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维架构 > 网站架构

微服务架构 如何影响传统的软件架构设计

2015-09-20 22:36 639 查看

ThoughtWorks首席咨询师王磊通过一个互联网门户案例为大家解释了微服务架构的概念,以及它如何影响传统的软件架构设计。
  一年前,该门户每签一个10万的合同所耗费的成本是3.5天。他们当时的CRM结构是典型的三层架构,整个应用程序由一个40万行的代码库组成,后端有一个主动的数据库。虽然使用三层架构的成本比较小,但随着代码和功能的增加,代码库不断膨胀,修改代码存在的风险很大,整个维护成本也变得越来越高。
  每当开发人员提交代码后,所需的数据集成和构建需要50分钟,意味着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最多能有9次代码提交。但为了系统的稳定性,持续集成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提交代码,因此,整个团队的交付能力受到了限制。此外,从准备部署包到上线需要3天,3天后才能让用户真正用到部署包,才能实现价值。而如果增加新人,要开发新的环境,包括测试和产品环境,培养周期会很长。针对以上难题,ThoughtWorks制定了如何在团队中对系统进行改造从而满足业务需求的策略。
  将现有的系统保护起来,把所有开发新功能的优先级都降下来,只需对系统做最紧急的修改,其他和部门进行协商,让团队保持新的精力和时间在重要的业务上。
  功能剥离。通过定义新服务,在前端用一些代码的机制让用户逐渐访问新服务,可以达到从原有系统抽出小功能,让客户访问小功能。
  数据解耦。对于庞大的系统,因为无法很快将所有系统换掉,所以为了保证系统仍然可用,要启用数据同步机制,让服务里的数据同步到原有数据库。
  渐进替换。通过不断地运行以上策略,将原有系统的复杂功能抽离出来用新的方式来做。
  目前,每签一个10万的合同所耗费的成本由3.5天变为1天,持续集成构建从50钟降低到18分钟,团队成员从10人降到7人,部署周期由3天降到2小时。
  对于每个应用程序,可能有一组小的服务组成,每个服务运行在自己的进程中,服务与服务之间通过轻量级的机制进行交互。那么,如何使用微服务做系统改造呢?
  为每个服务建立独立的环境,包括基础设施、持续集成环境、运维、监控、日志聚合、报警。
  不断演进的微服务开发模板,发现问题及时修改,让模板更高效。
  轻量级的通信协议。
  消费者的契约测试,解决随着服务增多带来集成测试效率低的问题。
  基础设施自管理,帮助管理自己需要的资源。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