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怎么做能尽量使得自己的孩子不成为熊孩子?

2016-07-12 19:41 363 查看
齐殿冲

白乔、 vczh 等 2080 人赞同

如果你觉得你的孩子是熊孩子,那么通常来说,他不是大家眼里的熊孩子。

我见过的熊孩子无一例外都是父母眼中的完美艺术品。

发布于 2015-11-16 57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1027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季毛毛

梁海 等 1027 人赞同

坐标法国波尔多,我开了一家餐厅,讲三件跟小孩子有关的小事。

上个星期五晚上来了三个大人带了一个还睡婴儿车的小宝宝,肯定不到一岁,他们把婴儿车放在旁边就开始点餐,点完之后没一会儿小宝宝就哭起来了,不是那种让人烦心的哭,然后她爸爸妈妈就开始轻轻的哄她,然后她就又睡着了。没想到等到菜刚一上齐,小宝宝突然就开始大哭,这次的哭声就比较大,而且她爸爸妈妈抱着她拿玩具怎么都哄不住,哭的所有人都好揪心,也有其他客人不时往他们那桌看,然后她妈妈就把小宝宝放回婴儿车推着到餐馆外面散步,我们在里面还能隐隐约约听见外面的哭声,过一会儿就看不见人了,结果一逛就逛了四十分钟.....等回来的时候小宝宝已经睡的很熟了,然后她妈妈才开始吃饭...

法国家长在对孩子用礼貌用语的教育上非常严厉,每次点餐的时候,如果小孩子没有说s'il vous plait(请)或者是没有加madame或者messieur(女士/先生)一类的称呼,父母都会说:“我刚刚没有听到你说那个字,再说一遍!”于是小孩子就会老老实实的说:“女士,请给我一份xxxxx,谢谢”。

有的小孩子比较腼腆,点餐的时候扭扭捏捏的低着头说话声音很小,他们父母就会很严厉的要求他们看着服务生的眼睛说自己要点的是什么。你能看见他们的目光是躲闪的,但还是会努力看着你重复一遍。

几个月前一家人来吃饭,是妈妈,外婆和一个四五的小孩子。小孩子一直很闹腾,跑来跑去也不好好吃饭,把餐巾纸撕的粉碎,最后打碎了装酱油的小碟...然后两个大人开始轮番教育,小孩子也安静下来了,走的时候外婆刷卡付了饭钱,然后拿出一把硬币给小孩子,让他放进我们装小费的罐子里,我突然明白他们是要赔打碎的酱油碟急忙说不用了,然后小孩子的外婆很郑重的说,做一切事情都要承担后果,虽然他付不了钱至少让他记住调皮是要付出代价的……然后小孩子就默默把硬币一个一个投进罐子里了……

发布于 2015-11-17 45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32K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杨美味

赵劼、 Hasuran
Li、 Han Hsiao、 安江泽、 robbin 等 32007 人赞同

在高铁上被几个熊孩子尖叫着做游戏的声音吵得睡不着,有个乘客实在忍不住,说了一句,能不能安静一会儿,吵得人头疼。不知道是孩子的妈妈还是亲戚说,哎,小孩子嘛,吵点正常的,理解一下。

车厢里安静了两秒,又充满了让人心烦的小孩子的声音。

突然想起我朋友讲给我的故事。

他小时候,他妈妈带他坐火车,他那个时候还小,一路吵吵嚷嚷,他妈妈反复轻声跟他说,声音小一点,他不以为然,总是安静不到一分钟又开始大声一字一顿的读故事书。

于是他妈妈在下一站,离他们的目的站还有接近四个小时的时候拖着行李带着他下车了。

他妈妈说,我明白你有说话的欲望,所以我尊重你,但我也要尊重车上其他人,你现在想说多久就是多久,什么时候等你说完了,不会打扰到其他人了,我们就什么时候买票再走。

于是那一天,他们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车站呆了七个小时。

中途他也哭着打滚,他妈妈只是平静的说,这是你自己犯的错误,你要学会自己承担。你要哭闹就继续,哭累了我这里有吃的。我不会因为你用哭威胁我就答应你任何事情,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

等他保证,他再也不吵闹不打扰到别人的时候,他妈妈又重新买了票。

他说从那次以后,他就再也没有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吵闹过。

所有的孩子天性都是差不多的,区别他们成为不同的人的因素,是教育。

------------------------2015.11.15更新----------------------------

评论里有人说道:

“XX:很小的孩子,因为吵闹,在车站呆7个小时,这不是理性,这是另一种极端。再安静的小孩在车站呆几个小时都要受不了要哭闹。用不符合儿童天性的方法来惩罚以实现管教,在我看来并不智慧,这和“打你但你不准哭,不哭就不打,越哭越打”一个道理,只是在压制人性而已。”

1.如一位评论所说,教育本身就是一件压制人性的事情,压制人性中恶的一面。

2.曾经有一家餐厅贴出标语牌说,“如果您不能管好您的孩子,请不要带他们来用餐。”当时微博上很多妈妈骂这个餐厅不懂带孩子的苦,而我却支持这家餐厅。如果将来我有孩子了,孩子是熊孩子,那是我和孩子的问题,其他人没有必要为我们俩的行为买单。

3.我初中的时候认识这位朋友,同时认识了他的妈妈,我最大的感悟是,他的妈妈从来没有把他还是孩子当做不懂事的挡箭牌。

----------------------------------------------------------------------

我朋友现在在国外留学。偶尔他回国跟他吃饭,他点菜都是低声,会对服务员说谢谢,会在聚会的时候和我们一起放声大笑,会拿一只胳膊挡住电梯门让同行的人先进电梯,会耐心的给不认识的人指路。

一个阳光开朗又非常有教养的人。

所以那些担心用这种教育方式孩子会长成另外一个极端的人,可以放心了。至少他并没有。

他妈妈是一个非常酷的人。也是我的女神,也是我将来希望成为妈妈的样子。

上小学的时候他喜欢和一帮熊孩子从一楼按别人的门铃,按了就迅速冲到二楼,偷偷笑。再一层一层按上去。被告了一状,他妈妈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闹着玩儿。于是他妈妈给别人道了歉。晚上的时候,他在房间,有人敲门。他说进来。外面没有动静。过一分钟,又响。反复几次以后,他怒了气冲冲的跑去开门,外面没有人,他冲在客厅看电视的妈妈吼,你干嘛呢,打扰我写作业。她耸肩膀,说我闹着玩儿。

小学写作文,他写自己想当个天文学家。他妈妈说,好样的,那咱们家就有第一个天文学家了。后来他说他换理想了,他想当总统,他妈妈说,好,那我明天起要给你买一套演讲的衣服。过了一段时间,他回家宣布,我现在理想又换了,想去当个消防员,他妈妈说,消防员超帅的,那你从今天开始要比明天跑步跑得更快。他说,我要当个厨师。他妈妈说,好的呢,那您看看厨房缺什么我去买回来给你练习。他有过很多荒谬的,在别人眼中不切实际的梦想,或者在大众看来不值一提的梦想,无论是天文学家还是总统,无论是厨师还是服务生,她都是一副哇这个职业好棒的样子。

初中的时候他想买一个超大的变形金刚。很贵。然后他妈妈就问他,你为什么想要这个呢?因为这个不是你生活的必须品,所以你要来跟我谈判,告诉我你为什么需要这个,等你能够说服我的时候,我就买给你。然后他去找她谈了三次,最后她说,嗯我觉得你说服我了。于是带他去买了。

高中的时候他早恋,班主任给他妈妈打电话。她对班主任说,我先回去跟他谈谈。回家以后她说,你有喜欢一个女孩子的权利,也有谈恋爱的权利,我不会干涉你,这是你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自由,但是两点要注意,第一是你要自己对你自己的感情负责任,对对方负责任,至少两个人都不后悔,这是最重要的,第二就是不要太招摇,毕竟大家都是学生,你太招摇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我又得被叫办公室。最后,女孩儿长什么样我看看。

唯一一次打他是因为他小学时候打了同班的女生。

她问为什么要打女生。

他说因为班上同学都不喜欢她,大家都欺负她。

她第一次打了他。然后说,我现在比强大,所以打你了。你不服给我憋着。你要是以后还打女生,我就一天打你三回。男孩子比女孩子力气大,不是为了欺负女孩子,是为了保护女孩子。

----------------------2015.11.17更新--------------------

1.我和这个朋友初中认识,然后关系一直很好。偶尔他回去我家吃饭,我也会去他家写作业,他陪我过了一段很难熬的时间,我写过很多关于他的故事。他熊是真熊,上学的时候也很多时候不听话,也会打架也会逃课,但他还是一个特别好的人。特别是现在,做人处事都特别好。

2.其实不喜欢看的话右上角有个红叉,点上去就清净了。但是没有必要人身攻击她。我从小到大真的特别崇拜她。以前我告诉她我想当个作家,但是我爸爸嘲笑我说我肯定不行。她说,你写作文每次都写那么好,你只要坚持写下去,一定可以的。今年我辞掉之前的工作,来北京做编剧之前问她。她说哇那我要把我们家那个好久没开过的电视打开守着看了。

3.他爸爸的确没在他的教育中扮演什么重要角色。因为他爸爸太惯着他了,再加上时间太少了。他爸爸的生活基本上就是“行,儿子你说了算”以及“听老婆你的”。

4.最后,碰上这样的母亲,的确是一件概率很小的事情。是因为他妈妈本身就是一个学历高又非常酷的人。跟我家的教育模式完全不同,我家的教育模式是先打一顿再说。所以我非常羡慕他。也希望以后我能做得像她一样好。

编辑于 2015-11-17 859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禁止转载

781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莫小菇

781 人赞同

有一点:在小孩做错事的时候及时让他认识到错误,而且让他为自己做的错事付出代价。

在火车上遇到过很多熊孩子,乱拿别人吃的,大吵大闹,把垃圾扔得到处都是,这些熊孩子的家长无一例外对此的反应都是笑着敷衍地说一声“对不起啊。”顶多轻轻拍一下孩子,然后就干自己的事儿去了。

只有唯一的一次熊孩子的妈妈很好地教育了她,所以我印象特别深刻:一个年轻的妈妈抱着个挺可爱的小女孩儿,小女孩大概是第一次坐火车嫌闷,大哭吵着要下车,她妈妈先轻声细语地安抚她,等她慢慢平静下来了,说“你看你刚刚那么哭,把周围的叔叔阿姨都吵到了,你是不是做了错事啊?”等她点头后又说:“你该向他们道歉,因为你给他们添了麻烦,今天的零食也不许吃了,除非你好好给人道歉。”

那小姑娘眼泪汪汪地说自己害怕。

”她妈妈回:“没事的,只要你真诚地说对不起,他们会原谅你的。”

然后小姑娘就可怜巴巴地挨个跟我们道歉。

我当时甚至觉得有点羡慕,因为我感觉到这小姑娘长大后会有非常好的修养,她会比前一种熊孩子更没担当么?不见得。

发布于 2014-12-19 43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491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Cecilia ,育儿微信:萌妈小教室

收录于 编辑推荐 •491 人赞同

此前曾经写过一篇孩子偷钱怎么办的文章小孩偷拿家长的钱应如何教育? - Cecilia 的回答,里面提到了处理孩子偷钱的第一步是了解孩子“坏行为”背后的真正需求。其实,家长可以从很多方面避免自己家的娃成为熊孩子,第一步是了解“熊孩子”为什么“熊”

陈禾老师在微博里常常说,爸妈需要平等、轻松、自由地和孩子沟通交流,那么,怎样才能与孩子有效沟通呢?以下是美国著名儿童问题治疗师Jenn Berman根据理论和自己养育两个孩子的经验,给出的十条建议,部分内容为萌妈自己编写:

真正倾听孩子的声音。用和孩子平等的身体语言(俯下身,平视孩子),关掉电脑电视手机,用心倾听孩子的话,并透过孩子的只言片语来了解真正的需求。

尊重孩子的感情。倾听孩子的描述,并将孩子你的理解表达出来:孩子是通过成人的反馈来了解感情和自己行为正确与否的。如果一个孩子的感情能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正常释放,就能更好地成长。

建立孩子的成就感。孩子总是希望取得父母的认可的,即使有时候他们表现得好像专门和你作对,你也一定要明白这不是他们的本意。例如有时孩子不断说脏话,其实是希望得到你的关注和回应:他们会认为如果不说脏话,你就不会第一时间跑到他们身边去。

让孩子感到自己被了解。如果孩子能感受到自己被了解、关心和重视,他们就会更主动地学习、与人合作和关爱他人。大喊大叫、羞辱、伤害或者命令的方法,只能适得其反。

避免争夺控制权。越是试图控制孩子,越有可能与孩子发生争执。虽然不主张让孩子来制定规则,但建议父母使用一定的技巧和语言让孩子一起来做事,而不是抵制你。孩子的突出特点之一,是渴望帮助和取悦爸妈,作为父母应该满足孩子这种需求,并给孩子一个独立自主的空间。

建立明确一致的行为准则。尊重孩子绝不是值没有任何规则,相反,孩子是需要规则和限制的。在表达的时候,务必确定你能清楚地向孩子表达这些规则和限制的意义,不要进行空洞的威胁:孩子们往往在不断观察父母是否真的会监督他们按规矩行事。

言传身教。礼貌言行是逐步形成的,这需要孩子能了解他人的感受并且控制自己的行为,对孩子来说是比较高的要求。只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能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潜移默化。

认识到你所使用的语言的力量。父母必须谨慎措辞,尤其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就事论事地叙述你的看法和期望,而不是打骂、不雅昵称、不恰当的褒奖或者盖棺定论的判断。

给孩子留出过渡的时间。孩子有自己的活动节奏,并且比成人的节奏慢得多。因此,如果希望孩子进行下一项活动,需要提前告知他,耐心地提醒几次,并且可以使用一些固定的程序。例如要把孩子从游乐园带走时,可以和孩子一起唱你们编的“再见歌”,从而帮助孩子实现心理上的过渡。

恰当地对孩子说“不”。不纵容孩子的重要法则之一,就是学会对孩子说“不”。但是,需要以恰当地方式说“不”。你可以告诉孩子,他还能做什么;试着告诉他不希望他这么做的原因;分散注意力;给出另一种替代方案;提供两个你能接受的选择;阐明规则;推迟满足孩子的需求;幽默地化解孩子的问题;认可隐藏在孩子未被满足的请求下真实的愿望。

----------3月18日更新---------

从18个月起到3岁,由于孩子正在逐渐形成自我意识,该阶段容易变得固执和爱发脾气时。此时,如果父母或者家中的老人放任或者宠溺孩子,将问题的主导权完全交给孩子,容易让他成为传说中的“熊孩子”:既没有建立内在的道德约束(本质是一系列社会行为准则),父母的管教和社会的规定也无法约束他,这样的孩子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只会一味地我行我素。古语有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是强调要让孩子建立起道德观念和内在约束,避免失控的行为所导致的恶果。

实际上,尽管孩子拥有了控制权,但他的内心其实更加缺乏安全感。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爸妈原本是他的天和地,是无所不能的。然而,他却发现,原来自己才是可以做主的人,爸妈只会顺从自己。这样的父母无法给孩子安全感,也难以赢得孩子的真心信任爸妈,最终只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乃至行为失控。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建立起道德感呢?答案很简单:明确规则、及时反馈、奖罚分明、解释规则
明确规则。规则必须清晰、明确,且全家都共同遵守。

及时反馈。不要为了几天前的错误惩罚孩子,或者几周以前的成就表扬孩子,会失去最佳时期:在奖罚之前,孩子就可能继续为所欲为或者退步了。

奖罚分明:表扬孩子的行为和努力(而不是天分),同时进行令孩子有安全的惩罚。如果惩罚是直接暴打,很可能让孩子感到恐惧和害怕,从而用说谎等行为逃避惩罚,而非矫正不当的行为。

解释规则。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为什么受到奖罚,再次明确和解释规则,会让孩子对这些准则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并且内化孩子的道德感。如果没有忍住脾气,打了孩子(虽然很不愿意这样说,但是确实有不少这样的情况),也要在之后向孩子解释清楚为什么打,并且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

当然,还有一点也很重要:没有熊父母,很难有熊孩子。父母必须和孩子遵循同样的社会准则。有一个小品,是一名女子被批评以后跺着脚跳,并叫嚷着:“谁说我情绪化了?!我哪里情绪化了?!”看到这里,大家都会笑:你这样还不叫情绪化吗?实际上,有时候这正是我们自己的写照:

一边打孩子,一边喊:“谁让你打人了?不许打人!”

一边骂孩子,一边喊:“不许骂人!谁教你骂人的?”

一边发脾气,一边喊:“你脾气大是不是?翅膀硬了是不是?”

这样的“教育”能真正起到作用吗?什么是“教育”?我之前在如何对待偷钱的孩子回答中说过,教育是以身作则、春风化雨的引导。用更直白的话来说,我认为,教育并不是父母对孩子单方面的期望,而是父母和孩子共同达到期望:如果你希望孩子不发脾气,那首先你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因为孩子总是在模仿你,甚至超越你。

编辑于 2015-03-18 30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490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上古牧夫 ,微信公号:上古天真(shanggu_tianzhen)

490 人赞同

我觉得以身作则真的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至今觉得妈妈对我的影响特别大,包括后来的待人处事及一直以来的对公益活动的热衷。

讲几个妈妈教育我的小故事。

记得尚未读书的时候,应该是五六岁,有一次妈妈带着我去菜市场买菜,看到了前面有一个乞讨的老妇低下身子,档口前有一颗烂了的青椒,她拾了起来,掰断了烂掉的部分,用袖子擦了擦,直接便放进了嘴里吃了下去。

我当时跟妈妈说了一句:哈哈,妈妈你看,有人连生的辣椒都吃耶。

可能寻常的大人们听到尚未更事的小孩说这话并不会往心里去,但是我妈当时就站住身子转了过来,很是认真严肃地盯着我的眼睛,说道:
“你怎么可以这样说呢?婆婆也是苦无办法才这样。你要记住,很多人因为生活困难会吃不饱,你不可以嘲笑任何努力生活的苦命人。记住,你是一个善良的人。”

那一瞬间我的脸如同火烧,羞臊得只想找洞钻。

妈妈从兜里拿出一张一元的零钱,而后从刚买的包子袋里拿出了两个菜包,让我拿给那个婆婆。

那是我第一次对别人伸出援手,虽然只是简单的零钱和食物,但递过去的那一刻感觉至今记得清晰。

这是我这么多年来记忆最深刻的一件事,即使十几年过去,我还是清清楚楚记得那一次对话。

特别是妈妈对我说的最后一句,她不是说「你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而是让我记住「你是一个善良的人」。

一直郑重地记在心里。

另一次是,跟妈妈一起走在街上,前面的老奶奶一不小心一个踉跄,双膝跪地卧倒在地上,我连忙跑了上前,弯腰将老奶奶搀扶了起来。

老奶奶没有大碍,扶了她起来之后她连声道谢并表示不用相送,说只是一不小心滑到,拍了拍脏处就又独自走了。

妈妈走了上来,那时候彭宇案发酵了几年,刚好那时也发生了几单类似的事,全国媒体都在讨论对倒地老人扶还是不扶,我以为妈妈会说我莽撞。

万万没想到。

妈妈开口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是:“记得下次扶老人时要注意点,得单膝跪着地上相扶,你看刚刚那老奶奶双膝跪地,你只弯了腰,不安全,不尊重。”

那一刹那我真的被我妈感动到了,感觉整个世界都亮了起来,多么善良的一个人儿呀。

潜移默化的影响非常深远,妈妈从小告诫我们的事情我们都会记在心里。

诸如不能说脏话,爱护小孩,尊敬长者,去到他人家里作客不能乱动别人的东西,不随意拿起别人家的电视遥控换台,不在他人家里或者公共场合大声吵闹,他人来家里作客时在客厅里要保持安静或者回房间里玩,客人只要还没离开决不能去打开他们带来的礼品等等等等。

她自己这些方面也做得很好,所以小孩们也会听从模仿受她的影响。

我想,自己把这些事情做好,然后再采取适当的沟通方式,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发布于 2015-11-17 42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524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江倾月 ,见过极光、彩虹和海洋。还有你的眼睛。

524 人赞同

看到之前的答案说小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行为,我忽然想起来前几天在地铁站看到的一幕,一直在当做笑话讲。

地铁站里一个妈妈带着一个小男孩,小男孩没管他妈妈正在和另一个女的说话,喊:我不吃辣的!他妈妈没有理他。小男孩又更大声的尖叫,我不!吃!辣!的!!! 不!吃!!!!!所有人侧目。

他妈妈见状,揪住他开始打,并且尖叫:不!!许!!叫!!!!!

发布于 2014-12-19 125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185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李嫑嫑 ,我的微信:li_biubiu
提问咨询请去我的值乎

185 人赞同

谢邀

真正的“熊孩子”,大多都有两种诱发因素:「缺爱」和「溺爱」。

我所接触到的“熊孩子”基本都有以上两种诱因,而我也认为这两种诱因的核心问题就是教育方法的问题。

「缺爱」会导致孩子产生哪些问题:
通过别种渠道或方式来获取缺失的关爱;
以报复等负面心态去对待周遭的人与事;
心理不够健康且缺乏正常年龄应有认知。

「溺爱」会导致孩子产生哪些问题:
过早的感受虚荣攀比带来的身心优越感;
过分的依赖父母并以此作为霸道挡箭牌;
得宠过易心理自负自尊极强并使之逆反。

以上问题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们父母在对幼儿或儿童教育中的方法分寸非常重要,我们通过长久以来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和个体能力,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如果父母在教育中走极端,那么你可能最终得到的结果就是适得其反的。

之前有个问题的回答里我是非常鼓励父母自己带孩子的,第一原因就是能佩服父母与儿女之间的信任与默契,第二原因就是可以通过先天的强势性去引导孩子在生活中的言行。

回到问题:“怎么做,才能尽量让自己的孩子不成为熊孩子?”我的建议如下:
以身作则

这一条是我跟不少父母提到过的信条之一,但跟大家说真的,几乎5个父母里有4个父母都做不到,其中还有一个父母只是较为随性或在大是大非面前才想起来要“以身作则”。

当我们在勒令“熊孩子”每天按时起床的时候,熊孩子也会心里憋着不服气看着赖床的父母,内心的OS是这样的:“你们让我按时起床,你们还赖床!”

当我们在勒令“熊孩子”别在嚷嚷的时候,熊孩子心里各种委屈,内心的OS是这样的:“你们在家里吵架的时候嚷嚷声也很大啊?”

当我们在勒令“熊孩子”以后不准扶路边的老奶奶、不准给乞丐一块钱、不准做老好人的时候,这些熊孩子内心的OS是这样的:“不是说要助人为乐吗?”

很多时候,孩子的价值观与认知都是被父母无形中颠覆改变的,任何父母都要清楚一点,那就是孩子是个善于模仿的小精灵,他们会模仿你们的好,但也会吸收你们的恶。只有先从父母自己做起,做一个离孩子最近的榜样,你才有资格去引导孩子,去给孩子做正确的示范。

何为“熊”何为“乖”

其实我比较反对给孩子贴标签,我在去年还是年初在知乎答题的时候,那段时间我是最喜欢小孩的期间。但最近这个月可能是我被孩子虐惨了,也加上事多很累,耐心也被消磨了不少。因而也是头一次对小孩有了很烦的抵触感。

后来在写工作总结的时候又自己反思了一遍,大人的忍耐确实是有限的,但换个角度想,我就把这段经历当作是修行,当作是一种生活体验。我会分析每个孩子的言行举止,分析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以及父母与他们的互动。同时也有父母会主动电话里跟我聊如何引导孩子,在孩子哭闹烦闷的时候如何让孩子走出苦闷。

写到这儿,我想说的是没有哪个孩子是天生就乖或天生就熊的,乖和熊只是孩子性格特征里的一环,说白了就是孩子性格特征中的某一点被过度放大。因为孩子是不具备成人的自控能力,他们不知道如何去掌握尺度。而我们父母要做的就是如何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明白处事的分寸与尺度。

圆规

上面提到了处事的尺度,那最后一点就是圆规了。圆规意指为人处事的方圆准则与核心原则,比如我们会通过用一个真实的圆规来给启蒙阶段的孩子讲处事的尺度在什么范围,同时也会告诉孩子圆规最中间的部分就是我们“心”,做任何事都不能违背良心,要做一个善良的好孩子。

当然,我不敢说我这个方法有多么的奏效,但是各位父母值得尝试。

总结

任何一个孩子,在他的成长中是不会避免「熊」→「乖」或「乖」→「熊」的过程。只不过年幼时与长大后所表现的方式不一样。「熊」是孩子天性被过度放大的表现形式,这其中包含了孩子自身的性格、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父母老师同学对孩子的影响,是千丝万缕的关系。

很多有个性的孩子,其实性格当中就包含着“熊”,只不过这种“熊”被收敛和包装了。使得大人看起来好像蛮合理。而有的孩子的“熊”就显得特别无理取闹无法无天,大人会觉得特别烦。

父母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避免成为“熊孩子”,一定要先“以身作则”,有时候你的孩子就是你不为人知那一面的影子,别以为小两口在家嚷嚷吵架、抽烟喝酒、臭美打扮孩子就不知道,你们那点儿事孩子清楚的很呢。

我不会告诉你们4岁的小女孩已经知道她妈妈几点化妆、唇膏是什么颜色、她爸爸晚上几点回来,虽然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要告诉我.. 虽然我潜意识的认为可能还有更劲爆的猛料没告诉我..

最后:

我仍然不遗余力的反对“无脑暴力”的教育方式。父母都实施暴力了,难怪自己孩子是“熊孩子”。


发布于 2014-12-29 17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禁止转载

253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杨兵利 ,出来卖的,欢迎询价。

253 人赞同

题主问了两个问题:

1. 怎么做能尽量使得自己的孩子不成为熊孩子?

2. 是不是孩子不熊,长大了容易没自信,没胆量,没担当?

先回答第二个问题。

我个人觉得,长大了是否自信、受否有胆量、是否有担当和小时候是不是熊孩子关系不大。

然后再回答第一个问题。

先说说我的观点,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虽然,在很多方面,我做得很不好,但我一直努力让孩子做得更好一些。这不是我对他要求苛刻,而是我觉得有必要让他从小就懂得有担当。

我儿子不到两岁时,就懂得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不能闯红灯。有时候,碰到有人闯红灯,儿子会问,为什么那个人要闯红灯。我会尝试着告诉他,那个人做的不对。

现在他不到三岁,非常喜欢和汽车相关的东西。有一次,让他用手机看了一些汽车图片,他就经常要用我的手机看汽车图片。我告诉他,用我的手机看汽车图片没有问题,但是你得告诉我你准备看几张。对于数字,他已经有一些概念。他会说,爸爸,我看6张,我说话算话。一开始,他会耍赖。但是,纠正了几次后,看到第6张,他会自己关掉手机屏幕,然后对我说,爸爸,看看我是不是说话算话?

不乱扔垃圾,很多大人可能都做不到。但是,我会尽量让儿子做到。所以,大多数在家的时候,他都会自己把垃圾扔到垃圾桶。出去玩,我和家里人力争身体力行,不乱垃圾,给他做一个好榜样。

楼下有一个几个月大的小孩,有时候白天睡觉的时候,我儿子碰巧在家玩的动静比较大。有一次,对方找上门来,说了说。后来,每当儿子玩的动静比较大的时候,我会告诉他,楼下有一个比较小的小朋友要睡觉,你不能太吵。可能处于好奇的年龄,他会问,为什么不能吵啊之类的问题,甚至会故意更吵一些。这时候,就需要很有耐心的给他解释。唉,做过父母的可能会有体会,给一个不到三岁的小男孩解释问题确实比较困难。

儿子有不少玩具,喜欢看书、下棋、打牌。每一次,打完牌,如果要下棋,都尽量让他把扑克牌收拾好,然后在下棋或者看书。当然,有时候会刷点小脾气,自顾自去玩了,但大多数时候,做得不错。

晚上给他刷牙前,会问他要不要喝奶或者吃东西。告诉他,如果现在不吃,刷完牙后,就不能再吃了。慢慢的,他会逐渐明白,要么吃了东西再刷牙睡觉,要么刷牙后不再吃东西。

他喜欢喝酸奶,而且超级喜欢。那么,又得给他立规矩,每天只能喝一盒。绝大多数情况下,他每天只喝一盒。有时候,我下班后回到家问他要不要喝酸奶,他会说今天已经喝过了。可以试想,对于一个不到三岁的超级喜欢酸奶的小孩,要做到这一点确实有点为难他了。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

可能,有些知友会问,给小孩子立那么多规矩,不让其成为熊孩子,会不会影响其想象力、影响其发展?从我儿子目前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这种担心是没必要的。给他立规矩,是让他从小懂得遵守规则,懂得担当,但并不是要告诉他,他应该遵循守旧,这是两码事。

就拿苹果来说,吃之前要洗干净,这是规矩。但一定要把苹果画成圆的,这和规矩没一点关系,是教条。

可能很多人看过《父与子》这本漫画。没有什么文字,全是图画。但是,就是这样一本漫画,我儿子却超级喜欢,经常让我给他讲上面的故事。讲了几遍之后,昨晚,他竟然能指着某一页的他感兴趣的几幅图画,讲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给我们听。

他喜欢背唐诗,背的次数多了,他会自娱自乐,用自己喜欢的很怪异的腔调背唐诗。什么感觉呢?嗯,就像是普通话、河南话、陕西话掺杂着被唐诗的感觉。

昨晚,他在唱歌,我仔细一听,歌词全都是赛车总动员里各个车的名字。我问老婆,谁教的,老婆说没人教。抑扬顿挫,把那些车的名字唱了出来。

因为喜欢看书,所以听了不少儿歌。然后,他就会偶尔自己编儿歌。诸如,小猪小猪,以下飞上了天,掉了下来,小猪不哭,小猪很勇敢。不但逻辑比较完整,而且还是唱着说的。

还是那句话,绝大多数时候,错的不是孩子,是孩子的家长。

祝好!

发布于 2014-12-25 22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329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三文蛋卷 ,我只爱学习。

329 人赞同

谢谢大家的赞(´⌣`ʃƪ)

三个月之前的答案这几天被翻出来surprise:)

刷评论看到蛮多人质疑,这里补充一下吧。

爸比妈咪没有大家想的那么严肃苛刻,该疼的时候依然疼,小萝莉的房间里全是妈咪送的芭比娃娃以及各种故事书。说白了就是不惯而已。

其实她和我在一起的时候超级熊,总像一只长臂猿挂在我身上怎么劝都不下来。趁我不注意还会拿我的手机自拍甚至偷拍我。当然偶尔也会开心地和我一起拍照。

做手工糊的满手满地全是颜料,但做完后会自己主动把房间打扫干净。


和她一起做好science作业后开心地跳到我身上说谢谢,还要拿出iPad录下来。



和每一个小小孩一样,爱玩爱笑爱搞怪,对一切都充满好奇,爱看电视不爱写作业总缠我陪她玩游戏讲故事,不开心了会偷懒也会闹情绪。

不同的是,她不管喝水吃零食都会准备稍大的一份给我,会请我帮忙挑选家庭聚会要穿的衣服然后十分感恩地说谢谢,每次离开的时候会问我“姐姐我们什么时候还能再见?”约定只玩十分钟时间到了立刻拿出home book……

让我感动的,是和她一起的大多数时间不像是和小小孩交流,并非是她如大人般的冷静成熟而是那份鲜有的独立和尊重。

她依然是个“熊孩子”啊,只不过是个讲道理的“熊孩子”。

——————我是熊孩子分界线———--

闲时做家教,带了一个六岁的小菇凉。爸比高帅,妈咪美,弟弟可爱。

第一次去小朋友家的时候,感觉小菇凉真的是小公主。乖巧可爱,会跳芭蕾拉丁,会弹钢琴做手工。英文比中文说得要好。

当天妈咪到家的时候我在教小菇凉math,因为是第一次,她不太愿意配合,妈咪特别严肃地告诉她:“XX,请你注意你的说话态度,请你对妈咪和老师礼貌。”

讲真,有点震惊和紧张。第一次见到母亲像对大人的态度对待一个六岁的孩子。本以为妈咪是个非常严肃的人,而后转身她和我说话却又十分温柔礼貌。

后来慢慢注意到,爸比和妈咪对待小菇凉完全不是捧在手心的疼爱。有些严肃,但却有理有据。

上周过去的时候。小菇凉在闹别扭。因为她和爸比约定好做完作业就可以看电视(他们家严格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但却因为做作业耽误太久导致还没来得及吃饭就要上家教。她打电话给还没有下班的爸比,在这段时间内,她很想看但却一直没有打开TV。爸比在开车最后妈咪回了电话。因为开着免提,妈咪说的话能够很清楚的听见。

“妈咪………”(哭)

“XX,请你不要用哭的好吗?用说的,哭的我听不懂。”

“好。”(立刻收起哭腔)

“…阿姨说你写作业用了四个小时,还没有吃饭对吗?”

“嗯,是。”(自己承认)

“爸比答应了你可以看电视,但是因为你自己边玩边写作业用了四个小时耽误了时间。…没有人不让你看电视,是你自己没有利用好时间,你自己造成的后果要自己承担。现在老师来了,到了上课的时间,请你先吃饭好吗?老师过来很辛苦,请你尊重老师好吗?”

“我尊重老师,可是我还想看电视。爸比答应我了……”(有哭腔)

“…如果你不相信,你可以现在打电话给爸比,看他是不是也说同样的话。”

说完,电话被妈咪掐断了。(中间对话有省略)

小菇凉还是想看电视,和阿姨磨了一段时间。最后僵持不下的时候爸比回来了。爸比问了具体情况,让她先上课(这个时候答主已经在旁边尴尬了快四十分钟),小菇凉不愿意,仍然在哭。

然后爸比只说了一个字“去。”声音提高了八度。

爸比的态度震惊了我。小菇凉的反应更是震惊了我,她立马收住了哭腔。跑去了自己的房间。

我紧跟着她进了自己的房间,她在我面前开始哭,但也没有声音很大。这时爸比进来了,“XX,你相信吗,不要以为老师在这里我就不会批评你哦。”小菇凉收住哭腔 “相信。”(点头)

然后她拿出home book开始乖乖写作业。

从哭闹僵持到爸比回来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不到三分钟。

这件事情给我很大的感触,很难相信在小小孩哭闹的时候还能好好讲道理。

慢慢发现小菇凉全家包括阿姨说话最常用的句式就是“请”,“可以…好吗?” “谢谢。”

她在我面前,依旧一副天真烂漫的模样,但话语间透露着自主和尊重。她才六岁。“熊孩子”的年纪。

和阿姨聊天也逐渐感受到整个家庭的规则性,娱乐和学习的时间,完成任务和得到响应回报,每一项都井井有条。并且小菇凉乐此不彼地实践着。

我不能说这种教育模式多么优秀,但在小菇凉身上却让人看到了这个年纪该有的“成熟和懂事”。

一直记得某部电影中这样为之动容的一幕。

英雄要离开,和男孩告别。

"Waiting for me,I will be back."

"You promise."

"I promise."

也被《这个杀手不太冷》中一句

"Leone, I love you."深深打动。

在纯真之下掩映的成熟。温暖又欣慰。

我们身边,多的是以父母的高姿态压制着孩子,多的是宠溺的姿态疼惜着孩子。却常常忘了,他小小的身体里也有着和大人一样美妙的世界。

社会化是个冗长的过程,究竟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有“自我”神奇而不得而知。也许从他第一次开口说“我要”的时候就该让他明白,他因何而要,又凭何得到。

我见过在地铁上乖乖坐好甚至会给老奶奶让座的小小孩,也见过脚踩两个座位麻麻在一旁开心拍照的小小孩。

这世上没有与生俱来的“熊孩子”也没有从天而降的Angel。

编辑于 2016-04-03 49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337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伯阳 ,微信公众号
至道学宫 zhidaoxue

337 人赞同

小孩子刚生出来如同一张白纸,显然,世界上不存在一生出来就熊的孩子。那么问题就变成了,一张白纸的孩子是如何变熊的呢。 

熊孩子养成计划第一课:失败的言传身教,糟糕的第一笔。 

首先,得有两个熊老师。这一对老师,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这张白纸上的第一笔,甚至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这两个熊老师,就是孩子的父母。为什么说三岁看大呢,因为婴儿从出生,到三岁这个阶段,和外界接触的比较少,一直处在家长的呵护,陪伴和保护之中。他们能接触到的信息,知识,技能教育,也都是跟父母学的。 很多性格,都是这段时间形成的。

不仅言传很重要。其实对于不大懂道理的小孩子,身教才是更重要的。这个阶段的孩子,模仿力极强,而且特别容易养成习惯。有个家长,吃饭的时候,总喜欢把最后一口面包和馒头手捏着的地方扔掉,一岁多的孩子还不会说话就学会了,她无论吃什么东西,只要手捏着的地方最后一口都会扔掉。她的这个习惯,一直到好多年后才改掉。 

如果这个阶段,父母比较熊,陋习比较多,喜欢说脏话粗话,各种不良嗜好和陋习,孩子基本上一模仿一个准。特别是很多文化程度不高的生活环境里面,大人喜欢教唆孩子说脏话,粗话,骂人。这种事真是糟透了。目测这么多年,基本三岁就开始说脏话的娃,长大后鲜又不熊的。因为在他幼小的心里埋下了一个观念:粗野无礼,不尊重别人,攻击别人是有趣好玩的事情。 

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没有分辨能力,他们会默认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正当的。如果这个阶段,父母喜欢吵架打架,那么孩子就会认为,婚姻就应该是这样的。很多人成年后,对婚姻的很多阴影都是这时候形成的。缺爱,冷漠,对形成笃定的人际关系感到悲观。

熊孩子养成计划第二课:娇生惯养,溺爱放纵。使孩子以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正当的。

孩子稍微大一些,能懂一点事了,也开始有了一点自主的意识和行为。如果父母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他能够理解并接受。这时候,也是很多终生观念塑造的阶段,所谓的三观不正,很多是这时候开始歪的。因为这时候,孩子就开始萌生了是非观,荣辱观。为什么很多人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很糊涂呢,因为在形成是非观念的第一堂课,他就没合格,被人带歪了。

娇惯孩子的家长,不管孩子做什么,有什么要求,都是无条件的满足它和嘉奖他。这样一来,就无疑给孩子一个信号:无论我做什么都是对的。他没有是非观,对伤害别人,冒犯别人,影响到别人,给别人带来麻烦和负担,他完全不当回事。他理解的对,就是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理解的错,就是谁妨碍他做这一切,就是错。

如果父母这时候还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再把他往前推一步。那就是过度溺爱。甚至形成了不健康的主奴关系,父母沦为孩子的奴仆。孩子开始作威作福,父母做牛做马。

孩子本来已经是非对错很模糊了。又得到了一个激励的信号,那么,小主人威风爆表,他就会产生出淫威。他会把自己的淫威,发泄到所到之处的一切地方。

很多小孩,在公众场所,别人好端端的也没惹他,他过去使坏打别人一下,往别人身上吐口水,掀别人裙子,骂人脏话。等等,这都是把家里的淫威带到了社会上来。

这个阶段,三岁到六岁,完美熊孩子养成计划,已经完成一半了。

熊孩子养成计划第三课:教育失当,心智启蒙失败,导致孩子沦为垃圾智力活动受害者。

在开始入学之前,可是视为孩子的第一个智力启蒙阶段,这个阶段,启蒙的是孩子能开窍,对世界的好奇心,以及灵气。

小学整个阶段,是孩子智力被巩固成模式的关键阶段。这时候的孩子,没有烦恼,无忧无虑,脑子里面亮堂的像明镜一样。什么东西都能秒懂,这个时候记住的东西,甚至能牢记一辈子。

这个阶段,就应该告诉孩子,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比是非对错又高了一个层次。很多兴趣爱好品味的形成,其实是在这个阶段打下的基础。因为孩子在这个时候,虽然已经有了是非对错的意识和判断力,但是对于塑造他知识结构和心智模型的东西,是毫无分辨力的。他根本不懂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

如果父母这个时候管教不严,孩子就会养成很多不良的陋习。接受很多垃圾智力活动的东西,充塞在自己的脑子里面。有的家长,看毛片也不注意,孩子也跟着看。让孩子看一些暴力血腥的动漫和玩一些暴力游戏,也不管,认为小孩子懂什么。这是很可怕的。

有的小孩,看了喜羊羊和光头强,都能模仿里面的情节,把其他小朋友绑在树上烧着玩。大部分的少年犯,都是在这个阶段种下的邪恶种子。

熊孩子养成计划第四课:父亲偶像职能缺失,孩子以人渣为偶像。

过了小学之后,孩子开始进入人格塑造的阶段。是非对错好坏他都有了一套自己的认识和观念。现在他开始为做一个真正的成年人做准备了: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因为他还没做过大人,所以只能以身边的大人为偶像做参照物。选定偶像后,则会刻意的模仿偶像的行为举止和说话方式。这是一次成年前的路演,也是非常的关键。

这时候,如果父亲能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告诉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是伟大的有意义的事情,那么孩子就会崇拜自己的父亲。这样的孩子,很难会去和人渣鬼混把自己也变成人渣。

而如果这时候,父亲母亲都失位了,没有在他人格雏形和粗胚的阶段,以自己过来人的经验和教训,给他灌入关于未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人格教育,理想教育,那么这个孩子,就不会有什么志向。

没有志向,就会想一出是一出,人格一直不定型,跟风,随波逐流。倒霉的话,碰到几个人渣,一辈子都毁了。

不良少年,不良少女怎么来的,就是这关键的一步,父母没有牵着他的手,告诉他人生应该怎么走。因为父母没有给他标画出雷区分布图,他也只好自己去趟雷了。

小的时候用陋习熏染,启蒙的时候娇生惯养,智力发育的时候给孩子输入垃圾智力活动,少年的时候,在把他推到地雷阵里面自己去趟雷。这四课都教完,一个完美的百分百熊孩子,就这样的养成了。

怎么做能尽量使得自己的孩子不成为熊孩子?把上面反过来就可以了。

编辑于 2015-11-18 20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507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波本 ,布鲁斯贝斯手。

507 人赞同

家庭,教育的事我很少说,家庭之事受制于无法分割的情,这会让事情变得很复杂,就算你琢磨明白了所有道理,也改变不了什么。不过有人邀请了我还是念叨两句。
一是,父母的水平,影响着孩子。
和孩子的关系,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次才是亲情关系。我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岁长到一十八岁,十八年朝夕相处,且不说你是孩子的父母,就算是个外人,对孩子的影响也非常大,再加之父母对孩子的权威性,这种影响就会再被放大。父母严于律己,有学识讲道理,其孩子大多不差;父母整天麻将饭局不断,把房门一扔喊一句:好好学习,你想孩子能心甘情愿么。
咱们看待某些问题,内心就该卑劣些,总是人心向善世界和平,解决不了问题,把安慰自己的面具扯下来,才能找到源头。多数情况,有钱人家的孩子比穷人家的孩子有教养,城里的孩子比村里的有见识。金钱,教养,家庭状况,对孩子影响很大。父母的水平,影响了孩子的高低。
二是,你能“教”的机会并不多,大多时候都是你在做,孩子在看。
这二算是第一的延伸。
孩子做对了鼓励,做错了引导,得有个事情做引子,这种时候并不太多。这是当然,人的日子本就是吃饭睡觉念书赚钱,少有波澜,没那么多事让你有机会“教育”,这还不算你教育了他不听,或者孩子怕被你教育想着法躲着你。
更多的时候就是简简单单过日子,相安无事,在这日子中,你的性格,所作所为,为人处世,一点点影响孩子。细水长流,聚沙成塔。
总之
不管你想让你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一是不要强求他成为什么样的人,他是你的孩子,也是个独立自主的人,与你性格不同想法不同,你不能强加意愿给他;二就是做好自己,该挣钱挣钱,该读书读书,经营好家庭,让你的孩子真心喜欢和你相处,让他觉得你这个人有本事,他值得学。

编辑于 2014-12-19 28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1634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苏苜雨 ,人不作死也会死

vczh 等 1634 人赞同

说一个我自己的经历,希望能有点参考价值。

有一回在国外坐飞机,当时正好是假期,飞机上有很多爸爸妈妈带着小孩子的组合。整个飞行过程中感觉很平稳,基本没有小孩持续尖叫大哭的声音,偶尔有一两声小孩子的声音,但是很快跟着一声“shh”,然后就安静了。

在下飞机的时候,坐我前面几排的一个妈妈带着两个儿子,其中年纪比较小一个男孩不知道什么原因跟妈妈闹别扭了,一边走一边嘤嘤嘤的哼唧(真的是嘤嘤嘤!)。我因为座位靠后所以就一直跟在他们后面,也比较好奇这位妈妈要怎么处理这个状况。等到走出飞机和机场大楼连接的走廊,那位妈妈蹲下来,直视她的小儿子,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让我非常印象深刻的话:“听着,你已经三岁了,应该懂道理了……(原句是“Listen, YOU ARE THREE. You should know blabla...”)”当时整个人都吓尿了好吗!借用我室友的话说,在国内别说三岁了,就算是十三岁也不会有哪个大人跟你讲道理的好吧……

我感觉这个事情很能说明中国和美国对小孩子教育的一个很基本的区别。在中国,没有几个大人会把小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他们对小孩子的态度基本和对待宠物没什么区别,小孩子做的事情应当顺大人的意,让大人开心了可以有奖励,让大人不开心就惩罚,但很少有大人会跟小孩子解释为什么有些事情应该做,为什么有些事情不该做。处于学习阶段的小孩子会把大人对待自己的态度学起来对待他人,自己开心了怎么样都行,不开心就尖叫打人,这不就是熊孩子的表现吗。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国内熊孩子这么多的其中一个原因吧。

编辑于 2014-12-20 124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禁止转载

136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灯灯灯兔仔 ,我只是想过得简简单单

136 人赞同

想起上次在地铁里,遇到了一个爸爸带的小女孩。应该是5岁的样子。爸爸手上提着一包画画的材料和一个包了几层的鸡排。

小女孩一路上,都眼馋着看着那鸡排,询问了三次~

爸爸,我好饿~我可以吃鸡排嘛?

爸爸都耐心的说,这是地铁,你吃东西的味道会另旁边所以闻到的人都饿的,等回家了就可以吃啦。

那小女孩摇着双马尾和爸爸说,那可以给我拿着让我闻闻么~我就闻闻~

你要答应爸爸只能闻闻呐~

爸爸递给了她。

一直到下车,小女孩都握紧着鸡排,坐在爸爸腿上偶尔低头嗅嗅,没有尝试打开袋子去吃鸡排。

比起其他我所见到的在地铁上叽叽喳喳叫或者哭的孩子,我觉得这个小女孩和她爸爸真的是萌萌哒。ToT萌哭辣!有木有!

我也想几年后生一个这样萌萌哒的小女孩儿。( ´▽` )ノ。2016年6月的许愿~。

编辑于 2016-06-03 14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75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一笑风云过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75 人赞同

所有熊孩子的背后,都站着一群熊大人,熊也是会遗传的,请尊重科学。

发布于 2014-12-19 2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472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菠菜 ,订阅号:bocai_zhu
/ 淘宝"菠菜五味店"店主

472 人赞同

盗一个理念换成熊孩子版:

1、孩子总有熊的时候,你要打击的是熊这个属性,而不是孩子。

2、大部分时候的熊,你不理不纵容不屈服,他自己会好

3、他自己不会好的熊,基本上就管不了了

展开说下,第一点,就是你要让你的孩子明白,你喜欢他,只要他的合理要求,是可以满足的。你不会因为抖大人威风而打击他。

做到这点很不容易,许多时候,我发现许多大人不是为了教育孩子,无非是为了抖大人威风而已。明明自己在餐厅又吸烟又大人喧哗,孩子却要乖乖做在饭桌上,明明自己有那种说张家长李家短的爱好,连帮老人顺手拉个门的习惯都没有,却让孩子“分享”这个“分享”那个……所谓言传身教,身教大于言传。一个打击孩子的大人,对熊的标准是善变的,今天做这个事情心情好不说,明天做同样的事情心情不好就打,你打击的不是熊这个属性,打击的是孩子。

第二点就是不屈服,这个不屈服不仅仅是不屈服于孩子的无理取闹,也要不屈服于世俗的压力。

什么叫做世俗的压力,比如说,在一个电影院,你孩子熊过,你教育过,下次带孩子去影院,如果你周围有一对熊情侣,你也应该指出来。这里是公共场所,可以轻一点吗?有许多大人,自己的孩子会管教,但是遇见他人影响自己,当然就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在我看来,让孩子明白,在公共场所做不合理的事情,这个。。。你会遇见有人来找你晦气的可能。

有些事情,给别人添麻烦,别人就给你添麻烦,有些事情,别人给你添麻烦,你就给别人添麻烦。没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千万不要窝里横,对着孩子指手画脚,对着旁人低头哈腰,会渐渐丧失在孩子心中公信力的。

对于孩子自己的无理纠缠,也没必要屈服。当然也要注意不屈服的合理性,比如说如果孩子无意识的难以控制,和孩子恶意地骚扰或者欺负他人,这种回应力度是应该完全不一样的。前者,应该是隔离后帮助,后者,应该是阻止后并有一定的训诫和惩罚。训诫和惩罚大家都在做,但关键是你要分清孩子是无意识还是恶意,如果只是贪图自己管教方便,孩子无意识的举动你都骂一顿打一顿,反而会让孩子要么唯唯诺诺,要么叛逆反抗。

比如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他到底是只有十几分钟的安静能力还是存心要打扰别人,这个是要区分的,在他只有十几分钟安静能力的时候,劝解无用尽量先带离公共场所,然后告诉他不能这样,然后下次再观察,一般来说,比如去看戏什么的,小孩子只有十几分钟耐心很正常,带他离开就完事了。。。随着年龄的增加和适当的引导,她的时间会越来越长。但是如果是她已经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因为某种因素忽然兴奋起来,规劝无用,那么带离的同时,可以适当做点惩罚(我一般是说我生气了,我现在不和你一起吃甜品了,甜品是互相开心的时候吃的- -)但是在惩罚的时候,也记得第一点,就是表达类似于我不是针对讨厌你这个人,而是不喜欢你的这个行为,以为你浪费了我的时间/破坏了我的情绪/等等等等,所以我生气了。。。

我个人态度是你惩罚的越轻越容易执行,越说的清楚,你的效果反而越好,大部分时候吾娃基本别扭个几分钟就可以理解我们的要求了。(当然蛮不讲理的时候也有。。。特别是和她外婆在一起的时候- -)

最后一点,是做父母的也要接受,肯定有自己处理不了的事情,现在我孩子年纪小,自然还听我的,但我毕竟还没有经历过 孩子的叛逆期或者各种。。。压力吧。我个人觉得为人父母很重要的还是谦虚,不是我们比 孩子大个几十岁,我们就是对的。在往前十几年,我们也是染发,逃课,打架,欺负老师,各种熊过……有些熊,也没有打扰别人,他真的要干,表示不理解,但也没必要非要纠正。有些时候,孩子的优秀,不是你教育出来的,孩子的举动,也不是你管教的了的。

等孩子大点的时候,父母也应该渐渐接受,有些举动,不是他们熊,是我们老了。

编辑于 2015-11-17 29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47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吴名士 ,公众号:“吴名陋室”。已识乾坤大,犹怜…

47 人赞同

他第一次犯熊的时候就制止他,告诉孩子这事不对的。这种孩子不大容易熊下去。

他第一次犯熊的时候,你说哈哈,好萌。恭喜你即将拥有一个人见人烦的熊孩子。

发布于 2015-11-27 3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79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张白羊 ,与人不善,与世有争

79 人赞同

我六岁的时候不停妈妈话,在家里跑,然后头撞到桌腿,哭的不行。我妈妈先过来给我揉揉头,一会我不哭之后把我拉到桌前,对着桌腿说,我的孩子不小心撞到你了,对不起我替她道歉,你一定很疼,我给你揉揉。然后我妈就去揉桌腿了。当时的我既心疼桌腿,又觉得对不起妈妈,把自己头上的大包都忘了。

人之初,性本熊。养不教,父之过。

发布于 2016-02-03 22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68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小苏想吃草莓酱 ,相比于一起玩游戏
现在的我更喜欢靠在他…

68 人赞同

记得小时候去亲戚家 打碎了我小姨的一个瓷兔子 从她家出来才敢告诉妈妈 

然后妈妈带我去买了彩纸和水彩笔 陪着我坐在她家门口 花了三个小时叠了一只纸兔子 又连拼音带图(刚一年级 不会写的字太多 妈妈不肯代笔)的写了一封道歉信 

之后妈妈告诉我 “虽然你觉得自己做了很多 可这都是你为了自己做错的事应该付出的代价 你必须做这些 而别人不是必须因此原谅你 如果他原谅你 只是因为他的善良 他不原谅你 你应该再想别的办法 而不是觉得自己已经认错了是对方不讲理” 

母上大人总对我进行这类洗脑教育Ծ‸Ծ 导致后来我听到“我都道歉了还要我怎样”这类话时 就会在内心默默把对方拉黑了

发布于 2016-03-21 14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10赞同
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lyounger ,理论物理博士

10 人赞同

父母自己不是熊大人

fr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97559#answer-24283476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