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美国火星人与中国火星人的本质区别

2014-12-24 07:24 267 查看
由美国科幻小说作家Andy Weir创作的“The
Martian”(”火星人“)热销美国,影响很大。该书的主人翁马克—怀特(Mark
Wathey)就是所谓的“火星人”。

该书的主要情节是说,马克在火星上的奇遇,如何死里逃生。故事一开始,在火星人居住地(Hab)周边,刮起沙尘暴,马克被同事们误认为因受伤而死去。实际上,马克的伤势很轻,一人存活了下来。马克怎么办?存火星上一个人怎么存活下去,以便等待地球人来救援?

马克在火星上如何求生的故事,情节离奇,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作者让火星人马克扮演植物学家与机械工程师的角色,在火星人居住地的大棚中种植土豆,利用氢气燃烧生产水。而且,马克驾驶火星漫游车四处漫游,多次发生迷路事件,等等。最后,马克死里逃生,重返地球。

该书作者着力宣传的主题是,火星人马克如何利用自己的科学技术知识,克服重重困难,求得生存的成功经历。所以说,美国的火星人是“科技英雄”,鼓吹个人奋斗。

与此相反,中国的火星人是土生土长的火星人(不是地球人)。二十年前,火星人来到地球,落户中国,进入北京大学,带来了火星人的电子邮件与电子图书等先进技术。火星人努力学习法治,推动科普事业,勇敢地投入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之中。中国的火星人主张实干救国,不搞空谈。

二十年之前,研制电子版《邓小平文选》合订本,帮助国人深入学习、研究邓小平理论,火星人出了力,是有贡献的,对此,人们不会忘记。总而言之,美国火星人纯粹是科幻人物,而中国火星人则是,依据中国的法律与国情,人工“塑造”出的人物形象(所谓”法治人物“)。你恨它也罢,爱它也罢,中国火星人就是不死。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