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职场人生

浅析那些大型职业技术交流群是怎么被玩变质的?

2016-02-27 19:55 309 查看
首先,先介绍下自己,看文章得知道作者是干嘛的IDO老徐,互联网从业者,软件测试老鸟,08年开始从事软件测试职业;前后经历3家公司,从测试小菜到公司测试负责人,带领测试团队对公司整个产品体系负责;专注测试职业探索、测试管理、项目管理、测试经验谈;分享自己的测试观点、测试经验;希望能让你的职业道路少一些弯路! 本文作者以所在职业:软件测试为切入点进行分析陈述;其他职业技术交流群亦如此; 软件测试作为IT领域一个神一样存在的职业,真正兴起也就最近几年的事了!今天老徐分享:为什么各大测试群充斥着各种僵尸。从来不发言,也不改名,也不退群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先来看一组数据:如下两张图


最活跃的2000人测试大群


最活跃的2000人测试大群 以上两组图片是目前测试行业最活跃的排名前十的2000人软件测试大群最活跃的,也才800人左右活跃,活跃率不到40%(活跃率怎么看大家应该都知道吧?这里老徐就不扩展了)有些群,甚至只有20-30%的活跃率!那问题来了,这些群的成员都在干嘛呢?为什么进群后从来不冒泡?当然,这个现象大家可能都知道,思考过,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原因;但是都并没有深入的去思考、去分享、去讨论; 今天,老徐简单陈述些个人的观点,欢迎补充、讨论: 先来讨论下,为什么测试职业交流群这么火热,这么多!(至少应该有1000个软件测试相关群;具体数据没统计,只是猜测;有做过这块数据统计的朋友欢迎发给老徐)1. IT领域的同学应该都知道,在测试这块,目前整体还比较薄弱,很多初学者甚至是工作了几年,也仅仅只是一个功能tester,只会简单的点点鼠标,所以他们急需要进群与大家交流;2. 还要很多初学者,或者是大学毕业生,都认为测试是非常简单的,想从事测试职业,首先想到的就是进入测试交流群;3. 当然,还要很多从其他职业转到测试的,最多的就是开发转测试;既然进入测试行业,很多思维、工具、方法、流程等与测试还是会不一样,急需要交流,最简便的方式,当然是进入行业交流群;4. 很多同学想深入,学习一些自动化测试、性能测试,首先想到的也是进相关专业测试群,与大牛交流;5. 测试作为非典型技术群体,是急需要一个网络平台与同行吹水聊天的,so,非群莫属; 那么为什么群都只有那么点活跃率呢?1. 很多大牛本来打算是进群分享的,发现,群里整天都是各种吹水闲聊,然后就直接把群屏蔽了(为什么不直接退群呢?这跟人的心理有关,屏蔽消息比退群更容易触达);2. 很多初学者、或者说菜鸟,进群本来是打算提问的,但是又怕自己的提问太简单,被鄙视,久而久之,就躺在群里默默的看着大家聊天,做一支安安静静的僵尸;3. 各种群太多,没太多精力一个个群聊;所以基本上只在某些群活跃(各大群,重复的成员非常多;基本上没个人有几十个测试群)4. 提过几次问题,没人解答,没人鸟,久而久之就不说话了;并没有达到初衷答疑解惑;5. 很多同学,就是为了加群而加群,那么多活跃的交流群,都想加入,以防错过任何精彩的技术知识,或者吹水话题;6. 部分群的集中营式管理导致成员无法随心交流:如过于简单的问题不许问、不许发表情、字体颜色字号要求等,约束太多毫无交流讨论的乐趣;(本条采纳自老徐读者:code8192.forerunner的观点)如上,久而久之,群就变成了少数小圈子的日常闲聊吹水群了! --end-- 以上,几种情况,有没能产生共鸣的?是否还要老徐不知道的,欢迎你的补充 题外话:那是否有真正的技术交流群,能答疑解惑,技术氛围浓的呢?产生如上这些情况该如何解决呢?当然是有解决改善的方法,下次与大家分享、交流; 如果你想实时与老徐交流你的观点,分享你的经验,像老徐咨询你存在的各种问题加群《软件测试:邀你同行》(339611752)与老徐实时交流分享、成长、收获!

本文出自 “IDO测试窝、测试职业探索” 博客,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