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头条】发展骨干网,青云QingCloud为云服务加码

2018-01-10 00:00 127 查看


2018年,青云QingCloud开始进入第二个五年计划,“商业化”这个印迹在这个时期将会更加清晰。

骨干网BGP=直达高铁线路

“从粗放式发展变成追求高质量的发展,重要的是提高科技含量和理性决策因素,这需要靠更加具有普适性的IT和CT工具。所以从2017年年中我们就明确了要将ICT运营作为一种服务。”2018年新年伊始,黄允松面对媒体明确了青云QingCloud做骨干网的决心。

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人人感同深受,网络将变成一种商业工具,这也使黄允松意识到:一个互联互通、高度廉价、高度可靠的纯动态BGP呈现的骨干网变得非常关键,因为它就是高铁线路。这也是青云QingCloud虽然知道建骨干网这事难做、不赚钱、辛苦、技术含量高,但依然在过去的三年多的时间里投资骨干网建设的原因。

“青云QingCloud选择在一线城市建BGP汇聚点,主是要用它来解决互联互通的问题,解决业务的可通达性,这就相当于直达高铁线路。当您的业务依靠移动设备提供服务时,网络便是您的高铁、航线和高速公路。我们投资建设BGP看起来是是重资产,但这是值得的。在任何一个时代,一定要有人拥有、建设、管理这些基础设施。”黄允松这样谈自己建骨干网的选择性策略。

2013年7月青云QingCloud公有云正式商用,与此同时,有了其第一个可用区——北京1区,之后陆续开放了广东1区、北京2区、亚太1区,北京3区和上海1区。从北京3区开始,青云QingCloud一个可用区包括2-3个数据中心。

2018年1月10号,青云QingCloud正式开放运营两个新可用区——广东2区(GD2)与亚太2区(AP2),将进一步提升华南地区的基础设施规模与服务品质,并为国内企业业务出海提供助力。新区的开放也使青云QingCloud公有云的全球版图得到进一步延伸。

现在青云QingCloud自营数据中心目前共有12个,基本上完整地覆盖了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也覆盖到亚太地区,服务于全球8.5万家企业级客户。

互联互通的核心是智能调度能力

用户在部署云服务后,最关心的还是客户访问服务时的网络质量。中国的网络运营商除了电信、联通和移动之外,我们熟悉的还有长城宽带、方正宽带等。青云QingCloud发展自己的骨干网难道是要跟这些网络运营商争一杯羹?
答案是自然是否定的。



“青云QingCloud在国内BGP骨干网的出口是多线的,它包括上面提到的电信、联通、移动、鹏博士、蓝讯等30多线BGP,并以此来保障用户在提供服务时客户从全国各地访问,都能通过自己的运营商直达。如果没有BGP,你很信想像与所有运营商之间可以对等地互联。”青云QingCloud产品兼运营副总裁林源这样介绍青云QingCloud BGP的核心功能。

而有了BGP,用户不仅可以与多家大型、中型、小型的运营商做直接互联,更重要的是青云QingCloud可以做出口级链路的冗余。青云全球骨干网包括北京大区、上海大区、广东大区和亚太大区。每一个区的基础设施条件一样,不同大区之间有专线互连并提供BGP的带宽。

那么出口级链路冗余及切换到底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用户在广东大区提供服务,假设广东大区外网BGP被挖断,那么青云可以通过自身BGP的能力,将用户的入口切到上海,再经过上海到广东的专线流回广东大区。在这种情况下,广东大区运营商级别的BGP中断将不会影响到用户的服务。如果广东大区的联通中断或拥塞,青云可以自动切换到上海联通,再从上海联通通过青云的骨干网到广东大区,用户业务不会有影响。

青云QingCloud在基础设施层,会通过光纤环网将多个数据中心互联。比如广东2区提供多个数据中心,用户可以将他的业务部署在多个数据中心,之间不通过公网传输,而是通过青云QingCloud自己的骨干网进行通讯。青云QingCloud骨干环网提供了超大带宽、超低延迟,并且有冗余保障的光纤网络。这也是青云QingCloud在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和骨干网层面的优势。

而随着每一个新区的发布,青云QingCloud都会有相应新的底层基础架构和功能的升级。

以北京3区为例,这是青云第一个运营商级别的数据中心,并且配备了自己的骨干网,它也是青云QingCloud全国骨干网的第一个节点,同时有自己的BGP IP和BGP网络。随着北京3区的开放,青云QingCloud对基础架构做了多次提升。众所周知,青云以SDN成名,2015年之前是SDN 1.0版本,满足了绝大部分客户的需求。随着客户在云上部署的业务规模越来越大,瓶颈也随之出现,因此SDN 2.0应运而生,它满足了用户在云上部署超大规模应用的性能需求。

青云QingCloud的第二个骨干网节点便是上海。2016年青云QingCloud正式开放上海1区,并对底层存储做了升级。当时,SDS(软件定义存储)2.0的发布解决了几个问题,一是在更低成本的情况下,可以满足用户对于性能的需求;二是SDS 2.0可以以相同的技术架构,同时支持虚拟主机和容器主机。从那个时间节点开始,青云提供自有的PaaS,诸如数据库、负载均衡器、缓存、Hadoop等重I/O、重网络的PaaS服务,都基于容器来构建,而容器底层依托的块存储系统便是升级后的SDS 2.0。

就在今天,2018年1月10日,刚刚开放广东2区和亚太2区。则使用了2017年底推出了全模云架构,也就是SDN 2.5的升级。同时有物理主机、NeonSAN、RadonDB服务的发布。通过全模云的基础架构可以满足用户在稳态、敏态和混合态的IT需求。

至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青云QingCloud通过自建的、具有互联能力的核心节点的骨干网,通过与合作伙伴的互联,把他们已有的骨干网资源进行连接。通过青云QingCloud提供调度能力,就可以让客户实现全国范围内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互联。用户在此之上无论是开展业务还是部署应用,都不需要关心底层网络的交付问题。

在黄允松看来,中国大陆、印度和东南亚正是自己业务可以大力发展的全球三大黄金市场。把距离中国最近的东南亚市场作为青云QingCloud国际化的第一步,正是看到这一市场是国家”一带一路”的第一站。

黄允松也透露出不排除在东南亚筹建大型数据中心的可能。他也希望亚太2区的开放,能够带给客户海外拓展落地的机会。

[b]《电脑商情报》创立于1992年3月,“聚焦渠道进化,关注方案集成”是我们的宗旨。旗下CBINews.com是中国最大的企业级IT渠道垂直网站。我们致力于为您提供国内企业级IT市场的渠道新闻资讯和原创深度报道。[/b][/b]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