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职场人生

面试中单例模式有几种写法

2017-12-12 20:03 363 查看
纠结单例模式有几种写法有用吗?有点用,面试中经常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写法作为话头,考查设计模式和coding style的同时,还很容易扩展到其他问题。这里讲解几种猴哥常用的写法,但切忌生搬硬套,去记“茴香豆的写法”。编程最大的乐趣在于“know everything, control everything”。
大体可分为4类,下面分别介绍他们的基本形式、变种及特点。

饱汉模式

饱汉是变种最多的单例模式。我们从饱汉出发,通过其变种逐渐了解实现单例模式时需要关注的问题。
基础的饱汉
饱汉,即已经吃饱,不着急再吃,饿的时候再吃。所以他就先不初始化单例,等第一次使用的时候再初始化,即“懒加载”。
// 饱汉

// UnThreadSafe

public class Singleton1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1 singleton = null;

private Singleton1()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1 getInstance() {

if (singleton == null) {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1();

}

return singleton;

}

}
饱汉模式的核心就是懒加载。好处是更启动速度快、节省资源,一直到实例被第一次访问,才需要初始化单例;小坏处是写起来麻烦,大坏处是线程不安全,if语句存在竞态条件。
写起来麻烦不是大问题,可读性好啊。因此,单线程环境下,基础饱汉是猴哥最喜欢的写法。但多线程环境下,基础饱汉就彻底不可用了。下面的几种变种都在试图解决基础饱汉线程不安全的问题。
饱汉 – 变种 1
最粗暴的犯法是用synchronized关键字修饰getInstance()方法,这样能达到绝对的线程安全。
// 饱汉

// ThreadSafe

public class Singleton1_1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1_1 singleton = null;

private Singleton1_1() {

}

public synchronized static Singleton1_1 getInstance() {

if (singleton == null) {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1_1();

}

return singleton;

}

}
变种1的好处是写起来简单,且绝对线程安全;坏处是并发性能极差,事实上完全退化到了串行。单例只需要初始化一次,但就算初始化以后,synchronized的锁也无法避开,从而getInstance()完全变成了串行操作。性能不敏感的场景建议使用。
饱汉 – 变种 2
变种2是“臭名昭著”的DCL 1.0。
针对变种1中单例初始化后锁仍然无法避开的问题,变种2在变种1的外层又套了一层check,加上synchronized内层的check,即所谓“双重检查锁”(Double Check Lock,简称DCL)。
// 饱汉

// UnThreadSafe

public class Singleton1_2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1_2 singleton = null;

private Singleton1_2()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1_2 getInstance() {

// may get half object

if (singleton == null) {

synchronized (Singleton1_2.class) {

if (singleton == null) {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1_2();

}

}

}

return singleton;

}

}
变种2的核心是DCL,看起来变种2似乎已经达到了理想的效果:懒加载+线程安全。可惜的是,正如注释中所说,DCL仍然是线程不安全的,由于指令重排序,你可能会得到“半个对象”。详细在看完变种3后,可参考猴子之前的一篇文章,这里不再赘述。
参考:volatile关键字的作用、原理。

https://monkeysayhi.github.io/2016/11/29/volatile%E5%85%B3%E9%94%AE%E5%AD%97%E7%9A%84%E4%BD%9C%E7%94%A8%E3%80%81%E5%8E%9F%E7%90%86/

饱汉 – 变种 3
变种3专门针对变种2,可谓DCL 2.0。
针对变种3的“半个对象”问题,变种3在instance上增加了volatile关键字,原理见上述参考。
// 饱汉

// ThreadSafe

public class Singleton1_3 {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Singleton1_3 singleton = null;

private Singleton1_3()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1_3 getInstance() {

if (singleton == null) {

synchronized (Singleton1_3.class) {

// must be a complete instance

if (singleton == null) {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1_3();

}

}

}

return singleton;

}

}
多线程环境下,变种3更适用于性能敏感的场景。但后面我们将了解到,就算是线程安全的,还有一些办法能破坏单例。

饿汉模式

与饱汉相对,饿汉很饿,只想着尽早吃到。所以他就在最早的时机,即类加载时初始化单例,以后访问时直接返回即可。
// 饿汉

// ThreadSafe

public class Singleton2 {

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ton2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2();

private Singleton2()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2 getInstance() {

return singleton;

}

}
饿汉的好处是天生的线程安全(得益于类加载机制),写起来超级简单,使用时没有延迟;坏处是有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如果类加载后就一直不使用单例的话)。
值得注意的时,单线程环境下,饿汉与饱汉在性能上没什么差别;但多线程环境下,由于饱汉需要加锁,饿汉的性能反而更优。

Holder模式

我们既希望利用饿汉模式中静态变量的方便和线程安全;又希望通过懒加载规避资源浪费。Holder模式满足了这两点要求:核心仍然是静态变量,足够方便和线程安全;通过静态的Holder类持有真正实例,间接实现了懒加载。
// Holder模式

// ThreadSafe

public class Singleton3 {

private static class SingletonHolder {

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ton3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3();

private SingletonHolder() {

}

}

private Singleton3() {

}

public synchronized static Singleton3 getInstance() {

return SingletonHolder.singleton;

}

}
相对于饿汉模式,Holder模式仅增加了一个静态内部类的成本,与饱汉的变种3效果相当(略优),都是比较受欢迎的实现方式。同样建议考虑。

枚举模式

用枚举实现单例模式,相当好用,但可读性是不存在的。
基础的枚举
将枚举的静态成员变量作为单例的实例:
// 枚举

// ThreadSafe

public enum Singleton4 {

SINGLETON;

}
代码量比饿汉模式更少。但用户只能直接访问实例Singleton4.SINGLETON——事实上,这样的访问方式作为单例使用也是恰当的,只是牺牲了静态工厂方法的优点,如无法实现懒加载。

丑陋但好用的语法糖

Java的枚举是一个“丑陋但好用的语法糖”。
枚举型单例模式的本质
通过反编译(jad,源码|String拼接操作”+”的优化?也用到了)打开语法糖,就看到了枚举类型的本质,简化如下:
// 枚举

// ThreadSafe

public class Singleton4 extends Enum<Singleton4> {

...

public static final Singleton4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4();

...

}
本质上和饿汉模式相同,区别仅在于公有的静态成员变量。
用枚举实现一些trick
这一部分与单例没什么关系,可以跳过。如果选择阅读也请认清这样的事实:虽然枚举相当灵活,但如何恰当的使用枚举有一定难度。一个足够简单的典型例子是TimeUnit类,建议有时间耐心阅读。
上面已经看到,枚举型单例的本质仍然是一个普通的类。实际上,我们可以在枚举型型单例上增加任何普通类可以完成的功能。要点在于枚举实例的初始化,可以理解为实例化了一个匿名内部类。为了更明显,我们在Singleton4_1中定义一个普通的私有成员变量,一个普通的公有成员方法,和一个公有的抽象成员方法,如下:
// 枚举

// ThreadSafe

public enum Singleton4_1 {

SINGLETON("enum is the easiest singleton pattern, but not the most readable") {

public void testAbsMethod() {

print();

System.out.println("enum is ugly, but so flexible to make lots of trick");

}

};

private String comment = null;

Singleton4_1(String comment) {

this.comment = comment;

}

public void print() {

System.out.println("comment=" + comment);

}

abstract public void testAbsMethod();

public static Singleton4_1 getInstance() {

return SINGLETON;

}

}
这样,枚举类Singleton4_1中的每一个枚举实例不仅继承了父类Singleton4_1的成员方法print(),还必须实现父类Singleton4_1的抽象成员方法testAbsMethod()。
想学习交流HashMap,nginx、dubbo、j分布式、高性能高可用、redis、jvm、多线程、netty、kafka、的加群:678779467(http://qm.qq.com/cgi-bin/qm/qr?k=X3uhSYoUqk82Y_2a55FRsD9avhi9MiOv) 点击链接直接添加。

总结

上面的分析都忽略了反射和序列化的问题。通过反射或序列化,我们仍然能够访问到私有构造器,创建新的实例破坏单例模式。此时,只有枚举模式能天然防范这一问题。反射和序列化猴子还不太了解,但基本原理并不难,可以在其他模式上手动实现。
下面继续忽略反射和序列化的问题,做个总结回味一下:



单例模式是面试中的常考点,写起来非常简单。一方面考查正确性,看本文分析;一方面考查coding style。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单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