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当今社会到底更需要专才还是通才

2017-09-03 11:21 253 查看
专才和通才这个话题是一直存在的,有幸在网上浏览到这样一篇文章,倒不如说是回复吧,回复人是一个做3D游戏开发的程序员,我觉得写的很有价值,也是一个干货了,拿出来给大家分享。

原文地址:http://student.csdn.net/space.php?uid=39028&do=blog&id=18614

(转载自csdn论坛上的别人的转载,但是原文地址进不去了,我下面再贴一下我转载的地方)

http://bbs.csdn.net/topics/320247854?locationNum=6&fps=1

正文

这是一位朋友问我的问题,这位朋友很执着,先在博客那边问,然后又追到大本营来问。

这里我先对这位朋友抱个歉哈,这段时间老是洗尿布来着,脑子静不下来想问题,而你问的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有点“大”,因此说想想再回答,没想到这一想,想了快俩礼拜,呵呵,有点delay了,不好意思。

还是那句话,一家之言哈,欢迎拍砖!

原文:

肖老师您好,我是在校刚进入公司担任开发工作的实习生,看了您写的文章之后很有感触.对于您在个人库的积累应用和创新的提倡上我非常的赞成,您的成功也给我对涉足这个行业带来了很大的信心. 不禁想要请教您一个问题. 我现在在为自己今后从业职业方向做准备,目标是3D游戏开发公司.为了能够进入这样的公司,在不断地汲取这方面相关的养分,并着手进行着自己的3D游戏开发,从自学中获取经验来做基石.从3D引擎应用着手到游戏企划和美工一手包办,并不吝啬自己的休息时间去自学各种3D软件和C++等相关知识并着手实践.但所作的这些对于今后的从业到底有没有帮助.工作了一段时间,发现行内还是需要”精通”人才,对于全面但不精通,只是”能做”的从业者却无直接取向. 对于我这种满身半桶水的从业者,能够有希望获得自己想做的这位吗?保持这样全面的思维和能力的人能达到什么高度? 劳烦肖老师给我这个志大才疏的学生做个引导,非常感谢.

我的回答:

这位朋友你好,首先谢谢你的错爱,我这里声明一句,我并不成功,其实我比很多人失败的次数都多,就在两年多以前,我还大败了一次,你现在看到的我,应该是这次失败之后,痛定思痛的一点结果,因此,对于“成功”这两个字,我愧不敢当。

另外,我到学生大本营来,其实主要也是来交朋友来了,并不是摆着一副老师的架子来给大家指引人生,我想,我自己的人生都有点一塌糊涂,也就不好再指引别人了。我比大家年长几岁,蒙大家看得起,称一声“肖大哥”,这个我受得起,如果大家不反对呢,我也愿意把自己以前的一些教训(不是经验哈),分享给大家,如果能帮大家少走点弯路,多赚点钱,我觉得也就够了。

很多人说,肖老师跑到大本营来,其实也就是一个书贩子,还不是为了卖自己的书,我觉得这话也对也不对,我以前在程序设计方面有一点心得,其实主要也是教训啦,我也很想分享给大家,其目的和我到这里的目的也是一样的,就是希望帮助大家少走点弯路,多赚点钱。我的书定名《0 bug – C/C++商用工程之道》,大家仔细想想,是不是都是在讨论怎么写程序能赚到钱?

我书里面写的,基本上都是自己的经验积累,很多理论上没有什么依据,但是,当时,当地,确实出现过这些问题,并且我用书里面的解法,确实解决了,所以我认为它就是正确的,有用的,因此分享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希望更多的人看到我的书,这样我可以帮到更多的人。

但是,我也同意,我写书有赚钱的目的,大家以后很多都要去写软件的,我们做出一个产品,当然希望卖得更好,因为市场的承认,才是对产品最好的评价。不过我想我并不是为赚钱而赚钱,一本书,如果是为赚钱而写的,我相信读者看得出来的,同时,这种书也不会有太长的生命力,我想至少我不是这种情况,这点,书就在那里摆着,也有不少朋友买了,请看了的朋友自己评价,从书里面能不能看出肖某的为人。

好,扯远了,言归正传,这位朋友,你的问题之所以我认为难以回答,主要就是你问到了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就是“通才”与“专才”之争。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问题是不好问的,因为永远争论不出结果,比如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比如说,学院派和实战派哪个好,等等,这个大家可以去看,不管是现实还是网上,只要有人提出这类问题,一定会引发大规模争论,并且,我给大家摆句话,大家可以自己试验:“这种争论一定不会有结果。”

很不幸,“通才”与“专才”就是这类问题之一。所谓通才,我的理解,就是杂家,什么都懂,但什么都不精通,所谓专才,就是指专家啦,精通一门学问,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我们从小到大,其实大家回过头想一下,父母,老师,学校,基本上都是先按照“专才”在培养我们,我们学的功课很多,但是基本上要求我们每门课都要学好,而到了高中,我们更是会被文理分班,开始挑选大方向,考大学选专业就更不用说了,其实都是越学越专。这么看起来,其实社会的大方向是需要我们通过学习,成为“专才”的。

但是,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一个连老师都无法解答的问题。以前有种情况,一群同学考大学,有人考上了,有人没考上,有人上大本,研究生,有人只上了大专中专,然后,几年或者十几年以后,大家注意啊,重点来了,一个非常非常令人郁闷的现象出现了,考上大本研究生的,打工,考上大专中专的,小老板,没考上的,成了大老板,亿万富翁,发达了。

当年的同班同学,学习成绩好的在为学习成绩差的打工,有一天同学聚会,请高中老师吃饭,老师还是按照老眼光,不断夸当年学习好的,把学习差的骂得狗血喷头,大家只好嘿嘿,最后聚会一散,学习好的骑着电驴子就回家了,学习差的,开着奔驰,规规矩矩把老师送回家,老师的脸色,那叫一个难看,呵呵。。。

大家以为我在说笑话吗?

这事还没完,学习成绩好的,一般都在设计单位,也是工程师高工了,回来后愤愤不平,和同事讲:“那个王八蛋,当年事事不如我,连个对数表都不会查,哪门功课考试都垫底,大学都考不上,高中毕业就跑去练摊当个体户,居然现在混得这么吊,还开奔驰,这是什么世道,嗯,老李,这个月加班补贴发了没?900块钱呢,我老婆还等着这钱给娃交学费呢!”

学习成绩差的,把老师送回去,回到家里该干嘛干嘛,打个电话:“张总吗?上个月的款子该结了吧,500万,嗯,这个月还要定700万的货,好好,没问题,我这就让他们加班赶!”。

大家又以为我在说笑话吗?

这是事实,起码类似的事例,我本人见过不止一起,我的朋友中,既有学习好的,也有学习差的,双方的表现,我都看过,和上面讲的基本上差不多。大家有兴趣,到实际中也可以印证一下。

看到这里,大家怎么想?是不是有点万念俱灰?学东西还有什么用?还不如出去做个个体户,奋斗几年,我们也发达了。

专业专业,我们把专业学到极致,能造导弹航天飞机又怎么滴?,还不如一个门门通,样样瘟的家伙,靠投机钻营,坑蒙拐骗,一样发财?

大家看到没,这里已经出现“通才”与“专才”之争。专家瞧不起通才,但最郁闷的是,专家混得居然不如通才。

在学习成绩好的看来,这个世界太反常了,从小老师父母就教育我们学习要专心,那个童话故事怎么说来着?说蝙蝠,是走兽,但是会飞,它和走兽比飞行,第一,和飞鸟比走路,又是第一,两面占便宜,结果最后大家发现,它啥都会,啥都不精,什么用处都没有,最后被大家耻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做就做到最好,作为一个成熟健全的人格,不能老是拿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否则一般最后都被人笑话,说自己不知天高地厚。

但是这世界咋反了?明明那个家伙什么都不行,学校里面,没有哪次考试不是垫底,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家伙,上次讨论技术问题,他还净开黄腔,说出来的话,狗屁不通,凭啥他赚钱?凭啥他当老板?

呵呵,其实不是的,学习成绩好的,这个认识是对的,要学就学到最好,作为正直的人,不能老是拿自己的优点去刺激别人的缺点,那不公平,也不合理,老师和父母教的都对,但是,只有一个小问题没有说清楚,导致了今天这么一副尴尬的状况。

什么小问题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什么叫学问?”

我们国家的教育,由于历史的原因,其实还是从苏联引进较多,而苏联的教育思想,强调是两极分化,一方面,他有高端科学院,专门负责基础知识的研发,前沿科学的研究,另外一方面,他有大量的“大学”,注意啊,这个“大学”是带引号的,其实更多相当于我们的大专,是负责培养大量的实战工程师,这些工程师呢,主要负责把基础知识,转化为切切实实的产品。也就是说,这部分“大学”培养的是使用知识的专家,并不是发明知识的专家。

我们建国后,底子薄,由于鸦片战争以来,我们国家一直内忧外患,很难有一个安静点的社会环境,提供基础科学研究,这部分自然没有苏联强,因此,我们的大学,更多地是在培训工程师,即从使用知识的角度在培养人,特别是这里面又有一个细分,科学,我们知道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建国后我们面临的大量的基础建设需求,更多地是需要自然科学的人才,因此,我们国家的办学思想,还是以自然科学为主,在社会科学领域,我们其实一直是偏弱的。而所谓社会科学领域呢,我的理解,就是更多去研究人类社会的一些潜在的规律,说白了就是人和人的关系。

这就造成一个误导,我们从小到大,只要一说学习,就认为学习就是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物理,化学这类知识,只有把这些学好了,才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在我们那个年代,还有一句话,叫做“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其实就是基于这一理念产生的一种误解。

这显然不正确。

古代的中国人,中国家庭,很有讲究的,特别是那种四合院的格局,一般说,进大门正对着的房子,叫做正堂,是一家老小聚会,开会讨论问题的地方,很权威的,通常中间摆一个八仙桌,两遍是两把椅子,老太爷和太夫人一般坐上面,桌子上方,往往是一幅大的画,要么是虎啸松山,要么是水墨山水,大多是比较庄重和威严那种。不过,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往往画旁边还有一幅对联,上联是:“世事通明皆学问”,下联是:“人情练达即文章”。

大家能明白什么意思吗?

什么叫学问?

其实,我们从小到大,学了很多知识,但是这些都是老师,长辈告诉我们必须学习的,但这是否就是一个人一生需要的知识的全部呢?我认为远远不够。

比如说,这个人情练达,这门学问从小到大,就没有老师教过我,甚至,讲这方面的书都很少。但是,大家自己想一想,这重不重要?

好,现在我们回到前面的话题,学习成绩好的,现在处境不好,原因很简单,他是专家,但是,他不是人情世故的专家,而这个社会更多的是人和人在打交道,所以他不好。

反过来,他认为学习成绩差的是走了狗屎运,其实也不对,学习差的,其实走过的路很艰辛,当个体户大家可能没有经验,真的很艰辛,工商,税务,城管,卫生,环卫。。。。哪个部门的人来了都是大爷,都得陪小心,一个不留神就罚款。小本生意没钱赚,大生意得靠关系,跑前跑后,这么多年,其实更难。

不过,也就是因为这么难,其实无形中,这个学习成绩差的,反而学成了另外一门学问,那就是“人情练达”。其实,在这门社会实践中非常有用的学问上,他才是“专家”。所以他该着发财。

当然,这里我们是在“成功之道”这个大话题里面,细分了一个特例在讲,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其实是多方面的原因的组合,远远不是一个“人情练达”就能概括的,我这里只是就事论事,说明人情练达仅仅是成功的一个方面而已,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请大家关注。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认为我扯远了,因为这位朋友明明问的是3D游戏开发,怎么扯到人情练达上面去了?

呵呵,其实我认为不远,因为我想通过这个实例,给大家论述一个道理,这个社会,到底需要“通才”还是“专才”?

我认为还是需要“专才”多一点。

其实这个问题之所以难以回答,我这里客观一点讲,这里面有人情面子问题,所以难讲清。一般说来,大学毕业的同学,会有两个主要方向,一个是技术,一个是销售,技术呢,其实慢慢走的就是专才路子,不断把问题求精求细,以解决技术问题为本事。而销售呢,基本上就是通才路子,什么都要懂一点,什么都要能说几句,简单说就是会侃,但是不要求把什么问题都分析很透彻,能把客户说晕,能把东西卖出去,就是硬道理。

几年后,同学们见面,大家都是要面子的人,一般说来,做技术的人很好说,我做了几个产品,获得什么奖项,我出了什么论文,写了什么专著,嗯,技术方面其实很多指标都是可以量化的,就显得很有成就,很有面子,但是做销售的就郁闷了,明明这几年搞定了几个难缠的大客户,给公司赚了几千万,自己也赚了不少,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好意思说出口,因为没人会说自己有多少钱来显得自己成功的,那就不叫成功人士了,叫暴发户了,呵呵。

不过不怕,做销售的能侃啊,于是就开始海阔天空,云山雾罩,把这个社会说得是专才不值钱,通才才重要,以此来保住自己的面子。

我当年就被一个小时候的朋友损过的,我当时做游戏程序员,他在电脑城卖电脑,那天我们碰到,他说电脑城刮风,刮倒了一个广告牌,砸死10个人,9个是做技术的,1个是老板,呵呵,他是做小老板的,以此来说明电脑城技术人员不值钱。我当时眼睛都大了?咋我听说的是砸死9个经理,还有一个是副经理呢?

不过当时我可说不过他,他跟我忽悠了整整一个晚上,嗯,当时手机还很稀罕,我印象中一晚上他的手机就在我眼前晃啊晃,晃得我眼睛都发晕,总的来说,最后我们一群人都同意他的看法,就是“通才”比“专才”值钱多了。

嗯,还有个细节,那会我们一群人都没有手机,赶上那天晚上大家传呼又多,于是大家很有默契,只要有传呼,必回,而且用他的手机回电话,嗯,全球通那会,每分钟5毛,那天我们一群人打了1百多个电话,他的眼珠子也有点发红,呵呵。

不过这事当时对我刺激还是很大的,真的被他打击得差点没信心,开始考虑自己是不是也去做个小生意,总比天天拿死工资强。

不过,万幸,后来我想通了,我还是坚持做我的技术,因为我觉得,我在成都没有什么人脉,也没有钱,拿什么做生意?我唯一的资本,就是自己对技术的钻劲,我觉得只要我把这件事情做好了,以后再做其他事情也来得及。

我就是这么决定的,也是这么走过来的,至于走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呵呵,确实不算成功,不过,能混口饭吃。而那位老板朋友呢,现在也不是老板了,嗯,貌似给石油企业在跑销售。

文章写到这里,我可以说明我的看法了,我认为,这个世界上,绝对的“通才”是不存在,“专才”才是重要的,我认为,一个人走上社会,首先应该做某一方面的专家,当然,这个方面,不一定是我们学校里面学习的课程,可以是一些其他方面,但至少应该成为一个方面的专家,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博览群书,多方涉猎,通过对其他学科门类的渗透,慢慢去总结社会,事物的大道理,最终达到“一门精,门门通”的境界,那基本上就算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了。

因此,这里我以我的经验和教训,回答这位朋友的问题。

如果你立志要从事3D游戏开发,我建议你首先要成为程序设计的专家,这里面包括C和C++的基本功,毕竟,大型视频游戏,还是以这两门语言为主的,Java,C#这些语言看上去很美,也能做很多事,但是,谁也无法想象,靠这两门语言能做出《暗黑破坏神3》来。

其次,作为程序员,你不但要学习语言的知识,还要会一门很重要的学问,就是程序设计,这是抽象出来的能力,就是说,不管什么语言,什么平台,什么操作系统,你都要有能在上面写程序的能力。这个很重要,很多朋友语言学了一大堆,遣词造句都没有问题,就是不会写作文,一写就混乱,写出来的程序bug非常多,这也不算好程序员。

第三,作为游戏开发的程序员,至少要懂一点美学,一个画面好看不好看,你总要有感觉,游戏做出来,就是给人看的,还有音律,注意不是音乐啊,你可以不会作曲,五音不全,但你的动画动作和音乐节拍要合拍,这是基本要求吧。

还有什么呢?做一个好的游戏程序员,要懂文学,东西方文学史,东西方的哲学观,这个很重要,好玩的游戏,都有个宏大的世界观在里面,其实做的是文化。我很喜欢玩暗黑,暴雪的东东,我认为除了精美之外,最重要的是文化,它第一次使大家看到了欧美宏大的骑士文化,宗教文化,让大家具体地看到了中世纪黑暗的700年里面,人民的生活是怎样的,以及再往前,基督教尚未取得统治地位时,很多其他的宗教并存的社会,非常的奇幻绚丽。我喜欢玩暗黑,其实喜欢的是文化。

起码,中国目前没有公司能以东方的世界观,来做出这样的大作。

所以,这里我要建议你一句,你既然来到这里,我的理解,个人定位还是程序员,那你就先做好程序员的本分,程序员,首先就应该是程序设计的专家,先把这个做好了,其他再谈。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这个社会需要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既然想走游戏这个行业,那就把这个行业相关的一些专业,也尽量多学一点,然后慢慢归纳行业规律,分析各门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潜在的道理,最终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游戏程序员。

当某个人,某个公司,某个老板和你说,我们需要什么都会的“通才”的时候,你可以回答他,你更喜欢做“专家”多一点。你放心,如果这个老板是好老板,会请你的,如果因为你要做专家而不肯请你的老板,这种老板说白了也不值得为他卖命。

以上是我个人一点意见哈,请你斟酌,如果还有问题,欢迎继续讨论。

=======================================================

肖舸

我的总结

看了肖老师的回复,我觉得当今社会是两个都需要,但是从个人角度来讲,我希望还是成为一个通才,并不是说对专才不削一顾,所谓的通才应该是在一定程度能和专才发生转换的,比如我专精一个领域,然后同时,我又涉猎于各个方面,既能适用于社会更广的需求,又能有自己专精的领域。专才和通才就好像一个完整的东西,你把他们拆开来讨论,这样必然是两个都不能少,所以,最好的情况是,我们必须成为一个专才的同时,又有想去成为通才的想法。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