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Python开发

Python装饰器模式学习总结

2016-05-21 11:57 351 查看
装饰器模式,重点在于装饰。装饰的核心仍旧是被装饰对象。

类比于Java编程的时候的包装模式,是同样的道理。虽然概念上稍有不同但是原理上还是比较相近的。下面我就来谈一谈我对Python的装饰器的学习的一点心得吧。

关于作用域

Python作用域 体现在LEGB中:

L:local 函数内部

E: enclosing 函数内部和内置函数之间

G:global 全局性质,有命名空间的限制

B:build-in 内置函数,由python解释器管理

学过编程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大致是什么意思,所以这里不再叙述。

关于闭包

关键在于理解Python中闭包的概念。说白了,闭包就是函数里面又定义了函数,这就是闭包了。(呵呵,断章取义一下。可能说法不恰当)。如下:

def func1():
print 'func1 is running'
def in_func1():
print 'in_func1 is running'
return in_func1
print 'over'


简单的一个闭包的实现,就差不多是这个样子的。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要将内部函数当成一个对象来返回(Python中函数其实就是一个对象,我们可以通过type来进行验证)。

这段代码执行的流程是先执行func1,然后执行func2,并且将func2作为一个属性返回给func1.这样我们可以再次的得到func2的内容。这就是闭包!

关于装饰器

类比Java中那么多的模式,比如ServletRequest被装饰成了HttpServletRequest。Python中也有很多这样被装饰的例子。如CookieJar被装饰成了MozillaCookieJar等等。实现的功能就是被装饰对象的功能得到了增强,完成的效果也大大大的比未装饰之前好了。这就是装饰的好处。

下面就来看一看Python中怎么来实现装饰器吧。

核心:借助于@符号,即可。

def bar():
print 'Bar'

@bar
def foo():
print "foo"
# 其等价于:
def foo():
print "foo"
foo = bar(foo)


代码执行的流程:

先执行@对象,也就是一个函数。其返回值就是一个内置函数,只不过这个内置函数是得到了装饰的被装饰对象(这里是foo函数),我们可以理解为:

装饰器,其本身接收一个函数对象作为参数,然后做一些工作后,返回接收的参数,供外界调用。

下面看一个实例:

import time

def function_performance_statistics(trace_this=True):
if trace_this:
def performace_statistics_delegate(func):
def counter(*args, **kwargs):
start = time.clock()
func(*args, **kwargs)
end =time.clock()
print 'used time: %d' % (end - start, )
return counter
else:
def performace_statistics_delegate(func):
return func
return performace_statistics_delegate

@function_performance_statistics(True)
def add(x, y):
time.sleep(3)
print 'add result: %d' % (x + y,)

@function_performance_statistics(False)
def mul(x, y=1):
print 'mul result: %d' % (x * y,)

add(1, 1)
mul(10)
上述代码想要实现一个性能分析器,并接收一个参数,来控制性能分析器是否生效,其运行效果如下所示:
add result: 2
used time: 0
mul result: 10
上述代码中装饰器的调用等价于:
add = function_performance_statistics(True)(add(1, 1))
mul = function_performance_statistics(False)(mul(10))


总结

Python装饰器的核心就是装饰,实质就是被装饰函数性能的增强。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