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内联(inline)函数的优缺点

2015-12-01 09:23 281 查看
    最近在看LinuxKernel Development,这本书主要是讲了Linux内核的概念,对于整体的框架有了一个描述,这里记录下看到的一些有用的东西,便于以后整理。

    Inline这个名称就可以反映出它的工作方式,函数会在它所调用的位置上展开。这么做可以消除函数调用和返回所带来的开销(寄存器存储和恢复),而且,由于编译器会把调用函数的代码和函数本身放在一起优化,所以也有进一步优化代码的可能。不过这么做是有代价的,代码会变长,这就意味着占用更多的内存空间或者占用更多的指令缓存。内核开发者通常把那些对时间要求比较高,而本身长度又比较短的函数定义成内联函数。如果你把一个大块头的程序做成了内联函数,却不需要争分夺秒,反而反复调用它,这么做就失去了内联的意义了。

    总结:对于简短的函数并且调用次数比较多的情况,适合使用内联函数。

      使用方法:定义一个内联函数的时候,需要使用static作为关键字,并且用inline限定它(没试过,暂且留在这里)。比如:

     static inline void dog(unsigned long tail_size);

     内联函数必须在使用前就定义好,否则编译器就没法把这个函数展开。实践中一般在头文件中定义内联函数。由于使用了static作为关键字进行限制,所以在编译时不会为内联函数单独建一个函数体(这里不太明白)。如果一个内联函数仅仅在某个源文件中使用,那么也可以把它定义在该文件开始的地方。

     注意:在内核中,为了类型安全的原因,优先使用内联函数而不是复杂的宏。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