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威逼司机二选一,是滴滴垄断,还是嘀嗒碰瓷?

2017-12-11 00:00 218 查看
点击上方“CSDN”,选择“置顶公众号”

关键时刻,第一时间送达!

“嘀嗒出租车二选一”,如果 Uber 中国未被收购就能改变这一行业乱象?



此时,正值嘀嗒出租车在深圳进行业务开通的前期准备阶段,“嘀嗒出租车”二选一事件的曝光,再将舆论的矛头再次指向国内网约车的竞争乱象。而首当其冲的,是此次案件中的主角——滴滴。

昨晚,嘀嗒拼车官方微信发表一篇《致滴滴出行的一封信》,文中称本月7日下午深圳6名出租车司机遭遇滴滴官方客服威胁,要求司机在滴滴与嘀嗒之间“二选一”,如果选嘀嗒,滴滴账号将被封。而司机也因此感到害怕,因为在滴滴平台上的车费可能无法提出来了。



随后,滴滴出行回应称:经过仔细核查,确认该信中所提到的情况并不属实,并希望文章发布者予以客观澄清,同时强调企业的唯一法则是持续为用户创造价值,而不是“碰瓷”走捷径,对文中恶意抹黑,将启动司法程序。并且,滴滴方面认为,从技术原理和权限管理上看,也无法出现文中所谓“刚刚安装完App没几分钟,都还没离开,就接到了滴滴官方客服电话说监测到了”的情况。

甲方乙方,各执一词,截止笔者发稿前仍未有个明确的答案。不过,该起案件的发生无疑让众人的关注点再次落到这个问题不断的市场。

追着与滴滴K.O.的嘀嗒

2014年4月,打着“社交”、“拼车”的嘀嗒上线,并首先以北上广等城市为落脚点,到第二年中旬,嘀嗒已连续获得三轮共计1.3亿美元的融资。

同一时间,“快车”、“专车”业务出身的滴滴,在完成与快的的合并之后,又上线了一个功能“顺风车”,定位共享出行服务。实际上,瞄准着就是这块“拼车”市场。加之国家有关部门也不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拼车市场发展。在接下来的两年内,包括滴滴、嘀嗒在内的多个服务商都尝到了甜头。甚至在刚刚过去的乌镇大会上程维都坦言:“未来属于拼车服务”。

未来属于拼车服务,那么拼车服务又属于谁之手呢?

从业务形态上看,滴滴从打车,已经逐渐向拼车、租车、代驾等多个场景开始延伸;而专注拼车的嘀嗒,也按捺不住开始拓展更多的业务场景。

资料显示,10月20日,嘀嗒拼车宣布,开通出租车业务。正式发布前,滴答拼车已在北京上海两地上线公测。

据悉,嘀嗒拼车出租车业务采取平台不派单而让司机抢单模式,即乘客发布出行订单,附近的出租车司机可根据距离自己远近自由挑单。同时,平台不设任务数,不抽取佣金,只为司乘双方提供信息匹配,不引入竞价机制。

对于嘀嗒而言,拼车行业,前期大力度的补贴,至今还未衍生出相关拼车场景的盈利模式,短期内仍然很难盈利。此外,单纯做拼车服务,已经有滴滴巨头在前,往上往下都需要突破。

而滴滴就此可以高枕无忧?实际上,后院早已起火。

大批司机正逃离滴滴

滴滴专车、快车业务抢占了出租车原有的市场份额,生存空间严重受到挤压。城市内大量闲置的私家车通过网约车平台运营,迫使出租车司机加入滴滴平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这本来是件好事。因为,对于他们这个群体而言,在滴滴平台上,至少还能接到乘客订单。

但实际情况却是,出租车司机的相对收入水平正不断下降,最好的办法就是每天投入更多的工作时间,而最直接无非就是在手机上多安装几款APP多接几个单子。

这也是为什么在快的打车刚刚进入市场、Uber中国未被收购,神州、易到还可与之争锋的那一两年,你通常能看到司机会安装多款打车APP,因为此时也恰是司机对网约车满意度最高的时候。

而且,司机们也不想被滴滴所绑架,失去了补贴之后,滴滴平台开始向司机收取高昂的掮客费用,甚至每单抽取20%的提成。基本上,没有别的盈利场景的司机,要么选择不接单,要么就已经放弃滴滴了。

有一位司机曾坦言,“在滴滴上赚到的钱还得交给滴滴平台一部分,而乘客还得再多掏一笔;现在,我会选择货拉拉这样的货运平台,我是赚多少就能拿多少,多劳多得,而且这对客户来说也十分划算。”

拼个顺风车被指责低素质

一般来说,网约车这行的,车主基本是有车的普通人,而乘客通常是没驾驶“资格”的普通上班族。(此处“资格”包括了购车门槛、上牌门槛、驾照门槛、以及驾驶时间。)

而多数车主指责,乘客不按时达到目的地、带司机绕路、无故差评、不按时支付、吃东西等问题,尤其是顺风车,“掏着顺风车的钱,想要享受专车的待遇”,越来越多的车主觉着有些不公平。

滴滴的定价偏低、评分机制偏向乘客、拼车的乘客多低素质,是滴滴司机所反映的问题。对于乘客们而言,没有发票、个人信息有泄露风险、安全性责任问题,还同时冒着遇到不法司机伤害的危险,乘客们掏了钱还享受不到应有的服务。这是乘客想看到的吗?

最开始,网约车成功将原有的出租车司机挤出市场时,我们欢呼便利时代的到来。而今,我们是不是又开始盼望当年身着白衬衣、系好领带,并热情为你介绍城市交通的司机师傅呢?

曾有人将滴滴与Uber进行比较,除了产品逻辑、市场战略的差异之外,还有一点是在于:后者在处理客户的投诉、反馈方面快速且更能贴近用户,同时,公司对客服流程进行梳理,并给员工有效的培训和相应的授权,以快速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中国的滴滴们,你们又做到了几分?

————— END —————





TIOBE
12 月排行榜:古老的 C 和后起之秀 Kotlin,谁是年度编程语言之王?





19岁美女自学编程:我是如何成功教会自己的





苹果发布无人驾驶研究最新进展,应用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热门技术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