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SAP实施方法论之探讨-现状调研与需求分析

2015-08-17 16:43 85 查看
如何做好现状调研与需求分析
SAP实施方法论涵盖五大步骤,包括:项目准备、蓝图设计、系统实现、最后准备、上线与支持。本次结合多次项目的实际体会,先仅针对如何做蓝图设计阶段的“现状调研与需求分析”进行探讨。
1、 现状调研与需求分析的准备工作
1) 了解客户所处产业与分工:不同产业有很多本身特性和专业术语,比如半导体企业有前道(设计、晶圆制造)等,后道(封装、测试)等之分。通常加工制造也有代工或是***之分,对于***企业更多考虑的是存货水平、产能利用、运营成本与利润率。但对代工企业来说,除了考虑成本与利润,更重要的是满足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灵活多样化要求。从SAP项目角度来看,代工企业的实施更具有挑战性。
2) 调研问卷与提纲准备:
n 调研问卷的设计要结合行业与产业特性进行修正,而不是每次只有一个通用问卷。明知该问题在这类企业不存在仍花做调研,不但浪费时间且容易引起客户对顾问能力怀疑甚至是反感。
n 问题准备应该涵盖从公司未来产品市场定位到每个流程的具体运作方式,比如未来公司各业务板块的市场定位与份额规划等,因为对于不同的业务类型,在公司未来发展中比重不同,而SAP在方案设计时应该是首先满足主力业务的系统应用,然后考虑非核心业务的实现。
n 考虑按照业务流程来设计问卷,而不是按功能模块来设计问卷,因为SAP是按流程方案,而不是按职能设计方案。
3) 调研的时间与人员安排:
n 调研人员应该是分层次进行,至少涵盖公司高层、中层管理者、关键岗位用户以及最终用户。为调研保证效果,应该按层次不同分别安排场次,让各参加者都能畅谈想法。
n 在资源和时间允许前提下,调研应该串行进行,各模块顾问都能一起来参与调研,确保调研分析阶段能掌握所有情况。调研提纲与时间地点安排提前发给用户并预留出准备时间。
n 顾问个人经验积累是对调研效果也很关键,同样的问题用不同的角度或方式交流,会得到不同效果或结论。所以在调研前尽可能的内部先进行沟通和交流,互相补缺,有备而战。
2、 现状调研与需求分析的进行
1) 结合公司特性,确定调研的主线索。按照主线从采购到生产到销售到财务结算整个过程进行分析,比如是按照接单形态进行、还是按照产品加工特性或是按照业务模式进行。这样不会遗漏关键点,而且能梳理出完整的全流程。
2) 应该辅助以相应的工具或文档做好调研分析过程记录。最好是集成性的,每个顾问和用户交流时,都依此为做更新,而且保持版本的唯一性。这样能确保记录的清晰完整,而且各部门或用户反馈对同样问题有不同描述时可以及时发现并沟通一致。
3) 调研与分析过程中,不要对未来可能的系统解决做过多探讨和分析。未来如何处理一定是综合分析基础上,各模块讨论一直达成的。另外现状调研与分析过程中就和用户交流系统,容易让用户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使用户产生惧怕或抵触或者是过高期望的心里,不利于项目进行。
3、 调研与分析结果的汇总:
1) 项目负责人要注意收集和跟踪调研与分析中反馈的关键问题点。确保不被遗漏而且在方案设计时能全盘考虑。
2) 调研与分析的结果要发给用户(公司高层、中层管理、关键用户等)进行正式确认。不仅是确认过程,更重要是可以借此补充遗漏的信息。
3) 每次调研分析结果记录文档的内容更新,要组织一起学习和审阅,确保内部所有顾问都能清晰明确。
在所有顾问对调研结果一致认可的情况下再开始业务蓝图设计。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