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职场人生

两年工作经验程序员的迷茫

2017-01-08 21:06 295 查看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经历,每个程序员也有每个程序员的经历。

上大学时,读的是计算机专业。大一时,开始学习office软件,之后接触第一种计算机语言C语言。特别是C语言课时,其实上课有很认真的听老师讲课,到大一结束时,奈何Hello World也无法写出来。大二时,印象最深的是数据结构和java语言,基本上只会考试,不会写程序。大三又学了C++、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好在自己在大三上学期的时候,自己静下心来把java、j2ee自学完了。大四时准备考研,也顺利考上了。其实可能考研对于技术专业好像并不是很需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个人觉得考研复习的过程才是最有价值的,首先在计算机考研的四门专业课(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是整个计算机专业的理论基础,不管是对于工作还是深入学习都是很重要的,其次考研的复习过程实际上也是自己静下心来的自学过程,经历了这个阶段,以后学习新知识基本都能在心境和方法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研后,一边读研一边实习,在学校的研究方向是图像处理,工作上主要是物联网的智能家居。 在图像处理方向,说实话还真没学好,只会把别人论文的一些算法翻译成代码,在图像处理的理论基础上没打好。在工作上,由于是在一个创业公司,所以成长还是很大的,基本上独立做了Android客户端、IOS客户端、服务器端,甚至还有测试,也对智能家居的整个业务算是比较清楚,这段时间先自己独立做的Android,基本上就是从不会到自己摸索,到最后熟练用开发APP,之后做IOS基本上是按照Android的思路进行,一个星期就可以独立开发了,在之后就是openfire做的后台服务,自己独立搭建、部署、源码二次开发以及写客户端接口。

研究生毕业后,如今在一家做音视频的公司做Android开发半年多,公司给的是中级软件工程师的待遇,大致的对音视频编解码以及传输有所了解。对于音视频的了解可能只限于编码、解码、传输的一些理论和业务逻辑,以及Android的硬件编解码。

至今算下来在Android方向也有两三年的开发经验,达到的程度是运用一定架构开发APP,在应用层上不存在大的问题,即使遇到了从接触的方向或者bug也能够解决,在广度方面j2ee、IOS、openfire、物联网、图像处理、音视频、推送、地图......,即使自己学习其他新的技术方向,也不存在问题。

所谓居安思危,想想自己如果再过一两年,对自己之后的职业发展有什么要求:

1.方向:第一种是深入学习Android底层(Framework层),第二种是在研究架构,第三种是随时代潮流,了解大数据、数据挖掘之类的,第四种是向管理层发展。

2.方法:工作环境与自己所选择的道路不符合,该怎么继续学习。

道路千千万,关键在于自己认定了方向,并为之而坚持。说实话,最近自己也属于迷茫阶段,不知道自己该选择哪一个突破口进行深入学习,但是有一点的是,只要选择了,其中摸索的道路可能漫长而痛苦,即使有外人指点,没有自己的付出也是枉然。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程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