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维架构 > 网站架构

web2.0网站设计与用户体验的思考

2010-07-17 13:49 519 查看
现在web2.0网站已经过了当时的那种火爆的场面,但这种能增加用户体验的网站的形式并不是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我们仍然有需求来构建一些新的web2.0的网站来丰富人们的生活,方便人们的生活。

网站的设计

我觉着现在新兴起的web2.0网站,一定不是在做普通的交友,一定是在社会化网络的基础上来构建某类应用,利用社会化网络的良好的用户体验来吸引并帮助用户。

下面我就以图片类网站来讨论这个话题。

这类网站的作用是:

给用户推荐某些精美的图片,或者某类用户可能比较关注的主题的图片,帮助长尾的人群。

满足人们的展示和分享的欲望,让精英们体验被关注的感觉。

推荐是一个这类网站中的重要一个方面,这也就是为什么facebook会在hadoop,hive等开源应用中那么活跃的原因,因为facebook在推荐上做了很多的研究,其中就包括hadoop,hive的使用与扩展。

推荐可以怎么来做呢?

我认为主要有两种方法:

这类网站的一个重要基础是SNS网络,SNS网络本身就有推荐的功能。

这类网站还有一个强大的工具——数据挖掘。可以通过挖掘用户之间的共性,来推测出用户的喜好,进而推荐。

这两种方法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方法,而且都有着对方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种方法非常贴近生活,非常符合人类本身认识事物的规律,看到别人用着好的东西,就想尝试尝试。这样就会在网站中推升出一些精英,这些精英的行为,通过SNS网络进行传播,进而影响到周围的人群。

这种方法得到的推荐非常隐性,给人的可信度也比较高。而且得到推荐的人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才得到推荐的(自己找到了一些精英,自己follow他们),同时也增加了用户对网站的依赖性。这种方法也有很大的缺点,用户得到的推荐的喜爱程度并不会很高,而且需要用户的参与,对惰性的用户以及新手都是个挑战,而且用户得到成果的周期也比较长。此外简单性也是一个重要的优势。

第二种方法是技术的衍生物,能快速精准的定位人群进行推广,用户能快速的收获网站带来的收益。此外此类方法可以很好的帮助新手来认识我们的网站以及融入我们的网站,对惰性的用户也可以通过逐步的培养起他们的兴趣。这种方法也有其劣势:由于现在的数据挖掘都是建立在海量数据上的,所以在初期很难有成效,而且难度也较大。

所以在进行网站设计的时候一定要两种方法结合使用,相辅相成。

用户的体验

一个用户在我们的网站中是怎么成长的?

我觉着一个用户在这类网站中的成长可以分为4步,第一步吸引新人,第二步帮助新人尽快的融入我们的网站,第三步成为网站的中坚力量,并通过网站持续性的获得收益,第四步部分用户成为精英。

吸引新人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可以分为两小步,从用户不知道这个网站到第一次访问这个网站是第一小步,从第一次访问到用户注册是第二小步。

一个注册用户有可能由于网站入门很难会成为一个不活跃用户,第二步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存在的。现有的方法是推荐一些大家都喜欢的事物和精英,通过邮箱来给这个用户建立初始的SNS网络。有了这个基础之后这个网站就能持续的为用户提供好处,用户也有牵挂的东西。这个阶段用户在网站的内容不是很多,网站应该尽量给用户提供更多的信息,由于是新手这些信息并不会太多,也不会引起用户的反感。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用户成为网站的中坚力量后网站应有让用户持续成长的空间,持续的挖掘用户的喜好。这个时候用户的信息比较多,应该对用户的信息进行过滤,去粗取精。

在用户中培养出一些精英,满足精英们被关注的欲望,同时也让精英为网站服务。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