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大数据 > 人工智能

RAID特性

2016-01-06 15:12 357 查看
RAID: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Independent)Disks


由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在1988年,发表的文章:“A Case for
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文章中,谈到了RAID这个词汇,而且定义了RAID的5层级。伯克利大学研究目的是反应当时CPU快速的性能。CPU效能每年大约成长
30~50%,而硬磁机只能成长约7%。研究小组希望能找出一种新的技术,在短期内,立即提升效能来平衡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在当时,柏克莱研究小组的主要
研究目的是效能与成本。另外,研究小组也设计出容错(fault-tolerance),逻辑数据备份(logical data
redundancy),而产生了RAID理论。研究初期,便宜(Inexpensive)的磁盘也是主要的重点,但后来发现,大量便宜磁盘组合并不能适
用于现实的生产环境,后来Inexpensive被改为independent,许多独立的磁盘组。

独立磁盘冗余阵列(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是把相同的数据存储在多个硬盘的不同的地方(冗余地)的方法。通过把数据放在多个硬盘上,输入输出操作能以平衡的方式交叠,改良性能。因为多
个硬盘增加了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储存冗余数据也增加了容错。

RAID的优点:

提高IO能力:磁盘并行读写;

提高耐用性;磁盘冗余来实现;

RAID实现的方式:

外接式磁盘阵列:通过扩展卡提供适配能力

内接式RAID:主板集成RAID控制器

Software RAID

RAID级别(LEVEL):

根据多块磁盘组织在一起的工作方式有所不同的原理可以把RAID分成很多级别。

RAID-0:

将数据流切割成多个chunk平均分散到两个以上的磁盘中进行存储,存储空间利用率成倍提升,两个并行连接到一起,提高了IO能力,但一旦有硬盘出错,数据将损坏,所以没有冗余能力的特性,不适用于存储重要数据。



优点:读、写性能提升;

可用空间:N*min(S1,S2,...)

缺点:无容错能力

最少磁盘数:2, 2+

RAID-1:

RAID-1在RAID-0的基础上作出了改进,将数据流复制出来每个硬盘都存储一遍,提高了读性能,并且有了冗余能力,但是降低了硬盘空间利用率,降低了写权限。



优点:读性能提升、

有冗余能力

缺点:写性能略有下降

可用空间:1*min(S1,S2,...)

最少磁盘数:2, 2+

RAID-4:

RAID-4在RAID-1的基础上额外使用一块硬盘存储校验码,每次存储数据时在RAID-1的机制上按位以异或方法运算数据得出校验码存储到另外一个
硬盘,这样一来就算某个硬盘有所损坏,也可以通过校验码计算出损坏硬盘的数据。但是单块盘专门用来存储校验码,访问压力较大,容易出现性能瓶颈,但是容错
能力得到了提升。



RAID-5:

RAID-5在RAID-4的基础上为了突破性能瓶颈,每个盘将会轮流做校验盘。

读、写性能提升

可用空间:(N-1)*min(S1,S2,...)

有容错能力:1块磁盘

最少磁盘数:3, 3+

RAID-6:

在RAID-5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块盘存储校验码,所以会有两个校验码,容错能力大大提升。

读、写性能提升

可用空间:(N-2)*min(S1,S2,...)

有容错能力:2块磁盘

最少磁盘数:4, 4+

混合类型:

RAID-10:

将RAID-1和RAID-0合起来使用先用硬盘两两一组构成RAID-1,然后在较高级别构成RAID-0.

读、写性能提升

可用空间:N*min(S1,S2,...)/2

有容错能力:每组镜像最多只能坏一块;

最少磁盘数:4, 4+

RAID-01:

将磁盘分成两组做成RAID-0再把两组RAID-0做成RAID-1



转自【IT精英团】:http://www.itnpc.com/news/web/145065864931145.html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