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矩阵一号使用方法

2016-03-20 15:45 253 查看
辛辛苦苦花了几个星期的业余时间写了这个矩阵计算器,希望能够让大家更方便地学习线性代数。

本页内容:

1.矩阵一号功能介绍

2.输入格式

3.变换方法

4.操作过程显示

5.总结

1.矩阵一号功能介绍



矩阵一号的功能有:方正行列式求值、求矩阵的逆矩阵、矩阵转置、求矩阵的秩、求矩阵的特征值、将矩阵化为上三角矩阵、求数列的逆序数、两个矩阵A与B间可进行加、减、乘及相并组合等。可灵活方便的进行行列变换,行列加减等操作。操作过程会被记录,可供查看。总而言之,如果你还在为线代课上复杂的行列变换而头疼的话,选它就没错了,你可以把它当成你的草稿本,必要时也可当作计算器。

2.输入格式

矩阵相邻元素间用空格隔开,每行用回车键隔开,如:

1 2 3

4 5 6

7 8 9

输入后点击“生成矩阵A”,即可进行你需要的操作。

如果你想进行双矩阵操作,可在生成矩阵A后,再输入矩阵,点击“生成矩阵B”按钮,当矩阵B生成成功后(会有提示)。点击“手动操作”按钮,可对矩阵A、B进行相关操作:



数列的输入:

它有一个功能,就是计算数列的逆序数,那么怎样输入数列呢?

很简单,你直接输入一串数列即可,如:1234567890009877。注:数列中间不得有空格,或小数点,否则会被当成矩阵。然后再点击“生成矩阵A”即可:



单行单列矩阵的输入:

如果你真的有那个兴趣,想计算一下只有一个元素的单行单列矩阵,那也是可行的。那它不会以为输入的是数列吗?是的,所以说,要稍作变通。

如果你这样输入:12343,那它会认为你输入的是数列。改成这样:12343.0,它就知道你输入的是单行单列矩阵了:



3.变换方法

前面说过它有行列变换,行列加减的功能,那么怎么用变得呢?不急,我们往下看:

比如有矩阵A:1 2 3

4 5 6

7 8 9

我们想对它进行行列变换,操作如下:

再生成矩阵A后,点击“手动操作”,进入如下界面:



我们只看最主要的部分。

我们想将第一列与第二列交换该怎么办呢?

点击第一列的任一元素:



被点击的元素会变成红色,黄色的是可点击与它进行交换的元素。

比如,如果我们点击2.0的那个按钮,则第一列会与第二列交换,点击3.0的那个按钮,则第一列会与第三列交换。

点击4.0的那个按钮,则第一行会与第二行交换,点击7.0的那个按钮,则第一行会与第三行交换。

我们以点击2.0的那个为例看一下效果:



可以看到,交换成功了。

如何进行行列的加减呢?

我们仍以矩阵A为例,让第一行的元素加上第二行的元素。

点击第一行任一元素:



想必大家都应该对此很熟悉。但我们这里多了两个加号和减号,是干什么的呢?

聪明的你应该很快就会明白了。

如果我想要第一行的元素加上第二行的元素,在选择第一行的某个元素后,再点击“+”号:



此时加号变绿,说明加已启动。再点击你想加的第二行的元素(4.0的那个),便成功了:



怎么样,简单吧!减号同样如此。

那你也许会问了,中间那个数字“1”是干什么用的呢?那是倍数控制,就是说,如果你想要第一行的元素加上第二行元素的2倍的话,把中间的数字“1”改成“2",再进行上面的操作,就好了。当然你也可以把上面的操作连续做两次,但是当倍数大的话就麻烦了。顺便说一下:倍数控制对”矩阵数乘“这个操作也起着同样的作用。

4.操作过程显示

你辛辛苦苦,对矩阵进行了各项操作,好不容易算出结果来了,想把过程写在作业本上,该怎么办呢?
你的操作过程是有记录的,点击”显示操作过程“按钮即可查看:



给大家简单的解释一下部分操作过程:

R(2)<->R(1):表示第一行与第二行相互交换

C(3)<->C(2):表示第三列与第二列相互交换

R(1)=R(1)+1.0*R(2):表示第一行加上第二行,1.0即我们说的倍数控制的那个倍数

矩阵A=1.0*矩阵A:表示矩阵A的数乘,即将所有A的元素乘以1.0,1.0即我们说的倍数控制的那个倍数

5.总结:

讲到这里我想你也应该明白了它的使用方法了,希望能够对你的线性代数有所帮助,学线代的小伙伴们,顶起!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