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一个产品老员工给新人的一些建议

2016-09-19 11:14 218 查看
原型可不仅仅是界面外观,设计原型其实就是设计用户体验,设计用户体验把握好两个点:用户任务和信息。设计什么样的流程让用户完成任务;向用户展示什么信息,信息的组织方式是什么。为了设计出优雅的用户体验,你必须不停的追问自己以下这些问题:

在这个界面下,最重要的角色是什么?该角色需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只有区分了主要用户和次要用户,主要任务和次要任务后才能帮助你更好的确定优先级,做到有主有次。举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微信的发消息页面,微信定义的最重要的用户是发送方,而不是接收方,所以微信没有做已读未读状态的标识。还有电商网站的首页,新用户和老用户进入的首页内容是不一样的。

是否还可以更加简单。真理是你对用户要求的越多(更多的信息输入,更多的任务操作流程,更多的信息内容带来的压力),你希望用户完成的行动意愿就会越低。用户完成某个任务就是流程,流程的简化关注顺序、合并和拆分。顺序即是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不同的顺序给用户的体验也会不一样,最常见的就是注册,很多产品需要先注册才能体验,而体验好的产品是允许用户先体验了解,后置注册,显然这种方式更能让用户满意;合并流程是为了用户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减少用户的操作和点击次数,从少点一下到只点一下,把用户当傻瓜,把系统设计的聪明;流程的拆分是为了减轻用户的压力,将一个复杂的流程的拆分成几个简单的流程,常见的拆分就是需要输入大量用户个人信息的注册流程;信息的简化框架可以参考<<简约至上>>提出的删除、组织、隐藏和转移四个策略。

信息组织是否合理?只强调一两个最主要的信息和行动点,否则用户就会眼花缭乱,注意力无法集中;对信息分类,并确定清晰的分类标准,典型例子如京东的商品详情页,信息量庞大但组织优美,清晰明了。

是否一目了然。用户是否能很快的发现并理解关键的信息和完成任务的行动点。关键位置在于左上角和一屏以上。在我设计增值服务主页的时候,我参考了小米官网的设计,当用户下拉页面了解更多信息而隐藏了第一屏的购买按钮时,顶部会滑下一条固定的购买按钮区域。

标准是否一致。在不同的页面间,保持一样的标准和惯例,减少用户的学习和理解成本。

当我们在做产品设计的时候,不要先从原型入手,我理解大部分产品经理都会从容易感知的部分着手,比如原型,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容易出现两个问题:1. 需求变更,对需求和用户分析不够理解不透,用户不愿意使用;2. 对原型和流程进行反复的修改。决定一个产品的根本,不是原型,而依次是需求分析、产品架构、业务逻辑、业务流程、产品主结构、原型设计、视觉设计。回到你的任务,已经相对明确且是个功能模块,产品架构、业务逻辑、核心流程就不需要了。你先细化一下需求分析,然后做产品主结构,业务流程,最后做原型。产品主结构,也就是信息架构(还有人会说成是信息结构,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你理解就行)。产品是由功能和信息组成,那信息架构就是通过来一定的规划和分类,让用户能够快速的找到某个功能或信息。为什么要先做信息架构、流程,然后才做原型交互?因为信息架构和流程是骨骼,创作先从骨骼开始,然后才是交互,交互是肉。

记住,在每次设计原型和检查原型的时候都需要问自己这些问题,最终你将收获一个体验优雅的产品。

最后,再送一个提高原型设计能力的秘诀给你们,找好的产品(如appstore排名靠前,热门推荐等),去高仿它的原型,自己依葫芦画瓢画一遍,然后分析其优缺点,记录下精华的部分。好的艺术家抄袭,伟大的艺术家剽窃,创新和洞察力是来源于大量的非常基础性的工作和积累后的产物,只有有了大量的积累,然后移花接木,将毫不相关的东西联系起来,或重新组合,或重新解构拆分,在现实基础上形成新的东西。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