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把时间当作朋友——李笑来

2016-12-20 11:42 302 查看
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这次过年回来,把两年之前看过的这本书又带回了杭州,两年前读这本书的时候,一切都不以为然。自己也没有多么在意书中写的一些东西。但是在两年之后的今天我再次看的时候,我似乎开始有了敬畏感。通过心智的力量来提升自己,使自己得到一定的解放。书中又一章中提到了《奇特的一生》这本书,把这本书里的主人公作为例子讲述了通过对没件事情的记录,去把握自己的时间观念。这本书是我在年前特别注意到的,但是却在两年之前已经跟我有过擦肩而过的时候, 这种感觉无以言表,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我有些责怪自己当初为何没有好好的去珍惜,去认真的看这本书。它让我开始动脑子,思考很多问题。 其中还是一个很早之前就想过的问题: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你活着是为了什么? 先别晕,这个问题的答案,和我们需要不需要读这本书有关。 每种答案都有合理的原因。关于人生的问题,本来就容易走向两个极端:消极无所追求虚无主义,还有及时享乐派。 但是如果你的答案是为了享乐,得过且过,并且不想改变的话,那就没必要读这本书了。

我呢?我是个没有什么野心的人,很容易满足,也很容易感恩。当把我投放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我的警惕感会迅速提升,有动力去做很多事情以求自保,但是一旦走到了某个点后,就是维持现状了。 淡泊的人生,偶尔出现点惊喜,是不是就是我所追求的呢?赚很多钱,享受生活,那又怎么样?很快你就会老去,现在拥有的一切都不是你的。 既然现在就能够随心而动,率性而为,享受人生,为何违背心的本意,约束自己?既然如此,为何还要纠结于时间到底用到什么地方?即使我节省下来,我用以做什么呢?甚至,我为何要读那么多书?为何要学那些似乎用不上的技能呢? 把每天的时间分配精确记录在本子上,连偶尔的发呆做白日梦都觉得不应该,是时间的朋友还是被时间驱赶的奴隶? 似乎,管理时间都是那些所谓的忙得不可开交的成功人士应该做的事情。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缺乏对时间管理的动力,也许正是因为潜意识里,没有想清楚——管理时间所用何事? 这个周末,看完那本书,在写这些文字之前,我歪躺在床上,想着我周末如何过,要不要轻松一下,打开电脑,继续看电视,我心里涌起了一些“罪恶感”。

那些我明明是“享受”过的时间,为何没留下什么印象?那些大块大块被我打发走的时间,我做了什么事?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一定也曾经有过像我一样的感受:越是无所事事,越是疲惫。特别在事后回想的时候,会有驱走不了的罪恶感。那些能够短暂给我们舒适与享受的东西,有时稍不注意就占了上风。

于是突然想到——随心而动,或许是无错的。 但是,如果心本身就是错的呢?如果我们的心并无目标,仍在懵懂状态呢? 道家常说:君子小人,常在一念思量。佛语有云:一念成佛 一念成魔。所以,太放纵我们的“心”而不加束缚,即使走错了,也茫然不知。 我反思到,以前用来打发时间的很多手段,都不是最聪明的。在享受轻松安逸的时候,预知到这可能是未来生活的成本。它也让我领悟到,我们也可以让自己在轻松安逸的“打发时间”中没有罪恶感——只要这是规划好的“享受”,而不是无节制的随意的,当时很痛快,事后很后悔的。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呢?

不要纠结答案了,不论是虚无主义或者及时享乐主义,我们都是要好好地活着,这才对得起这只有一次的人生。

什么是好好活着?

财富,名誉,地位,这些是无法跟随我们的,也是无法强求的,但是心灵的丰富却是会伴随我们终老的。 工作,不是为了老板,不是为了公司,而是为了自己的价值有一个机会得以实现,为了自己而工作。活着,也不是为了别人眼里自己的光荣,而是为了发现自我。 如果我们能够把养儿育女,孝敬父母作为自身的需要而不是责任的话,我们能够拥有更多的满足感。 感知自己的需要,感知自己的梦想,感知自己的能量,充分利用你所拥有的:容貌,智力,才情,时间,去做充实心灵,探索人生,丰富人生的事情。 将原本一样长度的人生,活得更加有内容,有层次,有深度,有影响力,减少“能为而无为”的遗憾。

有的人,活一辈子,就是一辈子。

有的人,同样活了一辈子,却相当于别人多活了好几辈子。

有的人,年老的时侯,对着膝下的孙子孙女念念叨叨去讲着书上的或者别人的故事。

有的人,他自己的故事就精彩纷呈,讲也讲不完。

你要是想让你的人生多几个层次—— 你可以去学画画,或者学音乐。不求结果,画画无论好坏,一旦接触,就会发现你的眼睛看世界的角度发生了变化,原本平淡无奇的颜色多了很多丰富的层次,新发芽的树苗都会让你啧啧赞叹,你眼里发出的光芒无人可知来源,那又怎么样?你是为了自己。 学什么都不会浪费的。只要你摆脱功利之心,无心栽柳柳成荫。 可以学一门新的语言——英语,德语,日语,拉丁语,或者计算机语言,世界又给你开放了更多的窗口。 认识并维持更多的富有营养的朋友——通过他们去了解世界,探索人生。

你身边一定有这样的人:他们远比我们成功,需要处理的事情多而棘手,同时还生活与工作平衡得完美,他不步履匆匆,有时还可闲庭漫步,天呐,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时间长度或许是一样的,但是质量大不相同。

你想让自己的人生活得更加丰富而从容吗?

那么推荐你也读读这本书吧——《把时间当作朋友》。

这不是一本讲时间管理的书,而是引导我们如何通过管理自我,从容与时间成为朋友。

这不是为一些成功人士或者精英们写的书,他们已经不需要。我们这些有点思想,有点追求,有点理想的,偶尔有点迷茫需要坚定下来的大多数,才会真正从中受益。

书摘: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除了看得见的相貌、身材、出身、财富之外,还有看不见摸不着的心智力量的差别

心智力量的不同,最终会使一个人无论是在学习上、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与另外一些人相比可能产生不可逾越的鸿沟

做事的原则:做好这件事情究竟对自己有没有意义?如果有,那就要努力做,直到做好为止——没有其他选择

往往并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

即使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里,人们也会拥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的自由。

不再让自己成为自己大脑的奴隶,而是选择翻身做主人

真正拥有耐心,甚至惊人的耐心的你,生活会从此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心智开启的起点是意识到可以自律,而心智发展的过程就是克服懒惰的过程

当我们决心改变的时候,懒惰便会指使我们的那个大脑的自我保护功能——遗忘——起作用,让我们不知不觉停止改变

失败只有一种,就是半途而废

只要你去改变你的态度,你就会发现你的世界会因此发生转变

专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EOF-

写于2014-02-09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