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职场人生

常见IT企业面试题(3)-每日5题

2017-03-10 19:04 477 查看

1.传统数据和大数据的区别 ?

第一、计算机科学在大数据出现之前,非常依赖模型以及算法。人们如果想要得到精准的结论,需要建立模型来描述问题,同时,需要理顺逻辑,理解因果,设计精妙的算法来得出接近现实的结论。因此,一个问题,能否得到最好的解决,取决于建模是否合理,各种算法的比拼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然而,大数据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建模和算法的依赖。举例来说,假设解决某一问题有算法A和算法B。在小量数据中运行时,算法A的结果明显优于算法B。也就是说,就算法本身而言,算法A能够带来更好的结果;然而,人们发现,当数据量不断增大时,算法B在大量数据中运行的结果优于算法A在小量数据中运行的结果。这一发现给计算机学科及计算机衍生学科都带来了里程碑式的启示:当数据越来越大时,数据本身(而不是研究数据所使用的算法和模型)保证了数据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即便缺乏精准的算法,只要拥有足够多的数据,也能得到接近事实的结论。数据因此而被誉为新的生产力。

第二、当数据足够多的时候,不需要了解具体的因果关系就能够得出结论。例如,Google在帮助用户翻译时,并不是设定各种语法和翻译规则。而是利用Google数据库中收集的所有用户的用词习惯进行比较推荐。Google检查所有用户的写作习惯,将最常用、出现频率最高的翻译方式推荐给用户。在这一过程中,计算机可以并不了解问题的逻辑,但是当用户行为的记录数据越来越多时,计算机就可以在不了解问题逻辑的情况之下,提供最为可靠的结果。可见,海量数据和处理这些数据的分析工具,为理解世界提供了一条完整的新途径。

第三、由于能够处理多种数据结构,大数据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利用互联网上记录的人类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大数据出现之前,计算机所能够处理的数据都需要前期进行结构化处理,并记录在相应的数据库中。但大数据技术对于数据的结构的要求大大降低,互联网上人们留下的社交信息、地理位置信息、行为习惯信息、偏好信息等各种维度的信息都可以实时处理,立体完整地勾勒出每一个个体的各种特征。

2.七层协议和五层的区别 ?

OSI的七层协议体系结构的概念清楚,理论也比较完整,但它既复杂又不实用,ICP/IP体系结构则不同,它现在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TCP/IP是一个四层的体系结构,它包含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和网络接口层(用网际层这个名字是强调这一层是为了解决不同网络的互连问题 ),不过从实质来讲,TCP/IP只有最上面的三层,因为最下面的网络接口层基本上和一般的通信链路的功能上没有多大差别,对于计算机网络来说,这一层并没有什么特别新的具体的内容,因此在学习计算机网络原理是往往采用折中的办法,即综合OSI和TCP/IP的优点,采用一种只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这样既简洁又能将概念阐述清楚



3.交换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1.交换机根据收到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建立该地址同交换机端口的映射,并将其写入MAC地址表中。

2.交换机将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同已建立的MAC地址表进行比较,以决定由哪个端口进行转发。

3.如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不在MAC地址表中,则向所有端口转发。这一过程称为泛洪(flood)。

4.广播帧和组播帧向所有的端口转发。

三层路由

通常,普通的交换机只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上,路由器则工作在网络层。而功能强大的三层交换机可同时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并根据 MAC地址或IP地址转发数据包。但是要注意到三层交换机并不能完全取代路由器,因为它主要是为了实现处于两个不同子网的Vlan进行通讯,而不是用来作数据传输的复杂路径选择。

4.TCP/IP报头的组成部分 ;IP,TCP,链路层头部长度,头部主要字段

见TCP/IP详解

5.TCP是怎么实现流量控制防止阻塞的,详细讲解滑窗机制是怎么实现的?

见TCP/IP详解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大数据 面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