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从科学网转的,蛮有意思,哈哈

2015-06-14 22:37 148 查看

刚才读了李明阳的“一地鸡毛的本科毕业论文答辩”,联想起前两天刚刚参加过的本科答辩,也是感慨万千。我倒是不是感概李老师所说的那些事情,那些事情我听着倒还有些新鲜。我感慨的应该是更普遍的问题,那就是大多数学生压根就不把毕业论文当做一个什么重要的事情。一般来说,我们都会在学生大四上学期的时候就完成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理论上他们有差不多半年的时间来完成一项“研究工作”。但事实是,很多学生除了在选题的时候会跟指导老师见一面,之后要想再见上他们的面恐怕是很难的。首先,他绝不会主动来找你;其次,也许在你不断地催促下,他会过来跟你聊几句,答应的好好的,但下次见面还是啥也没做。最后,也许在答辩前一个星期,他会稍微那么“紧张”一点点。当然,我见过更夸张的,那就是答辩前从来没跟指导老师见过,甚至跟导师说他不打算毕业,最后就突然自己跑去参加答辩了(拿着一篇所谓的综述)。面对这样的学生,重要的是不是一个两个,而是相当一部分,大家觉得该怎么办?

有人说该怎么办就怎么办,都不让过呗!但我迄今没有看到哪个学校真这么做过。退一步讲,有些事情也未必全是学生的原因。一方面,学生们平时从来没受过什么研究训练,每一篇所谓的课程论文,他们都是copy+paste完成的(可恶的是老师们通常还接受了),那么毕业论文又有啥不一样呢。即使真给了一个好题目,很多学生也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另一方面,当然如果老师们拼了命地去触动甚至感动这样不打算付出的学生,也许也可以得到一点结果。但又有多少老师愿意在这个事情上如此付出?退一步讲,客观上老师真的有办法同时让五六个甚至更多这样的学生在几个月(甚至几个星期)的时间里面都各自做出有点新意的事情来吗?最后,对于很多学科来说,现当代的研究早已不是百年前的研究了,要找到在本科的知识基础上(即使是学得很扎实的前提下)可以开展的有新意的题目是不容易的,况且是每年都要找到好几个这样的题目。所以,很多时候,学生们更愿意去忙着找工作、准备考研,老师们也只能是尽力而为了(当然也有不少老师未必尽了足够的力)。

怎么解决这些困难呢?有人说,我们的大学要严出,要有淘汰机制。这个我是赞同的,但是我也相信目前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也有人说,我们可以完全取消本科毕业论文,我觉得也未必不可,但也许的确这样就有点太对不起那个学士学位了。所以我的看法是,我们不妨采用更灵活的制度,在基本不淘汰人的前提下,适当的控制学士学位的数量。比如说,一个学生只要修满了学分,就应该获得毕业证,但如果要想获得学位证,就需要写毕业论文,不想得学位证的话,就可以不写。关键是这个学位证是有竞争的,比如今年为90%,明年为80%,后年为70%,经过十年的缓慢改革,我们就可以控制在10%的比例上。一定程度上,实现“严出”的目的,而社会也有时间去接受这个事实。至于这个学士学位的含金量,由社会自动去判断。那样,学生们自己就会考虑要不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去争取这个学位,老师们也可以好好地指导,好好地把关。

最后,个人认为,对于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其实也并不是真的要去完成一项完整的研究(硕士生尚且难以实现),很多时候主要也就是完成一个大的课后习题。只不过需要学生相对多花点时间去调研,了解课题的背景,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出一点自己的思考和尝试即可了(或许仅仅是把前人的一些工作能够重复出来就非常不错)。

或许硕士和博士的培养方面,也可以做类似的安排。一句话,就是把学历和学位分开,通过收紧学位来补偿扩招带来的后果。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