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书摘

2015-11-14 16:08 190 查看
  1.骑摩托车旅游和其他的方式完全不同。坐在汽车里,你只是被局限在一个小空间之内,因为已经习惯了,你意识不到从车窗向外看风景和看电视差不多。你只个被动的观众,景物只能呆板地从窗外飞驰而过。

  骑摩托车可就不同了。它没有什么车窗玻璃在面前阻挡你视野,你会感到自己和大自然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你就处在景致之中,而不再是观众,你能感受到那种身临其境的震撼。脚下飞驰而过的是实实在在的水泥公路,和你走过的土地没有两样。它结结实实地躺在那儿,虽然因为速快而显得模糊,但是你可以随时停车,及时感受到它的存在,让那份踏实感深沉印在你的脑海中。

  2. 问题不在于摩托车,也不在于水龙头,问题在于他们无法忍受高科技的产物,这样一来,发生的各种状况便明朗起来了,我知道是因为科技的关系。思微雅曾经很不喜欢一个朋友,因为对方认为电脑程序设计是很有创意的东西。

  

  3. 佛陀或是耶稣坐电脑和变速器的齿轮旁边修行像坐在山顶和莲花座上一样自在。如果情形不是如此,那无异于亵渎了佛陀——也就是亵渎了你自己。

  

  

  4. 那架收音机是一条线索,一边工作一边听音乐是没有办法真正思考的,或许他们并不认为自己的工作需要任何的思考,只不过是玩弄几把扳手罢了。如果你一边工作一边听音乐或许会更愉快一些。

   他们动作的速度是另一条线索,他们把东西到处丢,而且也不记得丢在哪里。如果你不反省一番,你就不知道这样做往往会浪费时间,而且成效不佳——也就是说需要花更多的钱。

   但是最重要的线索似乎是他们脸上的表情。然而实在很难解释,虽然他们看起来很随和,友善,轻松自在,但是却没有投入工作之中,他们就像旁观者一样,你会觉得他们只是在那儿晃来晃去,然后接过别人递给他们的扳手。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没有认同感,不会说:“我是师傅”。一旦到了下午五点,八个小时一满,你知道他们会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即刻离开,然后可能地不去想他们的工作。在这一方面,他们与约翰和思微雅一样,虽然想运用科技的成果,但是却不愿和它发生任何关系。或者说他们之间的确有关系,但是他们都没有投身其中,而保持冷淡疏离的态度,他们参与了这方面的工作,但是却没有真正地关心它。

  

  

  5. 人们认为关心自己所做的事一点都不重要,要么就视多为理所当然。

  

  

  6. 而科学家所面临的矛盾是心。心既非物,也没有能量,但是他们并不能否认心存在于他们所做的一切之中。逻辑存在于心中,数字也只存在于心中。如果科学家认为鬼也只存在于人的心里,我不会反对这种说法。其中‘只’是一个关键词,科学只存在于你的心里,这种说法并没有错,鬼也是一样。

  

  

  7. 自然的法则是人类发明的,就像鬼的存在一样。逻辑学,数学也都是如此,所有值得赞美的事,也都是人类的发明。

  

  

  8. 我想你可以称之为个性,每个部摩托车都有它自己的个性,也可称之为你对这一部车子所有直觉的总和。这个个性常会改变,多会变得更糟,但常常也会变得出人意料地好,培养这种车子的个性正是维修保养的真正目的。

  

  

  9. 我从理智,知识的角度去看修理把手的问题,其中牵涉到金属的所有科学上的我。而约翰却从直觉和当下的角度去看待它。我是从内涵着手,而他却是从物的表象开始。我看到的是这个铝片的意义,而他看到的却是这个铝片的外观。所以,如果你只看到铝片的外表,当然会沮丧,谁会喜欢在一台新买的摩托车上安装废铝片呢?

  

  

  10. 浪漫的模式主要有丰富的灵感,想象力,创造力和直觉。最主要的是情感而非事实。和科学相对的艺术往往就是很浪漫的,它的存在不依赖于理性或是法则,而是依赖于感情,直觉和美学。在北欧的文化当中,浪漫往往和女性有关,但这并不是必然的现象。相对的,古典的思想往往依赖于理性的法则——它们是思想和行为的基本形式,在欧洲的文化当中主要与男性有关,同时科学,法律,医药等各学科都受到了古典思想的影响,因此对大部分的女性来说毫无吸引力。

  

  

  11. 人在思考和感觉的时候往往会偏向于某一种形式,而且会误解和看轻另一种形式。然而没有人会放弃自己所看到的真理,就我所知,目前还没有人可以真正整合两者,因为这两者之间根本找不到交会点。

  

  

  12. 首先我们发现前面所记叙的这一段文字有一个特点,你必须先压制自己的看法,否则就无法读下去,它是一个比沟里的死水还要沉闷的东西,你会读到化油器,齿轮,压缩机等等,以及活塞,火花塞,进气等等,如果从浪漫的角度来看就会觉得非常沉闷,丑陋而且十分笨拙,浪漫的人很少能突破这一点。

  

  

  13. 几乎每一个人都在使用自己的刀子。我们观察周遭成千上万的事物——这些不断变化的形状,被太阳照得灼热的山坡,发动机的声音,节流阀的动作,每一块岩石,野草和篱笆,还有路旁的碎片——你知道有 东西存在,但是你并没有全部注意到它们,除非出现某些奇特的或是我们容易观察到的事物。我们几乎不可能全部意识到这些东西,而且把它们记住。那样一来,我们的心里就会充满了太多无用的细枝未节,从而无法思考。从这些观察当中,我们必须加以选择,而我们所选择的和所观察到的,永远不一样,因为经由选择而产生了变化。我们从观察到事物当中选出一把沙子,然后称这把沙子为世界。

   一旦我们手中握着这把沙子,也就是我们选择出来认知的世界,接下来就要开始分辨。这就是那把刀子。

  

  

  14. 要想了解他究竟做什么,就需要观察风景当中地那个他,他无法从整个风景中分离出来。他正站在沙中,把沙分成不同的沙堆。要看风景而没有看到他,那简直就等于没有看到风景。要排除解剖摩托车时心中的佛性,就等于埨排除了佛性。

  

  

  15. 人生最终的目的,活着,是一件不可能的事,然而毕竟活着就是人生最终的目的。所以伟人们就努力医治别人,希望人可以活得长一点,而只有疯子才会追问为何如此。一个人追求长寿,就是为了活得,没有别的目的,这就是斐德洛追寻的鬼魂所说的。

  

  

  16. 最后有人告诉我:“现在你拥有一个全新的自己”。然而这种解释等于没有解释,因为它使我比以前更困惑了,我不记得以前的那个我,如果他们说,你现在是个新人了,这样似乎有意义得多。他们错以为人格是一种物品,就好像一套衣服,可以让人换穿,但是,一个人除了人格之外,还有什么呢?只有一些骨和肉罢了,或许还有一些统计数字等,但是肯定没有人在其中,因此人只是人格穿上骨肉和一些统计数字罢了,而不是别的。

  

  

  17. 精确的仪器是为了表达一种理念而设计的,如果你想要在空间上达到完美的境界是不可能的。因为摩托车没有任何一部分能够达到完美,但是如果你很接近完美,就会有令你惊讶的事发生,因为它可以在极限之内,奇妙地飞驰过乡村田野。所以最基本的就是要了解这种理念。约翰看到摩托车的时候,只看到各种不同的结构,于是就厌恶它,然后拒绝进一步的接触。但是在我的眼睛里,我却看到设计者的理念。约翰认为我接触的是各种零件,实际我接触的是各种观念。

  

  

  18. 这就是所谓的摩托车,它是由一组钢铁制的零件所组成的观念体系,其中任何一部分,任何一种形状都是由人所设计出来的……

  

  

  19. 要解决一般思维无法解决的难题,就要通过你的观察和手册当中所提供的结构,不断交替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如此才能找到解决之道。这种交织混杂的正确程序,如果正统化,就是所谓的科学方法。

  

  

  20. 解决的方法出来了,起码要兼顾到六方面:

   1)问题是什么;

   2)假设问题的原因;

   3)证实每个问题的假设;

   4)预测实验的结果;

   5)观察实验的结果;

   6)由实验得出结论;

  

  

  21. 科学方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你能够准确地知道事情的真相,而不会误入歧途。

  

  

  23. 一名没有受过训练的旁观者只看到修理人员所付出的劳力,就以为他最主要的工作在于劳力。事实上,这正是他最轻松也是工作上最小的一部分,他最重要的工作就在于仔细观察和精确思考,这就是为什么技术人员往往显得沉默寡言,甚至在做实验的时候有些畏缩。

  

  

  24. 在所有的科学方法里最最神秘的就是假设的形成。没有人知道它们的来处。

  

  

  25. 这个时候康德的说法救我们脱离了险境。他说,不能由感官认知摩托车并不能证明摩托车就不存在。在我们心中有一种直觉能认知摩托车。它在时间和空间有一种连续性,所以当一个人转头的时候,摩托车的形象也跟着改变,所以它和我们的感官上所接收到的讯息并不冲突。

  

  

  26. 在所有东方的宗教当中,最看重的教义就是“你之所是”与“你之所视”是不可分的。如果能够充分了解这一点,就可以说是顿悟了。

  

  

  27. 逻辑就是把主客观分开,所以逻辑不是最高的智慧,想要消除这种因划分主客观所产生的幻觉,最好的方法就是减少生理,精神和情感上的活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许多修炼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所谓的“禅”了。

  

  

  28. 真正的大学并没有特定的地方,也没有财产;既不支付薪水,也不接受物质的报酬。真正的大学是心灵的世界,是多少世纪以为流传给我们的理性思想,它不存在于任何特定的建筑物之内。这种心灵的世界,许多世纪以来都是通过一群所谓的教授所传递的,而教授这个头衔并不属于真正大学的一部分,大学的本质在流传下来的理性的自身。

  

  

  29. 凡是没有办法觉察这种差异的人,就会误以为掌握了教会的建筑就等于掌握了教会。他们认为,学校的教授既然领了薪水,一旦得到上面的指示,就应该抛弃自己的见解,毫无异议地接受学校的指挥,就像受雇于一般公司行号,处处要为老板说话一样。

   他们看到的是虚假的大学,而没有看到真正的大学。

  

  

  30. 理性教会追求的最主要目标,就是苏格拉底一向认为的真理。只不过它们不断以不同的面貌出现在历史中,所有的一切都隶属于它。平常,学个目标的提高市民的水准不相冲突,但是在某一种情况之下就出现对立,就像出现苏格拉底身上的情形一样。

  

  

  31. 到达目的地还不如在旅途中。

  

  

  32. 你如果一直向前看,或者只看到目前的状况,对你并没有任何意义。一旦你回顾以往,就会看到一种模式隐隐出现。如果你由这个模式出发,那么很可能会迸发出一些东西。

  

  

  33. 我们活在一个价值混淆的时代,我想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过去的古老观念已经无法就会新的状况。曾经有人这么说,真正的学习来自于四处游荡。你必须先停止拓展原先的知识,四处游荡一阵子,直到碰到一些事,能够让你拓展原先知识的根基,才会继续前进。每一个人都很熟悉这种经验,我想一旦整个文化的根基需要拓展的时候,就会出现相同的状况。

  

  

  34. 良质……你知道它是什么,然而你又不知道它是什么。这是自相矛盾的。如果有一些事情比其他的要好,那就是说它们的等级比较高。但是一旦你想解说良质,而不提拥有这种物质的东西,那么就完全无法解释清楚了。因为所说的根本就没有内容,但是如果你无法说出良质究竟是什么,你又如何知道它是什么呢?或者你怎样才知道它存在呢?如果不知道究竟是什么,那么从实用的角度来说,它根本就不存在,而实际上它的确存在。那么等级的根基又在哪里呢?为什么有些人愿意花更多钱去买这些东西,而把另一些东西丢到垃圾桶里呢?很明显地,有些东西的确比其他的东西要好,但是什么又是比较好呢……你的思想一直在打转,找不到出路。究竟良质是什么呢?它是什么呢?

  

  

  

  35. 斐德洛探讨良质意义的两个重点:

   1)他不想建立一种僵化而系统的定义,所以良质的这一面是快乐的,充满成就的和富有创意的。他在我们身后山谷里的学校教书的时候,大部分的时光都是如此。

   2)因为一般人批评他对于自己所探讨的内容缺乏定义,于是他提出对于良质的系统而刻板的定义,从而建立起庞大的思想体系。他绞尽脑汁地建立起有关生存的系统解释之后,让我们对它的了解远远超过了从前。

  

  

  

  36. 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因为多年来胡萝卜和鞭子的教育方式,造成他思考上的惰性。就好像一头驴子:“如果你不打我,我就不工作。”如果没有人鞭打它,它就不会工作 。而训练它去拉的文明的车子,很可能就会因此而走慢了一点。

  

  

  37. 教会的态度是:文明,制度或是社会,不论你如何称呼它,最好是由有自由意志的人而非驴子来维系。废除分数和学位的目的,并不是要去处罚驴子或者是抛弃它们,而是给这些驴子适当的环境,让它变成自由的人。

  

  

  38. 愈聪明愈认真的学习愈不需要分数,很可能是国为他们对学问的本身比较感兴趣。而愈懒惰愚笨的学习则愈需要分数,因为可以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否及格了。

  

  

  39. 没有山顶,就不会有山的周围,是山顶界定了周围。

  

  

  40. 凡是有创意的人都有那个神秘而属于个人的内在目标。

  

  

  41. 一个没有目标的人才能爬到最高。

  

  

  42. 对没有辨识力的人来说,自我的爬山和无私的爬山看上去可能都一样,都是一步一步地向上爬;呼吸的速度也一样;疲累的时候都会停下来;休息够了又会继续向前行。但是事实上两者多么不同啊!自我的爬山者就像一支失调的乐器,他的步伐不是太快就是太慢,他也可能失去欣赏树梢上的美丽阳光的机会。在他步履蹒跚的时候却不休息,仍然继续前进。有的时候,刚刚才观察过前面的情况,他又会看一遍。所以他对周围环境的反应不是太快就是太慢。他谈话的话题永远是别的事和别的地方。他的人虽然在这里,但是他的心不在这里。因为他拒绝活在此时此地,他想要赶快爬到山顶,但是一旦爬上去之后仍然不快乐,因为山顶立刻就变成“此地”。他追求的,他想要的都已经围绕在他的四周,但是他并不要这一切,因为这些就在他旁边。于是在体力和精神上,他所跨出的每一步都很吃力,因为他总认为自己的目标在远方。

  

  

  43. 但是你如何用理性去界定拒绝被界定的事物呢?定义就是理性的基础。有理性就有定义,他可以利用辩证法的战术和无能与否的侮辱暂时压制住别人的攻击,但是迟早他得提出一些更实在的理念,引导结晶继续进行,超越传统修辞学的范畴,而进入哲学的领域。

  

  

  44. 克里斯说:“我不喜欢爬山,一点意思也没有,我以为会很好玩。”

   这时我也有些生气,就说:“你说的或许对,但是你不应该把它说出来。”

  

  

  45. 朴质,一旦你把良质抽出来,你就得到朴质了。缺乏良质就是朴质的精髓。

  

  

  46. 我认为,如果一个词能够把世界分成两半,那么它也势必能再将其合而为一。真正了解良质,不单单能满足体系的需要,甚至能超越它。真正了解良质之后就能掌握这个体系,将它驯服,然后能为个人的目标派上用场,让人拥有完全的自由,从而实现他内在的目标。

  

  

  47. 对良质的无知就是无能。

  

  

  48. 科学家之所以无法侦测出良质,是因为良质就是他们所侦测出来的全部。

  

  

  49. 良质并不是一种物体,它是一种事件。这表示良质不仅仅是主体和客体相遇所产生的结果,它们是由良质这事件所产生的,良质是主体和客体的因,过去大家误以为主体和客体才是因。

   良质像太阳,它并不是绕着我们的主体和客体运转。它不是被动地照亮它们。它也没有隶属于它们。主体和客体是由它所创造的,它们才是隶属于它的。

  

  

  50. 要想从哲学方面解释良质,是一件既对又错的事。因为这是一种哲学的解释。哲学解释的过程就是分析,把一样东西细分成主语,述语。我的意思是,良质这字眼不能分解成主语和述语,这不是因为良质是神秘的,而是因为良质是非常简单,迅捷而直接的感应。

   要让我们这种背景的人了解纯粹的良质,用最简洁的语言形容就是“良质是有机体对环境的反应”。

  

  

  51. 拓荒者有一种很少被人提起的特性,就是很容易制造大量的混乱。他们只看见自己高远的目标,而完全忽略自己所制造的各种混乱。别人必须跟在他们屁股后面收拾。

  

  

  52. 艺术是一种高级良质的努力。

  

  

  53. 良质就是佛,良质就是科学的实体,良质也是艺术的目标。这些观念仍然需要融入日常生活当中。而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我一直提到的——修理摩托车。

  

  

  54. 技术人员的好坏,就像数学家的好坏一样,取决于他在良质的基础上选择好坏的能力。所以他必须懂得关心。

  

  

  55. 真正一列知识的火车并不是静止的状态,它总是要朝某个方向行进,而它的铁轨就称作良质。

  

  

  56. 一个人在修理摩托车的时候,对车子的了解分分秒秒都在改变,因而得到了全新认识,其中蕴含了更多的良质。修理的人不会受限于传统的做法,因为他有足够理性的基础拒绝这些思想。其实不再是静态的 ,它不是让你决定是要去奋战还是打退堂鼓的思想,它们是会跟着你成长的思想。所以具有良质的事实,它的本质不再是静态的,而具有爆炸性的威力,一旦你了解了这一点,就永远不会被卡住。

  

  

  57. 不论你被卡得多严重,这种现象终将消失。你的心灵终究会很自然地找到解决的办法,除非你非常容易被卡住。其实怕被卡住是不必要的,因为被卡住得愈久,你就愈看得清楚让你脱困的良质。

   所以不应逃避被卡住的情形,它是达到真正了解之前的心灵状态。要想了解良质,不论是在技术荼上或是其它方面,无私地接纳这种被卡住的现象是个关键。无师自通的技术人员就是因为常常被卡住,才比接受学院训练人员更了解良质。因为他们懂得如何处理突发的状况。

  

  

  58. 我猜想拥有更深刻的了解就会对螺丝有新的评价。如果你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上面很长一段时间,那么你可能会发现,螺丝并不只是属于某一类物体,它更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如果你再深入研究,就会发现螺丝并不单单只是螺丝,它代表了一组功能。于是你原先被卡住的现象就会逐渐消失,同时也消除了传统理性的模式。

  

  

  59. 保持内心的宁静在机械工作上并不是一件小事,它是工作的核心。能够使你平静的就是高级的手艺,反之,则是低级的。

  

  

  60. 我所谓的内心之宁静,和外界的环境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出家人打坐,士兵在隆隆的炮击声中,或者是机械人员正在做万分之一英寸的校准,都可能产生内心的宁静。它涉及到一种自然的态度,让人与周围的环境完全融合在一起。这种融合有许多等级,而宁静也有许多等级,你的功夫愈深,就愈了解它的深奥和困难度。

  

  

  61. 内心的宁静有三种等级,生理上的宁静虽然也有许多等级,但似乎是最容易达到的境界。精神上的宁静,也就是消除个人的杂念,相对来说不太容易做到,但是仍然可以达成。至于价值方面的宁静,也就是一个人没有贪念,只是单纯地过着自己的日子,这一点似乎是最难的。

  

  

  62. 佛教的禅宗提倡打坐,就是要使人物我两忘。而在我所提到的摩托车维修问题上,你只要专注地修理车子,就不会出现物我对立的情况。一旦真正地投入了工作之中,就可以说是在关心自己的工作,这就是关心的真正意义——对自己手中的工作产生认同感。当一个人产生这种认同感的时候,他就会以看到关心的另外一面——良质。

  

  

  63. 所以在维修摩托车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内心的宁静,让自己不要和工作环境疏离,在做其他的工作时也是同样的。这一点做到了,其他的一切就会变得很自然。内心的宁静会产生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就会产生正确的思想,正确的思想就会产生正确的行动,而采取了正确行动的工作,便可使别人从中看到做人内心的宁静。

  

  

  64. 有的时候,一想到这一点我就认为,所谓一个人能够进入别人的心灵,只是言语上的幻觉,只是一种说词,只是一种两个基本上独立的个体之间可能有的交流而已。两者真正的关系仍是无法得知的。想要探测别人的内心只会扭曲你的观察所得。所以我想做的就是,在某些情况下不让自己看到的不被扭曲。

  

  

  65. 一个人如果能够在安静当中,真正看见,听见,感受到真实的宇宙,而不是一些八股的思想,他必然会充满了进取心。进取心不是某种稀奇古怪的东西。

  

  

  66. 钓鱼钓过好长一段时间的人,身上往往会有这种特质。通常,他们会对自己花这么多时间去从事这项看似无甚收获的活动有些防卫心。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为自己辩解。然而,钓鱼回来的人通常充满了热忱,有力量去面对几个礼拜前他已经厌恶极致的事物。因此,事实上他并没有浪费时间,只是我们以世俗的眼光认为他是如此。

  

  

  67. 进取心是精神的补给品,能够推动事情的进行,如果你没有它,就不可能维修摩托车。但是如果你有了它,你就会知道如何运用它,那么无论如何,一定能修好这部摩托车。事情必然是这样发展的,所以在开始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有这样的热忱。

  

  

  68. 据我所知,陷阱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因外在的环境使你放弃了良质,我称之为挫折。第二种是你内在的因素引起的,我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称呼,姑且称之为忧虑。

  

  

  69. 内心因素导致的陷阱有三个:第一个陷阱会限制情感理解,叫做“价值的陷阱”;第二个则会阻碍认知理解,叫做“真理的陷阱”;第三个会阻碍精神运动行为,叫做“肌肉的陷阱”。其中价值的陷阱最严重也最危险。

  

  

  70. 在价值的陷阱中,最常出现而又有害的是价值的僵化。这是指固守以前的价值观,无法从新的角度衡量事物。

  

  

  71. 如果你的价值观僵化了,你所能做的就是放慢脚步——不论你愿不愿意,你必然会慢下来——但是你要做的是放慢脚步,然后重新检视过去你认为重要的事物是否仍然重要……只需要静静地注视着机器,这么做没有什么问题,静静地和它相处一阵子,用你注视鱼线的方式注视着它,不久你一定会看到鱼线在动。车子会用很谦虚而且微弱的声音询问你,是否对它的问题感兴趣。这是世界上到处都会发生的状况,所以要对它感兴趣。

  

  

  72. 首先要明白,你发现的问题并不如你想象中的大,也不如你想象中的小。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这些问题往往比你原先所想的修理摩托车更有意思。一旦出现这种现象,你就不只是修理摩托车的技师,同时也是研究摩托车的科学家,这时就完全跳出了价值僵化的陷阱。

  

  

  73. 如果你自视甚高,那么你观察新事物的能力就会降低。你的自我会让你远离良质的真实。如果你把事情搞砸了,你很可能不愿意承认。如果你被蒙蔽,自以为表现得很好,你很可能会相信你确实表现得很好。 所以在修理机器这方面,如果你的自我太强,往往无法把工作做好。因为你总是被愚弄,很容易犯错,所以修理人员自大的个性对他颇为不利。如果你认识很多技术人员,我想你会同意我的观点,他们往往相当谦虚而且安静。

  

  

  74. 机器会反映出你真正的个性,感受,推理和行动,而不是反映你自我吹嘘,膨胀的那一部分。如果你的士气来自于你的自我,而非良质,那么这种虚假的形象很快就会完全崩溃,那你就会非常沮丧。

  

  

  75. 如果你一时无法谦虚下来,有一个方法,就是无论如何也要装出这种态度。因为如果你刻意地假使自己表现得不够好,那么一旦事实证明的确如此,你的进取心反而会提升。你会继续这样做,一直到事实证明你的假设是错误的。

  

  

  76. 焦虑是另外一个陷阱。它是自我的反面。如果你确实做什么事做不对,那么你就会很害怕。就是这个因素往往让你迟迟不敢动手,而不是懒惰。

  

  

  77. 要想打破这种恶性循环,我想你应该把自己的焦虑写下来,然后参考各种书报杂志。因为你有焦虑为动力,所以会很努力地研究。你愈研究就会愈平静。你要记得,你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而不仅仅只是把机器修好而已。

  

  

  78. 为了减轻自己的焦虑不安,你可以告诉自己,没有哪一个技术人员不会犯错。你和他们之间的差异是,他们犯错的时候,你并不在现场,但你要为犯错的结果付出代价,就是你的账单。所以如果是你自己犯了错,你最起码还有学习的机会。

  

  

  79. 枯燥是焦虑的反面,通常和自我的问题连在一起。枯燥就表示你已经丧失了从新角度看事情的能力。我自己医治枯燥最好的方法就是睡觉。在你觉得枯燥的时候非常容易睡着。一旦休息够了之后,就很难再觉得枯燥了。

  

  

  80. 通常我们无法看到,除了是与非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因为这不合乎思考的习惯。这第三种可能性能够拓展我们的视野,引领我们走向完全不同的方向。

  

  

  81. 宗教不是由人发明的,人是由宗教发明的。而人也创造对良质的反应。这些反应当中人进一步了解自己。你知道某些事后,良质就会给你刺激,你就会想把良质所给你的刺激界定下来,但是你必须根据自己所知的界定。所以你的定义是由你的知识组成的。

  

  

  82. “卓越”暗示着对生活的完整或唯一性的尊重,因而不喜欢专门化。它还暗示着对所谓的效率的轻视——它具有更高等级的效率,它不止要求生活的一部分卓越,而且要求生命的本身就很卓越。

转自:关于良质的一切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