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自定义View (二) : onMeasure流程 MeasureSpec详解

2017-06-03 16:07 225 查看
在自定义view的时候,其实很简单,只需要知道3步骤:

1.测量——onMeasure():决定View的大小

2.布局——onLayout():决定View在ViewGroup中的位置

3.绘制——onDraw():如何绘制这个View。

而第3步的onDraw系统已经封装的很好了,基本不用我们来操心,只需要专注到1,2两个步骤就中好了。

而这篇文章就来谈谈第一步,也是十分关键得一步:“测量(Measure)

Measure():

Measure的中文意思就是测量。所以它的作用就是测量View的大小。

而决定View的大小只需要两个值:宽详细测量值(widthMeasureSpec)和高详细测量值(heightMeasureSpec)。也可以把详细测量值理解为视图View想要的大小说明(想要的未必就是最终大小)。

对于详细测量值(measureSpec)需要两样东西来确定它,那就是大小(size)和模式(mode)。而measureSpec,size,mode他们三个的关系,都封装在View类中的一个内部类里,名叫MeasureSpec

MeasureSpec:

因为MeasureSpec类很小,而且设计的很巧妙,所以我贴出了全部的源码并进行了详细的标注。(掌握MeasureSpec的机制后会对整个Measure方法有更深刻的理解。)

/**
* MeasureSpec封装了父布局传递给子布局的布局要求,每个MeasureSpec代表了一组宽度和高度的要求
* MeasureSpec由size和mode组成。
* 三种Mode:
* 1.UNSPECIFIED
* 父不没有对子施加任何约束,子可以是任意大小(也就是未指定)
* (UNSPECIFIED在源码中的处理和EXACTLY一样。当View的宽高值设置为0的时候或者没有设置宽高时,模式为UNSPECIFIED
* 2.EXACTLY
* 父决定子的确切大小,子被限定在给定的边界里,忽略本身想要的大小。
* (当设置width或height为match_parent时,模式为EXACTLY,因为子view会占据剩余容器的空间,所以它大小是确定的)
* 3.AT_MOST
* 子最大可以达到的指定大小
* (当设置为wrap_content时,模式为AT_MOST, 表示子view的大小最多是多少,这样子view会根据这个上限来设置自己的尺寸)
*
* MeasureSpecs使用了二进制去减少对象的分配。
*/
public class MeasureSpec {
// 进位大小为2的30次方(int的大小为32位,所以进位30位就是要使用int的最高位和倒数第二位也就是32和31位做标志位)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MODE_SHIFT = 30;

// 运算遮罩,0x3为16进制,10进制为3,二进制为11。3向左进位30,就是11 00000000000(11后跟30个0)
// (遮罩的作用是用1标注需要的值,0标注不要的值。因为1与任何数做与运算都得任何数,0与任何数做与运算都得0)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MODE_MASK  = 0x3 << MODE_SHIFT;

// 0向左进位30,就是00 00000000000(00后跟30个0)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UNSPECIFIED = 0 << MODE_SHIFT;
// 1向左进位30,就是01 00000000000(01后跟30个0)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EXACTLY     = 1 << MODE_SHIFT;
// 2向左进位30,就是10 00000000000(10后跟30个0)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AT_MOST     = 2 << MODE_SHIFT;

/**
* 根据提供的size和mode得到一个详细的测量结果
*/
// measureSpec = size + mode;   (注意:二进制的加法,不是10进制的加法!)
// 这里设计的目的就是使用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32和31位代表了mode的值,后30位代表size的值
// 例如size=100(4),mode=AT_MOST,则measureSpec=100+10000...00=10000..00100
public static int makeMeasureSpec(int size, int mode) {
return size + mode;
}

/**
* 通过详细测量结果获得mode
*/
// mode = measureSpec & MODE_MASK;
// MODE_MASK = 11 00000000000(11后跟30个0),原理是用MODE_MASK后30位的0替换掉measureSpec后30位中的1,再保留32和31位的mode值。
// 例如10 00..00100 & 11 00..00(11后跟30个0) = 10 00..00(AT_MOST),这样就得到了mode的值
public static int getMode(int measureSpec) {
return (measureSpec & MODE_MASK);
}

/**
* 通过详细测量结果获得size
*/
// size = measureSpec & ~MODE_MASK;
// 原理同上,不过这次是将MODE_MASK取反,也就是变成了00 111111(00后跟30个1),将32,31替换成0也就是去掉mode,保留后30位的size
public static int getSize(int measureSpec) {
return (measureSpec & ~MODE_MASK);
}

/**
* 重写的toString方法,打印mode和size的信息,这里省略
*/
public static String toString(int measureSpec) {
return null;
}
}


知道了widthMeasureSpec和heightMeasureSpec是什么以后,我们就可以来看onMeasure方法了:

/**
* 这个方法需要被重写,应该由子类去决定测量的宽高值,
*/
protected void onMeasure(int widthMeasureSpec, int heightMeasureSpec) {
setMeasuredDimension(getDefaultSize(getSuggestedMinimumWidth(), widthMeasureSpec),
getDefaultSize(getSuggestedMinimumHeight(), heightMeasureSpec));
}
在onMeasure中只调用了setMeasuredDimension()方法,接受两个参数,这两个参数是通过getDefaultSize方法得到的,我们到源码里看看getDefaultSize究竟做了什么。
getDefaultSize():

/**
* 作用是返回一个默认的值,如果MeasureSpec没有强制限制的话则使用提供的大小.否则在允许范围内可任意指定大小
* 第一个参数size为提供的默认大小,第二个参数为测量的大小
*/
public static int getDefaultSize(int size, int measureSpec) {
int result = size;
int specMode = MeasureSpec.getMode(measureSpec);
int specSize = MeasureSpec.getSize(measureSpec);

switch (specMode) {
// Mode = UNSPECIFIED,AT_MOST时使用提供的默认大小
case MeasureSpec.UNSPECIFIED:
result = size;
break;
case MeasureSpec.AT_MOST:
// Mode = EXACTLY时使用测量的大小
case MeasureSpec.EXACTLY:
result = specSize;
break;
}
return result;
}
getDefaultSize(getSuggestedMinimumWidth(), widthMeasureSpec),这里就是获取最小宽度作为默认值,然后再根据具体的测量值和选用的模式来得到widthMeasureSpec。heightMeasureSpec同理。之后将widthMeasureSpec,heightMeasureSpec传入setMeasuredDimension()方法。

setMeasuredDimension():

/**
* 这个方法必须由onMeasure(int, int)来调用,来存储测量的宽,高值。
*/
protected final void setMeasuredDimension(int measuredWidth, int measuredHeight) {
mMeasuredWidth = measuredWidth;
mMeasuredHeight = measuredHeight;

mPrivateFlags |= PFLAG_MEASURED_DIMENSION_SET;
}
这个方法就是我们重写onMeasure()所要实现的最终目的。它的作用就是存储我们测量好的宽高值。

这下思路清晰了,现在的任务就是计算出准确的measuredWidth和heightMeasureSpec并传递进去,我们所有的测量任务就算完成了。

源码中使用的getDefaultSize()只是简单的测量了宽高值,在实际使用时需要精细、具体的测量。而具体的测量任务就交给我们在子类中重写的onMeasure方法。

在测量之前首先要明确一点,需要测量的是一个View(例如TextView),还是一个ViewGroup(例如LinearLayout),还是多个ViewGroup嵌套。如果只有一个View的话我们就测量这一个就可以了,如果有多个View或者ViewGroup嵌套我们就需要循环遍历视图中所有的View。

然后我们可以结合下这边文章http://blog.csdn.net/lijinweii/article/details/72850964 了解自定义View
下的onMeasure


结合这边文章http://blog.csdn.net/easyer2012/article/details/37900583 了解自定义ViewGroup
下的onMeasure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