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业界新闻

互联网团队管理总结---纪念曾经的悦采团队

2015-12-09 00:00 281 查看
摘要: 只是简单的整理了一下,借鉴了敏捷开发管理思想,从开发生命周期到团队的绩效核算,最终总结了一下整个团队的组成。所谓的管理经验真的是只有经历了,失败了,成功了,才是管理经验。以下也是自己的浅显的总结。

开发生命周期

1、客户/实施/测试/产品/... 提出需求

2、产品进行产品设计及圆形图的设计(最简化版为 图文并茂的简要说明文档,复杂度根据产品时间来安排)

3、以会议形式。产品文档讲解,释疑,定稿。(产品设计完毕之后需要给参与人员进行讲解(开发,测试,uiue))

4、其他给出各自文档

4.1 开发根据产品文档需要进行概要设计(可以没有实际文档),而后需要给产品和测试还有相关开发人员进行讲解

4.2 测试根据之前参加的两场评审(产品文档评审,开发的设计评审)产出测试用例

5、开发开发过程中要根据测试用例进行单元测试

6、开发每天要进行代码审查(保证质量,互相学习,相互提高)

7、测试要提前介入,提前发现问题所在

8、测试集成测试

9、产品对产品进行验收

10、针对每个任务进行算分,给所有人进行打分

11、生命周期完毕。

针对生命周期中各个过程的具体实现

站立晨会(总结昨天,计划今天,协调问题),小组形式任意组合(项目,技术),也可以是一个大组。纠正每天的不稳定因素。

通过tower反馈每天时时进度的任务(一方面是向团队内部透明,另一方面也是监督自己),一切的不稳定因素在每天都能得到纠正,而不是在周例会。

每天下班进行一次个人总结,如果有小组的话 master需要进行小组总结,每个小组有一人需要监督和督促每个任务的过程完成情况。同样纠正每天的不稳定因素。

根据功能大小,自行组织进行代码审查(每次审查需要高级开发程序猿参与),及时纠正代码质量问题。

开发完毕交付测试之前需要进行单元测试,及时纠正代码质量问题。

每周进行周总结。(同样也是站立会。说一下最赞小伙伴及原因,说一下自己这周工作内容,说一下范围不限看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评选每周最赞小伙伴),周例会只是总结。

绩效核算原始数据来源

1. 开发确定需求进入开发之前,进行详细的工作任务分解(粒度到可以执行)

2. 针对每个任务设定合理的分值和应该做的过程,得到本次迭代中所有任务的计划生产值

3. 分解后的任务可以按照指派式或者领取式进入执行阶段

4. 任务完成时按照一定的公式计算参与本任务的所有人的应得分值。得到本次迭代中每个人的产出。和整个小组的实际产出。

组织架构:

po(productor owner)组:核心开发人员组成,参与产品的方向和产品的范围,交付日期的确定

开发小组: 根据业务来划分/根据功能来划分/根据职能来划分

组长: master

【备注】欢迎访问本人官方博客:http://blog.dvapi.com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  敏捷开发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