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Python开发

python的装饰器

2017-03-30 00:00 253 查看
什么是python的装饰器?
网络上的定义:
装饰器就是一函数,用来包装函数的函数,用来修饰原函数,将其重新赋值给原来的标识符,并永久的丧失原函数的引用。

在google上搜索下python 装饰器 可以搜索到很多关于很多的关于装饰器的文章,一个很简单,最能说明装饰器的例子如下:

#-*- coding: UTF-8 -*-
import time

def foo():
print 'in foo()'

# 定义一个计时器,传入一个,并返回另一个附加了计时功能的方法
def timeit(func):

# 定义一个内嵌的包装函数,给传入的函数加上计时功能的包装
def wrapper():
start = time.clock()
func()
end =time.clock()
print 'used:', end - start

# 将包装后的函数返回
return wrapper

foo = timeit(foo)
foo()

python中提供了一个@符号的语法糖,用来简化上面的代码,他们的作用一样

import time

def timeit(func):
def wrapper():
start = time.clock()
func()
end =time.clock()
print 'used:', end - start
return wrapper

@timeit
def foo():
print 'in foo()'

foo()

这2段的代码是一样的,等价的。

内置的3个装饰器,他们分别是staticmethod,classmethod,property,他们的作用是分别把类中定义的方法变成静态方法,类方法和属性,如下:

class Rabbi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_name = name

@staticmethod
def newRabbit(name):
return Rabbit(name)

@classmethod
def newRabbit2(cls):
return Rabbit('')

@property
def name(self):
return self._name

装饰器的嵌套:

就一个规律:嵌套的顺序和代码的顺序是相反的。

也是来看一个例子:

# -*- coding: utf-8 -*-
def makebold(fn):
def wrapped():
return "<b>" + fn() + "</b>"
return wrapped
def makeitalic(fn):
def wrapped():
return "<i>" + fn() + "</i>"
return wrapped
@makebold
@makeitalic
def hello():
return "hello world"
print hello()

返回的结果是:

<b><i>hello world</i></b>

为什么是这个结果呢?

1.首先hello函数经过makeitalic 函数的装饰,变成了这个结果<i>hello world</i>

2.然后再经过makebold函数的装饰,变成了<b><i>hello world</i></b>,这个理解起来很简单。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Pyt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