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关于服务业革命的一些理解和看法

2018-01-18 08:35 387 查看
据统计国民收入水平在1万美元以下的时候,制造业在国民经济所在比重是持续增加的,当达到1万美元这个水平的时候,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开始下降。说明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时候,生产力水平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所以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而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供给与需求将接近平衡,那么制造业将维持一个相对稳定水平。而国民经济的增长将会产生新的增长点,那么制造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将会持续下降。(总量增长,而制造业总量一定)。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服务业。制造业生产企业的商业模式向供应链金融转变,也是一种服务升级,由卖产品,变成租赁产品,而租赁是一种服务。在设备租赁的过程中,设备通过租赁拉长了产品的回款周期,所以就需要有金融公司参与,从而出现了融资租赁行业,扩大了生产性服务的范围。
制造业管理都具有服务属性。

管理理论很早就有,但只有在流水线发明之后,在企业内出现了社会分工,对不同岗位的人员高效管理才形成了企业管理学科。但管理人员是不直接参与生产,但管理人员为生产服务,其特点与服务特点类似。

比如现在大部分制造企业最缺的是好的车间主任(能做好生产排程的人)。生产排程做的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效率。

服务行业是通过人和时间提供服务的。人类工作时间将会衍生出新的矛盾。当生产力足够发达,供给能力接近需求水平的时候,生产力再进步,不是供给的大规模增加,而是将人更多的生产时间从生产中解放出来,所以我们看到发达国家的工作时间在不断的减少。

未来商业的特点:

1、设备联网,物联网2、物联数据通过互联网汇聚在平台上3、利用平台上数据形成智能,创造价值4、在平台上形成生态5、向服务转型 工业1.0:实现工匠与工人的分工工业2.0:开启管理革命,实现操作工与管理层的分工
工业3.0:出现了管理工具,实现了管理层与管理咨询、管理软件工具的分工
工业4.0:可定义为服务业文明的开始普及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