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SD+PP+MM+FICO+HR概述

2016-11-30 14:29 218 查看
SD(Sales and Distribution)
       SD是Sales and Distribution的简称。在SAP系统中,销售与分销模块处在供应链下游,关注从客户订单到向客户收款的全过程。SD模块就是解决的问题:
1、谁来卖?
  既是执行销售动作的组织结构及此结构下的人员。SAP术语有:公司代码、销售组织、分销渠道、产品组、销售雇员、装运点等。
2、卖什么?
  广义销售概念中的销售内容包括实物和非实物的服务。SAP术语:物料(Material),也有服务物料。
3、卖给谁?
  卖给客户。客户:一次性客户、大客户、集团内部客户、海外客户;售达方、送达方、收票方、付款方等。如果对某客户做赊销业务,相应的,该客户还有用于控制应收风险的信用数据。
4、什么样的价格?
  价格是销售的技术核心,定价功能也是SAP SD的核心所在。包含了若干计价小项:含税基价、销项税、营业税、折扣、返利、附加税等。
5、销售业务模式是什么?
  业务模式是指:标准信用销售、现金销售、紧急订单、退货业务、免费样品、捐赠、促销业务等。
6、货物如何到达客户?
  广义的销售,应该包含实物移动。企业可以送货上门或者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送货,也可能是客户上门自提。如果是国际贸易,还涉及到通关报检等动作。
7、钱款如何交割?
  不同的销售业务模式,可能的交割方式有赊销、现金、支票等。根据需要还可以为及时付款的客户予以优惠奖励等措施。
 
  SD主数据(Master Data):客户、物料、价格、信用。
  业务数据(也称[b]单据Document:合同、计划、订单、交货单、出库单、发票等。[/b]
 
HR(Human Resource)  
HR:组织、招聘、发工资、任职、考勤、培训、提升、降级、辞退。
一、SAP HR 核心功能
  组织管理(Organizational):包括组织单元、职务、职位、工作任务以及汇报结构,通过简单的添加、修改和移动来反映企业的动态发展; 与培训、招聘、人事成本核算、薪酬管理和业务流程等相关联。 
  员工管理(Personnel):查询、创建并维护个人数据。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员工录用、内部调动、职位变动、辞职、辞退、劳动合同解除以及职工退休等业务流程的处理。 
  时间管理(Personnel Time Management / PT):有效制定轮班计划,快捷记录工作时间,符合所有的法律规定、行业协议或公司内部政策,自动传送到生产计划、作业分摊等。系统可以实现职工班次安排、班次调整、考勤、加班、自动生成职工年休假定额,自动产生倒班职工的中夜班个数。 
  工资核算管理(Payroll / PY):按预先设置的程序以流水线的方式进行;考虑了多种复杂的因素如法律、规定、多种货币、评估等;与人事管理、时间管理、激励性工资和差旅管理等集成化设计; 集成化的安全机制;后续活动支持。系统自动进行职工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扣缴,自动生成职工基本养老、工伤、医疗、生育、失业的保险的基数,缴费基数的自动切换。实现自动向财务过账,进行成本分摊。

 二、HR 组织结构(企业结构+人员结构+组织结构)
  企业结构 = 公司代码、人事范围、人事子范围、成本中心、业务范围
  人员结构 = 员工组、员工子组、工资范围、合同种类
  组织结构 = 组织单元、职务、职位
1、企业结构
  分级:Client -> Company Code ->Personnel Area/人事范围 -> Personnel Subarea人事子范围
  人事范围:
>> 人事范围 - 是依据人事管理的需要对公司代码的子划分,一般依据地理范围划分。
>> 主要作用 - 作为生成报表的参数、定义权限和权限控制的依据。
>> 人事子范围 - 是对人事范围的细分,人事管理的很多重要分组都是在这层上划分。
2、人员结构
  分级:员工组 -> 员工子组
  员工组:为了管理的需要,把员工分类。分为两层:员工组、员工子组。
  作用:权限管理和其他管理的需要(如:薪资、考勤等)
  员工子组:是对员工组的细分 – 管理人员、 营销管理人员、技能操作人员等等。
  作用:报表选择条件、划分权限的依据、考勤和薪资的差异分组依据。
  工资核算范围:为薪资核算的目的定义的一个组织单位,定义在一个工资核算范围内的所有员工一起核算工资。
3、组织结构是企业自然的组织架构
  组织单位:描述企业中存在的业务单位
  职务:是一般性的任务的分类,如经理、处长等
  职位:是每个员工在企业中的分配,职位被员工所占有。
4、综上
  组织结构是企业自然的组织架构;企业结构、人事结构是为了管理的需要而人为划分的。

 三、组织管理概述:
SAP定义的基本组织对象包括:组织单元(O)、职务(C)、职位(S)、任务(T) 、成本中心(K)、人(P)等。
SAP建议:小的组织变动用调整,大的组织变化用新建。

四、人员管理(人事行政管理:人员属性及人事事件)
  人事行政管理常用信息类型:
0000人事件事。
0001组织分配:企业结构数据、人员结构数据和组织结构数据。
0002个人数据:姓名、出生日期、出生地等。
0006地址信息:所在城市、门牌号等。
0007计划工作时间:工作计划规则等。
0008基本工资:工资类型、范围、等、级等。
0009银行信息:银行、帐号、支付方式等。
0016劳动合同:合同类型、时间等。
0022教育与培训:学历、专业等。
0023工作经历:先前雇主等。
0024资格:资格、熟练度。
0185证件信息。
0532社会保险。
  人事事件:
  人事事件反应职工从加入公司到离开公司的整个期间所发生的人事异动情况。人事事件可以自动触发相应数据的录入或修改界面的出现。
  常见业务情景有:录用、重雇佣、离职、退休、降职、晋升、调动、转正等。
 
五、时间管理(出勤、缺勤、休假、当值、顶班、etc)
  概述:
  同工厂日历一样,员工的作息会遵从事先定义好或者临时设定的规则,什么时候休假、什么时候上班,这叫做工时规则。HR的工时规则可以和“生产能力”“计划/排程”等协作。工资、活动计价、成本核算分摊也将与时间紧密结合。
  时间信息类型:
  信息类型 0007:计划工作时间
  信息类型 2001:缺勤
  信息类型 2002:出勤
  信息类型 2003:替班
  信息类型 2005:加班
  信息类型 2006:缺勤定额
  信息类型 2007:出勤定额
  在时间的轴线上,SAP有两种时间纪录的方法:
  逆向考勤纪录:记录背离工作计划(非计划中的活动),比如加班、缺勤、替班等;
  正向考勤纪录:纪录所有的预定计划中或者手动计划中的出勤。
  时间核算: 
  比较计划与实际工时 -> 计算和补偿加班 -> 产生时间工资项 -> 时间账户管理 -> 更新结果。 

六、工资核算
  工资核算主要内容:
  总工资实现自动计算;
  自动特殊报酬计算;
  总工资/净工资回溯计算;
  直接与财务系统集成;
  与银行社会保险管理机构进行数据交换。
 
       工资元素:基本工资、奖励、病假工资、奖金、假日津贴、加班费、夜班费。
  工资扣减:税、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
  净支付/实领工资 = 应发工资 - 工资扣减(税金保险等)
  工资核算相关信息类型:
  信息类型 0008:基本工资
  信息类型 0014:经常性支付/扣除
  信息类型 0015:附加支付/扣除
  信息类型 0267:非周期一次性支付
  信息类型 0530:公积金
  信息类型 0531:个人所得税
  信息类型 0532:社保信息
  信息类型 0003:工资核算状态

FICO(Finacial & Controlling Accounting)
记买记卖,应付(对采购行为进行付款,对象同应收)应收(对销售行为进行收款,对象涉及到对谁、多少、何种性质的应收等);记自己的物品,存货(对自有物品的分类、估价、清查、盈亏处理等);记大件财物,资产(资产的获得、分类、折旧及其规则等,直到报废);记钱财和银行的往来,记现金的流动(对账单、Overhead)。
  首先,你要知道你到底要知道那些东西的成本?也就是需要确定你的成本对象。
  其次,你要知道谁花掉了钱?也就是成本中心。
  第三,你要确定都花了什么钱,也就是成本要素,在SAP中,由初级和次级成本要素之分。
  第四,你要搞清楚,某个成本中心花掉了钱,最后这笔消耗是怎么转移到成本对象上面的?也就是成本流。
  最后,成本计算出来,你还要知道消耗成本后的获益者,是哪个客户,或者那个渠道,或者那个产品?统称之为获利段。
  有了这个模型,然后你要明确:
1、是否:某项支出是否应该记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
2、区分:如果要记入,应该计入哪一项,即是记入产品成本还是记入期间费用;
3、时段:一个会计期间内,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截至的支出需要记入;
4、细分:支出应该细分到何种产品成本、完工品和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接着,我们要当事后诸葛亮了(成本核算是事后措施,对已经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的过程):
1、收集:那些耗费需要记入、应该记到什么地方(是产品成本还是期间费用)
2、截至:本月实际支出和待摊的正确处理,需要做好界限划分
3、分配:横向分配,本月总的费用应该分摊到哪些产品哪些项目中
4、分配:纵向分配,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归集
  成本核算的相关科目:
1、基本生产成本
2、辅助生产成本
3、制造费用
4、废品损失
5、营业费用
6、管理费用
7、财务费用
8、待摊费用
9、长期待摊费用
10、预提费用
  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股东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 

MM(Material Management) 
  物料管理,它处在供应链的上中游。为其编码、分类、收集并记录它们的一般或者特殊属性(如形态、颜色、规格、重量、基本单位、销售单位、运输单位、存放条件、生产批次等),这些工作将有利于企业对自有资源的统一管理,也是日常业务单据处理的基础。
前文说到SD是解决的问题,那么MM就是解决仓储的问题,当然运输将是MMSD共同关注的问题,至于生产PP模块会来处理。
  针对“买”(正式一点叫法是“采购”),我们提出如下问题:
1、谁来买?
  当然是企业里的某个部门某个班组某一个几个具体的员工。雇员、采购组、采购组织、公司代码等。这就是所谓的采购组织架构。
2、买什么?
  物料,就是上文所说的分类与编码问题。
3、向谁买?
  供应商:一次性供应商、集团内供应商、国外供应商等。
4、以什么样的价格买入?
  采购价。类似于SD中的销售价,一个最终的供应商发票上的价格,也可能包含若干计算小项。我们把这些若干小项称之为“条件类型(Condition
Type)”,如:含税基价、进项税、运杂费等等。这些若干小项将以配置好的一种四则运算规则运算出最终价格,这个运算规则在SD中称为“PricingProcedure”,而在MM中被称为“Calculation
Schema”。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采购价、成本价、销售价三者的区别,这是三个没有直接关系的概念,初学时容易混淆。

5、采购业务模式?
  单据类型:标准采购、网络采购、空白采购订单(如采购办公用品之未建立物料号的东西),跨工厂的移库也可以用采购的功能来实现。
6、货物的到达
  企业就有一个内向物流“Inbound Delivery”(区别于销售时的Outbound Delivery)。
7、钱款的交割
  向客户是叫应收AR,向供应商的则叫应付AP。方式也是有多种,当然,前提是收到并校验供应商开出的发票。

  最高物料管理单位是Plant(翻译成工厂,容易混淆),Plant可下挂Storage
Location。
 
  以仓库为核心,物料的动作无非是:入、出、移动。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动作,每一次移动SAP都会产生一个凭证:Material Document。不同的类型由不同的移动类型(Movement
Type)区分。

1、入
  有系统导入时的初始化入库,采购入库,无条件的入库,移库入库,退货入库,产成品入库等。
2、出
  有销售出库、移库出库、报废出库、样品出库、采购退货出库、生产领料出库等。
3、移动
  这个就无所谓了,想移就移。如果移出地与移入地相隔甚远,可以用Transportation来管理。
  关于物料管理更深入的话题有,分割评估、批次管理、科目记账、库存状态、MRP、供应商评估、立体仓库管理、VMI、盘点、委外处理等。

PP(ProductionPlanning) 
  PP将负责将MM采购的原材料半成品加工成SD可以销售的贸易产品或者供下一步使用的半成品。 
  我们常常听到进销存供产销等概念,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关注的就是从采购到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简单的说,PP将负责将MM采购的原材料半成品加工成SD可以销售的贸易产品或者供下一步使用的半成品。所以,其内容就可以直观的表述为为什么要生产要生产什么怎么生产谁来生产要生产多少能生产多少,还有,同时也是相对重要相对复杂的,就是实现这个物品形态的转变要花多少钱
1,为什么要生产?
  要拿来卖、要盈利、要挣钱。就是所谓的企业经营运作计划SOP(Sales and Operation Plann)。
2,要生产什么?
  想要生产来卖的东西是啥(Material),组装结构复不复杂(BOM),要多少原材料(Raw
Material)
,哪些东西自己有、哪些可以自己生产、哪些要从别人那里去买(MRPSubcontract/Purchase),自己产的东西要什么设备、装置、流水线(Work
Center)
,有哪些什么工序(Routing)
3,怎么生产?
(1)制定一堆产品的中长期销售运作计划(SOP)
(2)分解某几种产品的主生产计划(MP)
(3)确定哪些库存有、哪些需要采购、哪些需要生产(MRP)
(4)确定制定明确的一定周期的生产计划(计划订单)
(5)根据这个计划建立生产订单(开工的凭据)
(6)生产过程中投入相关的原材料半成品等到这个订单(直接材料消耗)
(7)待到生产完毕从这个订单收货(生产出了成品或半成品)
(8)生产订单确认(表示此项工作完成,可以确定消耗量、人工费、制造费用了)
(9)生产结算
4,谁来生产?
5,能生产多少?
6,结算Settlement
  假定这么一个制造过程:
(1)原材料R,其成本中心是C1,经生产订单O1加工后得到半成品H;
(2)半成品H,其成本中心是C2,经生产订单O2加工后得到成品F;
(3)成品F入库、售出。
  那么,除了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自身的库存账要变动外,各生产订单O1、O2要归集材料费加工费生产成本转出及其差异等,成本中心要计入相应的加工费以及作业价差。材料采购还有采购价差、生产订单还有材料消耗量差异计划加工费差异、成本中心还有作业单价差异。好像很多的样子,PP加CO,三五年只能看个目录啊。 

附加话题:MRP
MRP及MaterialRequirements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他要解决的问题是:
(1)需要什么?
(2)需要多少?
(3)何时需要?
  举例来讲:
(1)今日是2007年10月24日,我要在11月1日要A产品100件(需求量及日程)
(2)A产品由2个部件X、2个部件Y和1个部件Z构成(BOM)
(3)当前库存A产品10件,X部件10件,Y部件10件,Z部件50件(Stock)
(4)其中XY部件需要外购,Z部件自己可以生产
  输入这些数据以后,经过MRP的逻辑的运算,系统会告诉我们:截至11月1日,要准备90件A产品;要采购X和Y各170个并发出申请;要生产40个Z并发出生产计划。
 

  江湖盛行这么一首诗:
SD是灵巧的,五脏是俱全的,满足是不能的,报表是经常的。
PP是复杂的,相同是很少的,MRP是要的,精确是不能的。
MM是重要的,数据是多多的,做好是稀有的,目前是紧缺的。
FI是核心的,记账是主要的,工作是轻松的,地位是高高的。
CO是控制的,与FI是配合的,凭证是很多的,成本是不准的。
ABAP是必须的,开发是经常的,地位是没有的,作用是点缀的。
BASIS是装机的,DEBUG是常有的,精通是困难的,ABAP是兼职的。
HR是搞人的,会作是很少的,研究是需要的,潜力是无穷的。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概述SD PP MM FI 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