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关于类中静态,非静态,构造方法的执行顺序

2017-02-27 09:45 190 查看
题目要求:输出运行结果:

public class Text {
public static int k =0 ;
public static Text t1 = new Text("t1") ;
public static Text t2 = new Text("t2") ;
public static int i = print("i") ;
public static int n =99 ;
public int j = print("j") ;
{
print("构造块");
}
static {
print("静态块");
}
public Text(String str){
System.out.println((++k)+":"+str+"   i="+i+"    n="+n) ;
++i;++n ;
}
public static int print(String str){
System.out.println((++k)+":"+str+"   i="+i+"    n="+n) ;
++n;
return ++i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Text t = new Text("init") ;
}
}


运行结果如下:
1:j   i=0    n=0

2:构造块   i=1    n=1

3:t1   i=2    n=2

4:j   i=3    n=3

5:构造块   i=4    n=4

6:t2   i=5    n=5

7:i   i=6    n=6

8:静态块   i=7    n=99

9:j   i=8    n=100

10:构造块   i=9    n=101

11:init   i=10    n=102

首先看到static关键字,脑子里面第一反应有几点,

1、公有属性,可以有类名称直接访问。

2、静态方法,可以有类名称直接方法。

3、静态方法或者属性,可以再对象实例化之前就调用

至于该题中,顺序执行,先执行public static int k =0 ;

因为没有输出不用考虑这个,接着public static Text t1 = new Text("t1") ;

在t1对象初始化时先执行非静态方法或者非静态常量,顺序执行,接着运行构造参数,

根据程序来看应该打印三条记录,分别是
1:j   i=0    n=0

2:构造块   i=1    n=1

3:t1   i=2    n=2
接下来public static Text t2 = new Text("t2") ;同理,执行完之后继续执行static代码块或者赋值静态变量,在main()方法中new了一个新的实例,静态变量只执行一次,接下来就是顺序执行非静态方法---->构造方法。应该是这样的顺序,面试的时候我写的不完成,哎。

接着想到继承关系(extends)子类继承一个父类之后,对象初始化的顺序又是怎样?
我写了一个demo,
class A{
public static int k = 0 ;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父类静态方法") ;
}
{
System.out.println("父类非静态方法") ;
}
public A(){  //构造
System.out.println("父类构造");
}
}
class B extends A{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子类静态方法") ;
}
{
System.out.println("子类非静态方法") ;
}
public B(){  //构造
System.out.println("子类构造");
}
}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B b = new B() ;
}
}


输入结果如下:
父类静态方法

子类静态方法

父类非静态方法

父类构造

子类非静态方法

子类构造
最后总结了几点:
1 /*

2          * 几大原则

3          * 一、静态成员变量(Static)

4          *  1、静态成员变量为类变量,所有对象共享同一内存空间

5          *  2、静态成员变量的声明和定义仅在首次加载类时执行一次

6          *  3、首次加载类时首先对所有静态成员变量根据类型默认赋初值,然后再对有右值的附右值

7          * 二、静态初始块

8          *  1、静态初始化块仅在首次加载类时执行一次

9          * ······多个静态成员变量与静态始化快参照出现顺序先后执行······

10          * 三、动态成员变量

11          *  1、动态成员变量定义在每次实例化对象时在构造函数之前执行

12          * 四、动态初始化块

13          *  1、动态初始化块在每次实例化对象时在构造函数之前执行

14          * ······多个动态成员变量与动态初始化块参照出现顺序先后执行······

15          * 总结:总的来说,在不涉及继承的前提下,当首次加载类时,按照如下顺序执行

16          *  1、按照出现顺序先后执行静态成员变量定义与静态初始化块

17          *  2、按照出现顺序先后执行动态成员变量定义与动态初始化块

18          *  3、执行构造函数

19          *  再次实例化对象时只执行第2、3步即可

20          *

21          * ············成员变量与定义与初始化块先于构造函数执行·········

22          * 五、当涉及到继承时,按照如下顺序执行

23          *  1、执行父类的静态成员变量定义与静态初始化块,执行子类的静态成员变量定义与静态初始化块

24          *  2、执行父类的非静态成员变量定义与动态初始化块,执行父类构造方法

25          *  3、执行子类的非静态成员变量定义与动态初始化块,执行子类构造方法

26          * 另:父类构造方法中用到的方法如果已被子类重写,那么在构造子类对象时在调用父类构造函数中使用子类重写的方法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