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设计之压缩与解压

2016-03-14 10:03 113 查看




开篇,我先用苹果的logo向乔布斯致敬!

同一维度,单一细分维度的信息量,单位时间人理解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并且能理解的信息总量也有限。

什么叫同一维度

文字是一个维度。

声音是一个维度。

颜色是一个维度。

什么叫细分维度,同一维度内的细分(沿用之前 丰度与细度的用语)

比如,同样是文字,里边又可以再细分

情感维度是一个维度,情感维度又包含爱、恨、情、仇等。

想像力是一个维度。

….

为什么说同一维度接收信息量有限,可以认为人脑CPU单位时间内处理能力有限,人脑的内存临时处理信息的总量也有限。所以,如何在短时间内,传递更多的信息,成为设计师永远需要钻研的课题。

而解决的方向呢,事物的发展,要么向外丰满,要么向内细化。即,丰度与细度。丰度即为多维度,细度为同一维度下的增加细分维度。

相同维度下的细分维度

比如,同样是文字,不同的文字,所传达的信息是不一样的。同样是声音,不同的声音,代表的寓意也不一样。

A、嵌入情绪

平白版:您好

情绪版:亲!



素描版:郭敬明对这部分科学知识可能有些误会。



情绪版:郭敬明业余!

B、嵌入情怀

平白版:我去旅游。



情怀版: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这样的一句话,传递的,不只是旅游,还有理想,有不甘,有希望,现实的平凡,枯燥.....

C、签入联想

最精彩的写实小说:此地钱多人傻速来。

再有某短篇小说《夜》

男:疼么?

女:恩!

男:算了?

女:别!

D、拟物联想

比如ipad的解锁,一个小孩子也知道去解锁。 这就利用拟物联想,让小孩子也能够识别设计师要传递的信息。



丰度方向的多维度

就上边说过的,人接收信息不是单一的,还可以通过颜色,声音,排版等维度来强化信息的传递。

比如:

同样的文字,美化后的排版,要比美化前的排版更为让人接受。

手机收到信息,不仅有声音,还有振动。

手机app 中,使用图标与标识应用的功能。

感想

现实中我们接收到的歌曲,电视,电影,小说,广告,图片等等。看完之后,我们想的,认为的,感受到的,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被“设计师”们设计的,他们就是利用我们看到不同的文字,不同的颜色

,不同的图片,不同的声音,起到他们可以预期的反应,以达到他们的目的。

以上是站在被攻的角度,如果原理大家都懂,我们一方面可以防守,一方面也可以攻击。

多年来,我比较喜欢一些讲企业内优秀管理,卓越沟通,狼性文化之类的书。当年一度对余世维同学的课痴迷。现在回想起来,这些年被余世维的“沟通”“毒害”不浅,认为说话,文字都要讲究详尽,没有歧义。

他举过关于沟通的一个例子。他让学员每人拿一张白纸,撕成两半。结果是,由于白纸是长方形的,有的学员从长的一面对半撕,有的从短的一面对半撕,也有个把人不对半撕。

同一个命令,产生了不一样的结果。这就是人语言定义不清。比如沟通时,应该定义精准:各位同学,每个拿一张纸,从纸的长的一面对半撕开。

余世维在工作沟通场景下,说的是对的,这些年我也受益不浅。但在其它的领域,就会冒出新的问题。定义清楚,文字就会用得更多,用得更多,就会显得啰嗦。别人也不一定有耐心听你说。同时,自从我学了审美,学了设计,研究了心理不,我慢慢发现,这种单一平白的语言,是没有任何美感的。在设计中,是没那么多的空间,让你单一维度展示你的信息的。更多的是想办法如何使用多维度:文字,声音,图片,颜色等等丰度,和相同维度下,再附带各种细分维度展示信息。相当于把信息压缩。到信息接收者这边,再把信息解压出来,从多维角度理解,汇成单一维度理解。如同计算机把所有的信息,都转化为0和1存储。

本篇末,回头再看一下开头的苹果Logo。

展示空间:简单的几何图形。

含义:

被咬了一口的苹果

计算机科学之父阿兰.灵是咬了一口浸过氰化物的苹果死掉的

不完美

….

不管设计者最初寓意是什么,结果是这一简单的Logo可以让人想到很多….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