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2017秋-软件工程第一次作业

2017-09-10 14:53 225 查看
1 自我介绍

我叫翟宇豪,目前是东北师范大学2017级研究生,本科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专业是计算机技术。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初衷其实非常简单,高考之后,在当时的情况下,家人、长辈的推荐下,我认为金融行业和计算机行业将是最有发展的两个领域。
我希望去沿海城市、南方城市。但是因为分数限制无奈选择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就读。我备选专业中大部分都和金融专业相关,但是哈工程是工科类院校,所以我选择了理工类的计算机这个专业由此走上了程序猿之路。

2对计算机专业的畅想

在本科学习过程中,有很多课程是与计算机无关的,学校的大类培养计划让我学习了一些类似于“大学物理、有机化学、工程制图、机械基础、工程实践”等等学科。收获不大,与本专业无关。
除此之外,大部分课程还是很有实际作用的,我对计算机这个领域有了一点点基础的认识。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我对“计算机”这个学科的认识不断变化。
但说道是否符合预期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之前一直以为计算机领域仅仅是编辑代码,制作软件。但现在我知道还有很多相关领域:硬件制造,电路设计,单片机,物联网,计算机加密,内核驱动,软件美工,各种算法,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等。
计算机是我喜欢的领域,我对很多领域都有巨大的兴趣,既然选择这条路,那就先在这条路不断前进。可我不觉得自己在这个领域有很突出的表现,主要因素在于我很少编写代码,这是我研究生阶段一定改变的地方。
我的不擅长是因为我没有在此付出足够努力所导致的,所以我需要安心学习,努力打代码,之后再去看是否自己适合这个领域。

3十字路口

考取研究生的我,对于专业知识、技能、能力的认识并不十分全面。具体有哪些?我需要掌握哪些?我的程度到了哪个地步?所以我只能报以最大的努力去了解。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合格”的标准,对于我来说,我觉的合格的学生应该达到如此标准:对学校开设课程均达到熟悉的程度,知道每门课程核心知识点和其框架。熟悉某种语言及编程环境,可以使用该语言完成预期的要求。对自己领域相关知识要不断学习,使用相关技术达到预期目标。
具体来说,差距是巨大的,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去学习。技能方面,没有熟悉那种语言,都是现用现学;知识储备不够丰富,很多知识都是考试后就忘记;能力弱,需要一段时间静下心来做事情。

在研究生这个十字路口,我的选择是做学术研究。至于这个选择,主要原因在于对于工程项目方向的编程基础我信心不足,社会实践方面本科做过相关的一些活动,所以不想再去做。
学术研究也许是枯燥的,但是对我来讲,不断的获取新的知识是一件非常有乐趣的事情!我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等待去实现,解答,所以我选择了这个方向。当然,这仅仅是目前的想法。
我相对于他人来讲,会花大量的时间去认真的扣所有的细节。但是劣势在于编程基础差,所以更要努力的熟悉各种相关事物。
本学期的规划:1认真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任务、作业任务。2对于本实验组里的研究课题有基础性了解,帮助师兄师姐做一些任务。

4课程期待
希望在本学期对构建之法这本书有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希望在本学期结束时对软件工程有新的认识。
时间预期:排除上课那天,每天3小时左右,共计20小时。以后开始编代码,时间消耗是不可准确预测的。

5采访师兄师姐

我采访到的是16级的研究生师姐,师姐开发的是“约跑”软件。在一个圈子内,大家约跑,可以聊天,是一部手机APP。当时使用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50人左右。很遗憾的是没能拿到师姐的源代码。

师姐提到在写代码过程中,因为同学们写代码的习惯不同,所以在整合软件的过程中有很多不便利的地方,并且提醒我,如果想学好软件工程这个课,一定要端正态度!做好花时间和经历在这上面的准备!

6《构建之法》读后感

好书需要精读细读,从考研过后,几乎没有再安静下来认认真真的读一本书了。借着这次“完成作业”的机会,我粗略的读了老师布置的这本书。说一说通读的感受,与想到的一些问题。

本书写的内容与课程紧密相关,从个人编程、双人编程到多人编程,从软件的需求分析、组成团队、设计实现、软件测试、发布应用,这本书讲解了有关软件的很多相关方面。

与我之前学习过的软件工程不同,本书中有很多生动的对话,用编写的小故事来阐释一些道理,而不是用特别专业的“术语”(也是有很多的)。这样的小故事,我觉得有好有不好,一万个人心里有一万个哈姆雷特,不同知识背景、阅历的人,对于某一个固定的小故事就可能有自己的想法。

下面到了提问环节,老师的要求是提出5个问题,其实仅仅是为了让我们有问题的去读、带着问题去思考,再思考后再问问题。不断的进步和思考,有助于我们对知识的理解。

我最先阅读的是【IT行业的创新】这个章节
a. 创新的要点在于提出前人没有想到的东西,但是这个新鲜事物大部分在开始的时候是被反对的。
我们列举到的例子大部分都是创新-被反对-被不信任-努力抗争-取得成功的例子。

那么那些没有抵抗得住反对,或者说中途夭折的“创新”,数量会更大么?那些创新的人和事情大部分都不会被记载,也许我们将来也可能成为他们中的一个,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肯定不会有“如何创新”“如何应对创新危机”这样的学科共大家学习,那么我们在将来,应该选择去冲一冲头破血流?还是老老实实的在一个团队里做自己的本职工作呢?

b《魔方的创新》这个文章在网页上看了一遍,在书里又看了一遍。这一小结中,我认为主要想要表述的内容是“创新的目标用户很重要”要时时刻刻的改变、针对目标用户来做各种调整。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情况下,比如迅捷开发的模式下,我们几乎不能知道目标用户的需求(或者没有充分的时间了解目标用户)。那我们一般通过什么方式解决这样的问题?

c“作坊”这个模式是我在本书中第一次接触到的。通过书中的描述,很多的计算机从业者都在这个领域工作过,也许这也是一种生态吧。
这样的模式可能被大规模取代掉么?它的生存空间是会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这种模式有没有发展前景呢?

d有关创新,是当下我们都期待看到的,因为创新带来的利益丰厚。想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电脑游戏”这个领域,还有没有可能有某种游戏,可以达到像dota,星际争霸,CS,英雄联盟,王者荣耀这类游戏这么受人欢迎?
会是什么类型的游戏呢?我觉得我这个问题是针对于“创新”的一个预测,就像书中说的,我们每个预测未来的人都很难预测准确,因为未来的发展不在我们的认知中。

e最后一个问题,针对课程设计,为什么在通读之前,老师建议编程基础弱的同学,先读第16章。

7看往届同学的成果

通过观看软件工程团队任务剧集,之前师兄师姐们的随笔,我看到了许多相关的作品。下列对这些作品说一点我的感受。老师在群内强调截图要求是运行截图,既然我没有运行那就只好把截图删掉了。所以只写出查看软件所得到的想法

a【食物链教学工具】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g0Mjg5MzQ3Ng==.html?from=y1.2-1-103.4.1-1.1-1-2-0-0%26source%3Dautoclick

该工具作为助教软件,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好评方面:
1可以选择音乐,
2可以选择环境,
3可以对动物图片进行调整大小,
4可以添加新动物,
5点击连线后可以添加连线,
6有错误连接提示(应该是设置好的),
7右键空白产生属性菜单,
8自定义生物没有判断设置,
9可以删除食物链,
10图形-文本转换功能是非常实用的,
11食物链条数、最长链显示、最短链显示都是非常有用的功能,
12文本大小也可以调整。

差评方面:
1这个软件是给学生用的呢?还是给老师用的呢?我没有看到该软件的清晰定位。
2可以增加一个“生成图片功能”,保存做好的生物链为图片。这是我的建议
3开是弹出位置可以设置,不需要弹出后再拖动窗口。
(开始弹出时,位置有偏左的情况)
4音乐功能其实可以取消,其实听起来没有什么用,还不如点图片说名词来的实在。

b【礼物挑选小工具】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g0MjMzNDIwNA==.html?spm=a2hzp.8253869.0.0&from=y1.7-2

选择困难症朋友们的福音。
大家可以用这个选择礼物了。
软件功能介绍:
依次选择性别、关系、年龄、价格等要素,为你推荐相关礼品。是一款非常实用的软件。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该软件缺乏实用性,谁会为这一个软件专门下载APP呢?我觉得该功能如果可以内嵌到类似于淘宝这样的软件中,才能有更大的效用。
软件界面简单,功能单一,不能说是一个让我满意的软件。

c【词频统计】http://www.cnblogs.com/lffang/p/5847654.html

虽然要求非常简单:

1.读取文件;2.记录出现的词汇及出现频率;3.输出运行结果,但是其运行界面并不有好,感觉比较简陋。说这是一个软件我是不认同的,大概只是一个完成特定功能的程序吧。

8每周例行报告

aPSP:



b进度条



c饼状图



d折线图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