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关于XPS的一点思考(1)-XPS的起源

2015-01-03 17:31 387 查看
XPS是2012年为国内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发的一套信用卡业务流程处理系统,基于公司的Workbench 2.0框架进行开发。所谓Workbench 2.0,实际是2009年我在公司的Workbench 1.0的基础上,把底层的各开源框架更新到当时相对较新的版本,例如Spring 3.x,Struts 2.x,Hibernate 3.x。2.0的主要改进,是通过使用Annotation技术来实现零配置,以达到大幅减少开发工作量的目的,另一方面,把1.0使用的一套自行开发的MVC框架,替换为了比较成熟的Struts,以降低开发难度。实际上Workbench 2.0在设计时,我曾经主张把关键的工作流引擎从os workflow替换为更先进的jbpm,但是由于当时主持该项目的项目经理的坚持,被暂时搁置了,结果到了2012年XPS项目招标的时候,发现Workbench 2.0内置的工作流引擎os workflow根本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后来临时换成Activitis,对后来的项目实施造成了极大的挑战。

所谓Workbench 1.0,则是大约从2004年起,公司几位资深的信用卡行业产品经理,基于自身多年的行业经验所设计的一个以案件为中心,以队列跳转为主要处理模式的信用卡外围系统的通用平台。

设计该平台的出发点,是以“小核心、大外围”为主要思想。不得不说,这在当时确实是比较有前瞻性的。要知道即使在2014-2015年的今天,还有不少业内人士死死抱着大核心的理念不放手。所以可以说,当初提出Workbench通用案件处理平台概念的前辈,确实是有着通盘的考虑的,只可惜10年后的今天,Workbench仍然很难说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平台。

这套框架在基本成型后,首先用于公司内部的一套信用卡申请系统产品的开发。我只参与了该产品基础框架的开发,进入到具体业务实现阶段后,恰好在南方某银行的项目开始,我就去客户现场带项目去了。

一直到2012年,公司拿到了该银行的一个新项目,任命我为项目经理,并决定用Workbench 2.0产品原型来实施该项目。应该说,用从未受过市场考验的Workbench 2.0来实施这样一个项目还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尤其是该系统的核心引擎-工作流引擎,在差不多实施前一个月左右才从os workflow替换为activities,而客户对于工作流相关的各种功能要求也比较高,所以当时该项目的实施风险确实非常高。

当然,XPS后来还是如期上线,并且获得了客户的认可,为客户的业务扩张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