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职场人生

ERP知识普及连载(34)

2008-06-10 15:07 344 查看
8.4.3 生产能力计算
1.生产能力的计算单位
由于企业种类的广泛性,不同企业的产品和生产过程差别很大,在作生产能力计划以前,必须确定本企业的生产能力计量单位。常见的生产能力计量单位如下:
(1)以产出量为计量单位。调制型和合成型生产类型的制造企业生产能力以产出量表示十分确切明了。如钢铁厂、水泥厂都以产品吨位作为生产能力,家电生产厂是以产品台数作为生产能力。这类企业它们的产出数量越大,能力也越大。
若厂家生产多种产品,则选择代表企业专业方向,产量与工时定额乘积最大的产品作为代表产品,其他的产品可换算到代表产品。换算系数Ki由下面公式求得:



(2)以原料处理量为计量单位。有的企业使用单一的原料生产多种产品,这时以工厂年处理原料的数量作为生产能力的计量单位是比较合理的,如炼油厂以一年加工处理原油的吨位作为它的生产能力。这类企业的生产特征往往是分解型的,使用一种主要原料,分解制造出多种产品。
(3)以投入量为生产能力计量单位。有些企业如果以产出量计量它的生产能力,则会使人感到不确切,不易把握。
2.设备组生产能力的计算
设备组中的各个设备具有以下特点:在生产上具有互换性,即设备组中的任何一台设备都可以完成分配给该设备组的任务,并能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1)在单一品种生产情况下,设备组生产能力计算公式是:



(2)成批加工产品生产情况下,当设备组的加工对象结构工艺相似时,采用代表产品计量单位来计算设备组的生产能力。
(3)在多品种生产情况下,当设备组的加工对象结构工艺不相似时,应采用假定产品计量单位来计算设备组的生产能力。
3.企业生产能力计算
(1)流水线生产类型企业的生产能力计算。在大量生产企业,总装与主要零件生产都采用流水线生产方式,因此,企业生产能力是按每条流水线检查的。先计算各条零件制造流水线的能力,再确定车间的生产能力,最后通过平衡,求出全厂的生产能力。具体如下所述:
① 流水线生产能力计算:流水线的生产能力取决于每道工序设备的生产能力,所以,计算工作从单台设备开始。计算公式如下:



工序由一台设备承担时,单台设备的生产能力即为该工序能力。当工序由S台设备承担时,工序生产能力为M(单)×S。这种由设备组成的流水生产线,各工序能力不可能相等,生产线能力只能由最小工序能力确定。
② 车间生产能力的确定:车间能力确定需要分几种情况讨论。如果仅仅是零件加工车间,每个零件有一条专用生产线,而所有零件又都是为本厂的产品配套,那么该车间的生产能力应该取决于生产能力量小的那条生产线的能力;如果是一个部件制造车间,它既有零件加工流水生产线,又有部件装配流水线,这时它的生产能力应该由装配流水线的能力决定。即使有个别的零件加工能力低于装配流水线能力,也应该按照这个原则确定,零件能力不足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补充。
③ 工厂生产能力确定:在确定了车间生产能力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平衡的方法来确定工厂的生产能力。第一步对基本生产车间的能力作平衡。
(2)成批加工生产类型企业的生产能力计算。成批加工生产类型的企业,生产单位的组织采用工艺专业化原则。产品的投料与产出有较长的间隔期,有明显的周期性。它们的生产能力计算与工艺专业化原则划分车间和班组有密切关系,有自己的特点。
① 单台设备及班组生产能力计算:在这类企业中,车间内班组是最小生产单位,每个班组配备一定数量的加工工艺相同的设备,但它们的性能与能力不一定相同。所以班组生产能力的计算也是从单台设备开始。
由于加工的零件不是单一品种,是多对象多品种,数量可达上百数千种。所有零件的形状大小不同,加工的工艺步骤不同,加工的时间长短不一,这时不能用产出量计算,而只能采用设备能提供的有效加工时间来计算,称为机时。计算公式如下:



如果班组内全部设备的加工技术参数差异不大,则全部设备的机时之和就是班组的生产能力。如果技术参数相差很大,以车床为例,床身长度和回转半径两个参数规定了设备可以加工的工件尺寸,这时有必要再分别统计不同参数设备的机时,着重查看某些大工件的设备加工能力能否满足。
② 车间生产能力的确定:由于班组的加工对象是零件,它们的能力以机时计量是合理的,而对于车间它的生产对象往往是产品或零部件配套数,所以它的生产能力应该以产量计量。工时与产量之间的换算是很容易的,换算后可能会发现,各设备组(班组)的生产能力是不平衡的。车间的生产能力可以按关键设备能力来确定。能力不足的设备组,可以通过能力调整措施来解决。
③ 工厂生产能力的确定:工厂生产能力可以参照主要生产车间的能力来确定,能力不足的车间,可以用调整措施解决。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