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青岛行动”首映成功,华为执导的又一部生态大片

2018-03-22 00:00 357 查看

称得上是现象级电影大片的《红海行动》从春节档一直红到现在,成功登上中国影史票房亚军的位置。华为倾情奉献的“生态”大片——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2018,于3月22日在以“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著称的青岛鸣锣开演。华为EBG中国区总裁蔡英华以激情飞扬的开篇演讲——生态纪,以行动共创指数级繁荣,揭开了整部大片的序幕。华为未来将与生态伙伴用更多实际行动创造指数级的生态价值!

华为一直是技术上的实力派,市场上的行动派!从IT时代到DT时代,华为的基因没变,信念没变,服务客户、为合作伙伴赋能并带来增值的承诺没变。在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2017上,华为与生态伙伴一起郑重发布了《云生态长沙宣言》,在明确了公有云战略的同时,也首次把“生态”上升到整体战略层面。在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2018上,蔡英华一语道破:“技术+需求驱动的ICT生态纪即将来临。”华为要与伙伴一起开创生态的新纪元。




01生态新纪元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似乎是一句玩笑话,但在当今这个剧烈转变的时代,我们确确实实了看到了许多“飞起的猪”,它们来自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领域。《2017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报告显示,大中华区独角兽企业总数达120家,整体估值总计超3万亿元,其中来自互联网服务和电子商务行业的独角兽企业数量最多。相形之下,那些传统企业陷入了尴尬境地,倒闭、出售、转型……也正因为如此,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才蔚然成风。传统企业希望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实现自身的变革与重生。
现在是不是转型的最好契机?企业转型如果有一个正确的合作伙伴,转型会不会事半功倍?


华为EBG中国区总裁蔡英华
“以NB-IoT(窄带物联网)为代表的一系列前沿技术将在未来2-5年内的集中爆发,这给业务的创新、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新的契机。”蔡英华如是说。
狄更斯的名著《双城记》中的第一段就是: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如此深刻的洞察在今天同样适用。创新的技术、应用、商业模式,具有摧枯拉朽的巨大能量,它将颠覆甚至完全摧毁传统的思维、习惯、方式。2018年,5G、物联网、行业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更加快速地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而这些技术共同的核心就是数据,围绕着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形成了完整的商业和应用闭环。传统企业创新的机会、转型的机会正在于此。
“数字化将驱动创新进入快车道,而企业毫无疑问将成为数字化转型的主力军。“蔡英华判断。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是未来时,而是现在进行时。汽车行业正处在一个变革的风口,各种新技术加速驱动汽车朝着智能化、互联网化方向转变。近两年,在汽车行业销售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吉利汽车却实现了逆增长,一直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增长的原因很多,但吉利汽车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新增长空间不容忽视。吉利汽车投资“互联网+新能源平台”,两年来新业务已渗透到国内主流一线城市,整体业务估值达100亿元。另一个例子,家电制造商美的正在进行”双智”转型,即智慧互联+智能制造。在美的公司的战略构想中,科技创新既是产品升级的驱动力,也是企业转型的内生力量。
传统企业并不是只能坐以待毙,也无需妄自菲薄,它们掌握着大量资源、技术,特别是数据。传统企业就像是“睡狮”,它急需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的商业模式来点亮和激活。传统企业的需求和数据还有待进一步挖掘,他们的成功转型必将给社会和产业带来巨大转变。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一个抓手,更需要战略规划、技术、实施和服务方面的支撑。谁能担此大任呢?“技术爆发、业务需求共同推动着ICT生态走向融合。”蔡英华表示,“以前,各个伙伴之间是单纯的竞争关系。但是现在所有伙伴都生活在一个巨大的包容的生态之中,伙伴之间的关系从竞争转向多边合作,每个伙伴只专注自己的领域,同时又与其他伙伴协作、融合。技术和应用的跨界融合,倒逼伙伴拥抱融合。融合是生态升级的一个全新阶段。”
上述的分析让我们很容易且自然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ICT生态将迈向新纪元: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下,前沿技术集中爆发,数字生产力唤醒增长新动力,给更多企业带来了发展的历史性机遇。ICT 生态面临着进一步融合,伙伴角色多元化、能力复合化。


02平台+生态,不会变
既然是生态新纪元,那么到底“新”在哪里呢?蔡英华表示,ICT生态纪将催生更大的价值、更高的效率和更多的模式。华为的价值在哪里?就是帮助生态伙伴打造复合能力,简单说就是从单纯的产品销售转为解决方案销售,让生态伙伴在战略规划、业务创新、生态拓展、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持续提升。
“对于不确定的未来,我们将以确定的投资、技术、平台、服务去应对,以未来指引现在,以‘平台+生态’引领生态纪。”蔡英华表示,华为将以“+生态”助力客户实现商业价值的持续增长。
如果说2017年华为公布的《云生态长沙宣言》提出了公有云和生态的战略,描绘了一幅华为与生态伙伴共生共赢的壮阔蓝图,那么在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2018上公布的《华为云生态青岛行动计划》则是战略的具体落地和推进,这也兑现了华为将以更多实际行动创造指数级生态价值的承诺。


华为Cloud BU总裁郑叶来华为始终站在生态伙伴的后面,以持续构建生态使能平台,打造生态沃土为己任。2017年,在“平台+生态”战略的推动下,华为企业业务中国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40%,合作伙伴总数超过1万家,其中认证解决方案伙伴400多家,支持生态伙伴联合创新的Op
b188
enLab实验室落地苏州,共同孵化解决方案530多个,已在全国2800多个项目中落地。更让蔡英华感到振奋的是,2017年,华为企业业务中国区首次出现百亿元级合作伙伴一家,还有两家销售额超过10亿元级的合作伙伴,以及超过60家亿元级合作伙伴、630多家千万元级合作伙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华为云在过去一年中快速成长。用华为Cloud BU总裁郑叶来的话说,华为云目前可能不是最优秀的,但一定是成长最快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说法。2017年,华为云销售收入5亿美元,已发布14大类100多个云服务,超过50个解决方案,用户数和资源使用量增长300%,云服务伙伴超过2000家,其中包括4家“同舟共济”合作伙伴。
华为愿做合作伙伴内容、应用和云生长的“黑土地”。作为“黑土地”,华为云不仅提供充足的养料,还严守边界,其“三不”承诺——上不做应用,下不碰数据,不做股权投资,让生态伙伴可以更放心、更安心地与华为云合作。“有技术,有未来,值得信赖”,华为云的这句最新的广告词果然所言不虚。


03生态伙伴们,现在就行动起来吧!
华为引领生态纪的具体行动是什么?以销售型伙伴为例子,2018年,华为将构建覆盖九大行业、279个生态的行业生态地图,并且不断丰富和完善,目的是让华为更容易地找到生态伙伴,同时也让生态伙伴更容易找到它的生态伙伴;华为EBG中国区今年将投入35亿元,用于伙伴销售和能力激励;华为还将专门组织超过1000人的生态支持团队,为生态伙伴的转型提供全方位保障。

蔡英华还着重谈到了人才培养的问题。3月23日,华为将在大会上正式宣布成立华为生态大学,实现创新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齐头并进。在宣布华为云生态青岛行动计划的同时,华为还为来自保险、医疗、汽车、商品供应链、工业互联网、服务咨询、智慧政务、视频云等领域的首批十家领先级伙伴授牌。
华为与生态伙伴面向的是万亿元级的市场,增长空间巨大。华为与生态伙伴当前正在深耕的是千亿元级的市场,可以实现共生共赢。蔡英华更希望通过华为的赋能与生态伙伴自身的转型,发掘更多百亿元级的生态伙伴。生态伙伴业务指数级的增长并非妄言。
“青岛行动”这部“生态”大片,首映成功!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云报

中国云报小编微信:Taogebj联系邮箱:15327768@qq.com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