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编程语言 > C语言/C++

C++标准库<sstream>

2015-07-17 17:58 260 查看
C++标准库中的<sstream>提供了比ANSI C的<stdio.h>更高级的一些功能,即单纯性、类型安全和可扩展性。

假设你想用sprintf()函数将一个变量从int类型转换到字符串类型。为了正确地完成这个任务,你必须确保证目标缓冲区有足够大空间以容纳转换完的字符串。此外,还必须使用正确的格式化符。如果使用了不正确的格式化符,会导致非预知的后果。下面是一个例子:

int n=10000;

chars[10];

sprintf(s,”%d”,n);// s中的内容为“10000”

到目前为止看起来还不错。但是,对上面代码的一个微小的改变就会使程序崩溃:

int n=10000;

char s[10];

sprintf(s,”%f”,n);// 看!错误的格式化符

在这种情况下,程序员错误地使用了%f格式化符来替代了%d。因此,s在调用完sprintf()后包含了一个不确定的字符串。要是能自动推导出正确的类型,那不是更好吗?

进入stringstream

由于n和s的类型在编译期就确定了,所以编译器拥有足够的信息来判断需要哪些转换。<sstream>库中声明的标准类就利用了这一点,自动选择所必需的转换。而且,转换结果保存在stringstream对象的内部缓冲中。你不必担心缓冲区溢出,因为这些对象会根据需要自动分配存储空间。

<sstream>库定义了三种类:istringstream、ostringstream和stringstream,分别用来进行流的输入、输出和输入输出操作。另外,每个类都有一个对应的宽字符集版本。

注意,<sstream>使用string对象来代替字符数组。这样可以避免缓冲区溢出的危险。而且,传入参数和目标对象的类型被自动推导出来,即使使用了不正确的格式化符也没有危险。

string到int的转换

string result=”10000”;

int n=0;

stream<<result;

stream>>n;//n等于10000

重复利用stringstream对象
在多次转换中使用同一个stringstream对象,记住再每次转换前要使用clear()方法;
在多次转换中重复使用同一个stringstream(而不是每次都创建一个新的对象)对象最大的好处在于效率。stringstream对象的构造和析构函数通常是非常耗费CPU时间的。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