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从科幻理论推导人生准则

2015-09-21 12:05 232 查看
当我们所理解的知识无法帮助我们创新、走出困境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微观(分子、原子)和宏观(宇宙、星系)两方面来获取准则。



我们所在的世界就是宇宙的产物,所以微观世界下你会发现一些和宇宙相同的特性。我们作为人类分析问题,想当然的以周围环境做参考,人性、情感、利益的干扰太多,而忽视了我们所在宇宙“固定”的法则。



所以我想通过从科幻和物理学中星系、分子角度,来概括、对比一些“通用”的准则。以此帮助我在思考问题的时候首先从准则的角度来考量事物。



一、核心(内部引擎、中心点)

核心是事物存在的关键,同样也是灭亡的关键。

核心是什么东西? 核心是物质的组合也可以是一种组合状态。

就像是微观的电子围绕原子核,月亮围绕地球,地球围绕太阳,太阳围绕太阳系,太阳系围绕银河系。 我们会发现宏观和微观是如此的相似。由此推导宇宙应该也有一个核心或者说中心点。你可能听过宇宙大爆炸理论,那个爆炸的起点就是宇宙的中心点。

因为核心是运行的关键,所以它必定有一种方法和外围设备进行交互得到反馈以维持稳定状态。

既然是交互,那自然有交互的路径和痕迹,反过来就可以通过痕迹找到核心的位置。

解释“痕迹”,简单的例子就是你得到一个人的毛发,提取DNA,你就能知道他是谁或者复制他。

宇宙的核心运作模式是循环(新陈代谢)。

我们所知的九大行星都在不停的旋转,那么银河系也应该是围绕着某个星系在旋转,有可能整个宇宙就是在旋转中。这种旋转提供了基础的能量,所有物质都在无形中被驱动着,这也意味着所有物体包括生命在内,产生的时候已经注定会有结束之时。 如何知道它的结束时间,取决于它的运作模式。



如果核心没有损坏,就有再生的可能。

人类的核心是大脑,交互路径是神经,身体跌倒、撞击经受各种损伤,只要大脑没事,就有活的希望。但是大脑停了,那身体再好也没用。

那为什么我们的胳膊和腿受伤了,不能再生? 我认为未来是可以实现自主再生,而并不需要依赖干细胞培养器官。 再生问题的关键在DNA是否缺少再生的指令,以及如何植入这条指令。



对于人类生存而言,想要好的生活条件就需要一个稳定的核心来运作,它就是性格。

其实运作过程大家都知道,无非就是学习、工作、开公司,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因为性格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简单来说,人不是机器,无法强制执行规划的路线。因为有情感和负面情绪的干扰。而情绪又源自于大脑。 这就很奇怪了,宇宙中的微观物质,看上去都没有情感,为什么人体,要产生情感来干扰人体活动。 没有情感不是更能稳定运作么?



待续。。。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