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职场人生

2009年管理软件市场盘点(下)

2010-01-14 22:32 190 查看
接着上一篇的内容继续讲,上一篇的内容主要讲了三点:一是ERP管理软件市场的“马太效应”开始突现;二是国内外厂商的并购频发,行业竞争加剧;三是国内ERP软件厂商向高端市场发起冲击;除此之外,我注意到还有如下几个不可忽视的趋势:
1、 ERP软件的行业特征将会越来越重要
中国的企业已经过了“不选对的,只选贵的”盲目信息化阶段,在未来的信息化战略中,“合适”成为衡量软件厂商的唯一标准,而要做到“合适”这两个字,不得不说到的就是行业特性。如房地产行业的全面成本管理,如食品行业对配方的管理,制药行业对GMP的要求,服装行业对于色码的二维管理,标准、统一的产品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客户的行业特性需求,而且客户也不再可能去做“削足适履”的事情了。这也是为什么用友的NC房地产解决方案在国内屡创佳绩(销售额上亿元)的原因吧,因为在这个领域SAP与ORACLE没有能够推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自然连入围的机会都没有。企业信息化应用深入之后,对国内外的软件厂商就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谁能最快适应这个要求,谁就将在新一轮的激烈竞争中抢占先机。
2、 高的更高,低的更低――面对客户层次细分后进行产品细分
卖最高端的产品是大多数企业的梦想,在国内软件厂商都纷纷走向高端的同时,SAP与ORACLE也开始大力在中小企业市场发力,着力培养中小企业客户。从企业的生态圈来说,小型企业占绝大多数,中型企业占少数,大型企业占绝小数,这是一个金字塔的形状。一家软件厂商如果能够从小型企业开始服务,一直帮助客户成长为中型、大型企业,那么这家软件厂商就可以说:我具备了给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软件支持能力。但企业在不同阶段,所要管理的精细程度、宽度、重心都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软件厂商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客户进行细分,并用相应的产品进行标识与定位,做到“高的更高、低的更低”。如金蝶的产品就面对小型、中型、大型企业分别为KIS、K3、EAS这三个不同的产品;而用友公司则是区分的更为细致,从微型商贸企业、小型商贸企业、小型生产企业、中型生产(商贸)企业、大型生产(商贸)企业、大型集团管控企业,分别对应的产品为T1、T3、T6、U8、U9、NC;同时还根据企业的管控需求,成立了伟库、CRM、E-HR、PLM等产品事业部,力求对客户进行全方位的覆盖。
3、 ERP软件厂商的服务将会是其发展的“第二春”
软件行业会越来越向服务行业靠拢,软件企业的客户服务能力决定了其客户忠诚度。谁能够跟的上客户的发展,谁就能够获得再次腾飞的“第二春”。做服务是在做口碑,口碑就是品牌,面对庞大的老客户群体建立起服务第一的品牌,也是软件企业基业常青的根本所在。
4、 技术架构驱动管理软件的未来10年
ERP管理软件终究还是属于软件行业,软件行业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技术,革命性的技术架构往往会主导一家软件企业的成败——金山的WPS没能跟上Windows时代的步伐而最终被市场所淘汰;全球顶尖的软件企业Borland公司(知名产品为Borland C++,Delphi,均为软件开发平台),因为没有赶上JAVA与.NET时代的节奏,也因此而没落。而在ERP管理软件领域,新的技术架构也将驱动管理软件未来的10年。SOA、云计算技术的推出, SaaS模式的兴起,3G网络时代的到来,都将影响管理软件行业的未来。目前看来,用友、金蝶、浪潮等本土厂商对新技术的敏感度是比较高的,反应也比国外厂商要快一些。
5、 走出国门才是国内ERP软件厂商的终极挑战
国内软件厂商在国内市场做的风生水起,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但更需要值得关注的是:我们的软件厂商有没有走出国门的能力?未来的竞争将是全球化的竞争,市场也将是全球化的市场,我们在满足了中国特色的管理之后,能否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站住脚跟?这是一个终极挑战。虽然用友与金蝶之类的ERP厂商已经在尝试进行国际化的动作,但这只是一个尝试,还没有成为主流,而这一个过程可能会很漫长。
后话:
这篇文章写了很久,但自己在尝试着对ERP管理软件这个行业进行总结与展望的时候,突然发现更多的是靠着感性的分析,自我感觉不够客观。前几天看到由计世资讯出的一份报告-《2009年中国管理软件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看到了许多的数据与分析的内容,有理有据。相比之下,自己的这个总结算是“名符其实”的山寨版。不过从观点和结论上来说,很多内容还是比较一致的,通过这个报告也算是验证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吧。
祝愿在新的一年里,ERP管理软件行业能够有新的突破和新的发展。也祝愿身边的朋友,包括自己能够加快自己的步伐,在ERP管理软件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不会掉队!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ERP 职场 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