?是不是有足够的信心,能够管理不是单一数据中心的绝高安全性,而是说有切换,灾备、有各种的能力来处理突发的状况,这个是业者要考虑的问题。

一个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构建有哪些基本的原则要素?在IBM大中华区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数据中心服务总经理袁东坡看来,战略规划方面未来会有这18个分析工具作为一个基础,IT架构部分在国内以双核两地三中心这个基础架构为主,普遍为大型国企采用。数据中心的物理建设,IBM这边有数据中心家族,这是一种标准模块化的方案。其中模块化已经在国内大量地采用,全球我们也有四百个建设的案例。针对对中小企业,则有模块化的数据中心,对大型企业有企业级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另外,对像军方、石油勘探会有移动式的数据中心,这是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应用的针对性解决方案。





IBM大中华区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数据中心服务总经理袁东坡

数据中心运维方面,十年前数据中心的建设毕竟是物理层级的,比较容易做。数据中心的管理,尤其多中心的管理,这个牵涉到比较复杂的管理技术。所以十年前,IBM推出的企业总控中心,在中国也为大部分的用户接受。从IBM 来看,上述这些是一个基础设施建设时,必须考虑的一些要素。而在这些方面,都有相对应的产品、方法标准,或者工具来协助IBM以及用户来实现。

建设一个新数据中心,千头万绪,从哪里开始呢?这是用户会经常发出的疑问,也因为这些疑问的存在,IBM为了更好的帮助用户去认识、去解决这些问题,在中国推出了《成就卓越的数据中心》这本专门介绍如何构建新一代卓越数据中心的书。过去坊间一般谈数据中心,比较专业和深奥。而这本书的编撰请了五位专家,主要是从信息及IT的环境里面,探讨战略规划应该怎么考量,IT的基础架构应该怎么规划。然后在物理的条件下,数据中心的建设有什么考量的地方?再看相关IT的科技发展会对未来数据中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最后再谈数据中心的运维。

IBM怎么样建设、运维、管理我们自己的数据中心呢?IBM大中华区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技术总监郭健男认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IBM今天已经建设并且拥有了80万平米的数据机房,为自己以及为用户提供服务,包含1200多台Z系列大型主机。分布在全球,对于IBM来说,虽然数据中心的物理意义是分散的,但所有的运营都是集中式管理。举例而言,在过去IBM有128个CIO,每一个国家有一个CIO,今天集中只有一个,全球是一个网络架构。这个都是IBM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学习。每一年IBM都会反思这个整合带来的好处,在1998年,IT包含数据中心全部加起来的成本,占公司营收的6.8%。而到今天,这个数字是接近3%多一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IBM大中华区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技术总监郭健男

一般的企业,例如非常大型像美国的沃尔玛百货,IT的费用大约占整个企业的营收的2%。而美国的一些银行,当IT也可以支持业务发展时,这个费用接近8%。美国的JP摩根,有20000名IT员工、IT费用高达接近10%——IT能产生大于10%的价值。IBM经过了数十年,今天终于能够把这个IT的成本控制大约在3.5%的营收范围,是非常大的成功。这些都取决于卓越数据中心的建设。

卓越数据中心也采用了相当多新科技,但并不一定是最新的。例如这个水冷背板,废热的回收,蓄冷,自然冷却,这些都是很好的数据中心能采用的一些技术或者产品,而这些技术产品全部都是成熟产品,也都有实际的使用经验,绝对不会让用户充当新产品实验的白老鼠。

同时,IBM也有很多管理工具,在袁东坡看来这样才能够称为一个比较卓越的数据中心。

他数据中心水冷技术的变化为例。IBM经过二十年又走回水冷,在八十年代大型主机都是水冷。IBM有一个小组是专门做高密度的电脑散热、制冷,解决这些散热空调的问题。这一般的机柜,冷风从前面进来,热风从后面进来,有一些甚至可能还有回流,这是今天绝大部分用户机房设置的情况。现在IBM是在这个机柜后面加一块背板,背板有百分之百的把热吸收的能力,所以冷风进去,冷风出来。水冷背板把百分之百的热带走。所谓百分之百是目前15千瓦到25千瓦的散热,是百分之百能够带走。

直接带走的好处是,这是效率最高的一个绿色节能的手段,来解决数据中心设备散热和空调功耗的问题,这是一个最佳方案。去年4月,在美国硅谷,各家不同的制冷设备评比,上述水冷方案最优。所以为什么Emerson在最近马上推出,或者已经推出的机柜后面就加装了IBM的专利产品。

与此同时,数据中心安全措施,不管对人员管理、安全分类还是运作流程,都有一个标准可以参考。MMT也是IBM开发的一个工具,像罗利(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数据中心,他不用这种移动式的MMT来把数据中心的热分布做调研。罗利采用的是定点方式,在每个设备上面以及地上,天上装有摄像头。MMT是IBM的一个工具,可以活动的,到任何数据机房去找出热的分布,从而解决一些散热问题。

未来的数据中心会变成什么样呢?在袁东坡看来,未来的数据中心,会比较靠近发电厂,是一个无人操作的环境,是水冷能够支持高密度,具备有虚拟的功能,或者云计算的功能。未来的数据中心应该是能够使用新的计费模式,会按照用户的使用率来计算费用,未来的数据中心也会变得更加智能,这也是IBM这几年极力倡导的智慧地球的一个组成部分。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