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其它

再访贺利坚(一):IT毕业生去培训机构,这件事很正常(转载)

2014-04-17 11:21 399 查看

转载自: 再访贺利坚(一):IT毕业生去培训机构,这件事很正常

导语:与烟台大学计算机学院贺利坚副教授相识,还是在2012年年底,那个时候我在为社区之星专访栏目寻找合适的采访人。在社区运营的推荐下,我接触到了贺利坚老师,那个时候他正忙于带领他的学生进行互联网教学,并在网络上开设《IT学子成长指导》栏目,义务的为大学生做各种咨询。在这个背景下,我对他进行了专访(文章见:《专访贺利坚:给编程初学者的金玉良言》),专访文章有近五万的阅读+191条评论,大家反响非常大。

一晃近两年过去了,贺利坚《IT学子成长指导》专栏做的越来越全、人气也越来越旺,而在这个时候,CSDN高校俱乐部找到我称,贺老师最近出了一本新书,希望藉此请他谈谈新书背后的一些故事和基层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虽然担心有帮他宣传新书的嫌疑,但我更想知道他的互联网教学怎么样了?为什么如此坚持投入大量时间为大家做各种咨询?以及他对现行的大学教育有哪些看法……

太多的问题,等着我去探问,而如今,答案就在这里。

以下是正文:

“学生毕业去培训机构,并不是大学教育失败,从某个角度看,这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首先,大学必须着眼学生一生发展,坚持对基础和综合能力的重视,而不能将眼光盯在一时就业上;当然大学也有不当的地方,之罪在于:有为数不少没有达到培养目标的学生,也领到了毕业证,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需要教育参与各方的共同努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培训作为一种就业手段,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成为毕业生就业的途径之一。”当记者在专访中,问及大学教育、学生毕业后又去培训机构培训等问题时,贺利坚这样回复。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CSDN:近年来,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学受到的指责特别多,我冒昧地直接问一个尖锐的问题:每年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贺利坚:这个事情,放在IT行业好像更引人关注。每年的用人需求很旺,但大批的毕业生就是找不到工作。这是一个不少人都觉得难以理解的悖论。

这些问题出在大学,人们总要把帽子全扣在大学头上,这不公平。大学有不少事情是没有做好,而有些事情,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作为大学中的一员,我不想为大学开脱。我个人认为,大学的问题,就是将大量达不到毕业标准的学生,认定成毕业生,让他们走上了社会。换句有人不爱听的实话是,我们培养的人才,并没有达到培养目标规定的要求,手持毕业证的,并不一定就是合格的大学生。这个问题,好像大学外的人想不到,而大学里的人又不愿意说。

CSDN:为什么会这样?大学就不能严格标准,只有符合标准的大学生,才能准予毕业吗?

贺利坚:一个事实,大学里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是根本不学。这不是一两个学校的问题,我通过义务咨询,接触过大量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大学生,也通过参加教学研讨会与同行交流。总体上,师生普遍对学风存在不满,有相当多的学生困惑于没有学习氛围和环境,独自前行很困难。学生不学的理由多的是,综合起来就是厌学。这方面的话题,在郑也夫教授的《吾国教育病理》和《科场现形记》中揭示的,远比我本人观察到的深刻。这是大学不能回避的现实,也是我们面临的困境。

再一个事实,还有一部分所谓认真学习的学生,继续走在应试教育的歧途上。在大学用那种死记硬背,只看重考试的学习,根本承受不起大学学习的信息量。在我的咨询中,极力鼓励大学生走出应试教育的伤害,帮助大学生学会学习,目的就在于想让大学生的学习变得有效。

学生培养达不到培养目标的另一个因素是专业兴趣。大学之前的学习是根本不管兴趣的,只要能考高分,就是好学生。而到了大学,突然间大家会将兴趣提高到非有不可的程度。实际上,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是在大学稍遇到了一些困难,就将兴趣作为借口,使自己开脱。我一直鼓励同学们通过体验,在培养兴趣上给自己一个机会。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目前大学在转专业方面的限制太死了,我们的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其实有条件放得更开一些,给更多同学提供转专业的机会。

大学要严格标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我一直认为教育管理部门、大学领导层面应该尽快地在这方面有所作为。作为教师,我曾冒着被各方责难的风险,让很难看的成绩单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有不少同行这样做,但基层教师的能量有限。另外,无论学得如何,是怎么学的,经过大学四年,不拿一个毕业证出去,学生、家长能交待过去?学校为此要有所作为的确需要很多努力,在稳定规模后要保证质量也需要时间做工作,这种状况实际上就是各方合谋的结果。

CSDN:说大学生没有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会不会是培养目标定得不合适?是不是标准太高了?

贺利坚:大学要培养的是高级专业人才,其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基本要求。追根到大学的本源,是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这由大学中通识教育的部分完成。大学并不只是很多人认为的那样,学生毕业能找个工作就行了。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承载着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承载着社会发展的希望。

正如高中的学习围绕高考,出现了教育、学习中的各种怪象一般,大学的教育,要让学生能就业,但目标不仅限于就业。只盯就业,反倒是就业也不能保证。我不认同“现在的大学相当于以前的中专”之类的说法,我们的高等教育是进入了大众化,这个“大众”不是“平庸”的代名词,而是让大众精英化,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我们的国家才能在当今世界中站得住脚。

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受到关注。对大学的质疑中,有人说大学理论太多了,实践太少了。对这样的观点,我持保留态度。在大学中,扎实的专业基础是必须的,这些专业基础是前人经验的浓缩,是支持毕业生更长职业生涯的保证,对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我们出问题的毕业生,不是说理论知识太丰富,影响了实践能力,而是两方面都欠缺。

大学中的各种知识该如何传授,这是个可以讨论并可以改进的问题。有问题,就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务实的态度。在目前的状况下,如果不解决学生厌学、不会学的问题,单纯降低培养目标的要求,将是另外一种更为公然的妥协,必会造成更大的退步。

根源是家庭教育和基础阶段教育的失败

CSDN:那造成上面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贺利坚:作为大学老师,我不愿意去说大学教育之外的事情。因为我不想为不理想的大学开脱,大学和大学教师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但是,教育失败的根源,我还是想归到大学前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在于让人得到发展,这样的认识是前贤们经过时间检验得到的结论,也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但是,我们实际教育呢?可以列举出N多的现实,来说明这个本来该很实在根本目的,在现实中是被当作了虚空的理想。

家庭教育是孩子养成习惯,培养品质的最佳场所。可是,在所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一系列变味关怀下,家长早早将孩子塞进各种培训班,无情地剥夺了他们灵性和学习、生活兴趣。让孩子只管好好学,无节制地给予孩子物质上的享受,在亲情、精神层面对孩子的关心,统统让位给了升学。以亲情名义,可以举出太多的理由“不得不”去这样做,但是,当孩子失去了可以自由想象的童年,在各种压力下失去了学习的欲望,不少孩子输在终点线的结局已经决定。有研究表明,在幼儿园就产生厌学情绪的孩子不是个别。

基础阶段的学校教育,以“高考指挥棒”为理由,善意地将孩子们学习圈在了那几门科目中,目标定在了分数上。将学生送上更高一个层次的平台,这是一个必须的目标,然而针对谋求更远发展的目标,为考而学真是远远不够,甚至对一些孩子而言,是毁灭性的打击了。这种打击不限于成绩不佳、主动将自己归为差等生,进而采取各种反叛行为的学生,而且还有那些能取得高分,但进入大学发现死记硬背、不会思考、不会变通的学习方式不再管用,也无力再采取其他方法的“好”学生。宏观的政策当中有不少好的引导,某些地方教育改革中的新尝试,也常让人眼前一亮,但是教育界中的保守仍旧占着上风,掌控着大局。

CSDN:大学面对这样的生源,确实很难办。

贺利坚:是的,大学教育,迎来的就是这样的生源。当学生只对分数有感觉,甚至有的学生在分数浸泡中已经对分数麻木了的时候,大学实施教育的难度可想而知。进入大学之前,将学习视为是考大学的手段,而不是自身的发展,学习是个苦差事,而不是享受。很多大学生的眼光只看到现在的学习是不是能让我考上研究生,能不能让我找上工作,并以此来确定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过来人可以知道,这样的学习会是多么的乏味,真正学有所成是件多么难的事情。

针对教育,大多数的人在兜圈子,在“没有办法”之中,一批批的孩子们远远地离开了教育根本目标。在大学里,我们看到的就是,大批的学生在迷茫中前行困难。最根本教育目标实现不了,有些大学生由于失败的大学经历,连找个工作的基本愿望也达不到。

学生毕业去培训机构,并不是大学教育失败

CSDN:我们观察到,有不少毕业生,要到培训机构学习才能找到工作。这个现象,是不是大学教育的失败所致。

贺利坚:是有不少学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又选择上培训机构的。在我看来,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我这样讲,并不是说参加培训是必要的事。

真正达到学校培养目标的学生(不是每门课成绩都过了60分就行了),他们是有能力直接就业的。我的学生中,每年都有在实习期就能拿到近万元工资的。毕业时在本行业中就业,看的是专业能力,而继续发展,综合素质却远比专业能力重要,这更加反映了,在我们的大学培养目标中,专业技能不可缺,但专业教育之外的因素也不能弱。

在上面谈到了没有完全达到培养目标的学生,他们还想在本行业就业从事技术性工作。通过短期的培训,强化了某一方面的能力,从而有能力在就业中获得机会,这成了一条不错的途径,甚至可以算作为捷径。我的学生中,还有一些本来有能力直接就业的,毕业前也去了培训机构。当然他们选择的是声誉很好的机构,为的是在培训机构中获得丰富的就业信息,提升了他们的就业质量,另外一些培训机构与知名企业的合作关系也让他们省去了很多奔波。

所以,有学生参加培训,这并不是大学的失败。大学教育规模这么大,学生各有各情况,培训作为一种一些学生的就业手段,是可以接受的。而且,西方发达国家中,也有在大学接受通识的教育,毕业后去职业教育机构学得就业技术、技能的做法。不过,我们的国情不一样,参加培训似乎更有一种不情愿在内。

CSDN:那为什么学生在培训机构进步快,但在学校里就不行呢?

贺利坚:这不奇怪。临近毕业,就业问题就在面前,学生能不着急吗?我有位喊了3年对专业不感兴趣,并且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在参加培训后告诉我,他在3个月的学习时间里,写的代码比前3年代码总和还要多,并且在学习中,他发现对这个专业并不是没有兴趣。这不是个例,能有这样感悟的同学,他们会后悔在当时课程学习时,为什么该做的练习没有做,交上的作业要抄别人的,后悔在课程设计时,不该想着法子联手糊弄老师。人总是要成长的,能体会到这些,也是个不错的结局。实际上,培训机构还是喜欢招本专业的大学生,他们在培训机构中进步快,得益于在学校里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我痛心有些学生,他们失去了所有的机会,一无所获地走出了大学。有些到大四才幡然悔悟的学生,他们的专业基础几乎完全空白,再跟上节奏真的已经很难,而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又严重不足,我会建议他,在合适的时候,通过培训进入行业。这或许是最后的机会,只是这些同学本该有的专业基础,只能在工作中再去补足了。有些失去的,将永远不会再拥有,这影响了他在未来行业中选择权和话语权。

CSDN:有人说,中国的大学总是跟不上社会节奏。如何评价这样的观点?

贺利坚:大学并不是跟不上社会的节奏,实际上,大学中的不少研究课题,是引领行业前沿的。说大学跟不上社会节奏,是有人说大学教学生的,并不是工作中要用的。大学教的,有些是工作中直接用的,而有些,是为了培养思维方法用的。很多人误认为直接用才是有用的,一有抽象描述就反感,这直接导致了大学学习的成色不足。大学的职能,并不仅仅提供就业服务,大学在专业教学上主要提供的是基础的教学活动,指望大学有能力传授行业中所有的最新技术,这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在学科通用框架支撑下,学生在具备一定基础之后,需要有更个性化的专门技术学习,应该要分流。大学做不到对各种岗位所需要可能的技术一一罗列,这很正常。不少有识之士提出,企业应该承担起这方面的人才培养职责,而在我们现实中,培训机构填补了这个空白,这是一个由市场力量形成的格局。

IT学子的救赎:最需要改变的是要有改变的勇气

CSDN:说了半天教育和大学教育,挺沉重的。在校的IT学子,该怎么办?

贺利坚:我从教20年,为IT学子义务咨询也已经3年,我对于在校的IT学子的建议就是立足于自我的改变,保持前行。要在学习观念、学习方法方面不断改变,最需要的也是这种改变的勇气。如果要对接受过的教育反思,不要去哀叹,而是要思考我们如何消除以前不当的教育造成的伤害,改善我们的学习,用学习的行为,突破阻挡我们前行的障碍。处在任何时代背景之下的人,都会有必须面对的问题。而永恒不变的是,当感觉到束缚,感觉到有问题,思变前行则是。改变不了环境,从改变自己开始,改变了自己,也就迎来了我们期望的环境。

扫除对教育的失望 独立面对基层问题

CSDN:对话中,能感觉到您有强烈的愿望想要改变教育。那为什么要选择坚持教学一线做工作,选择通过互联网开展咨询?

贺利坚:在现行的体制当中,如果能有一些行政职务,就能有更多的机会做些影响面更大的事。我曾经在学校机关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管理工作。这段经历,打开了我看教育的视野,发现了在基层工作的空间,也发现自己不适合在那个领域发挥作用。后来也有机会不再做教学基层的事,有一些关心我的人,也劝我识时务为自己找个更大的平台实现教育中的抱负。自古以来,有满怀抱负力求自顶向下改变的人不少,但是自底向上做出贡献的人也不少。我发现,身处基层的教师群体太缺乏改变的勇气了,以致于改变的能力也没有了。这是我们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我在这方面还有些感觉,也就决意在教育基层岗位上做一个深度的体验者,直面其间的各种问题。其实,越是问题重重的地方,做事的空间越大,只是这些地方暂时被视为角落,是行政化指挥棒没有指到的地方,但并不是永远的盲区。瞄准这些问题做事,只要是往前走,做出的都是有创新有意义的事。

由于有了这种扎根基层的决心,我很在意我需要直接面对的学生。带领学生学会学习,改变对学习和大学的看法并不容易。屡次的失败中,我认识到只有学生愿意改变时,才是做工作的最佳时机。现实世界中的工作在开展,我在博客上记录了相关的情况和观点,引来了网络中有困惑的学生的来信。我意识到,我能够给他们一些帮助,给他们做的工作,就处在最佳时期。我回想到自己的成长道路上,过来人一两句的指点,立刻成为自己前行的动力,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于在网络上开展咨询就很自然了。

CSDN:那对你的同行,有什么建议?

贺利坚:说大学生迷茫,其实,大学老师迷茫的也不少。现在的工作的确不好做,甚至说“看开了”,失望之余得过且过的人也有。我想说的是,作为大学教师,我们就需要放下所谓生源不好、学生素质不高之类的抱怨,这是我们工作的前提。我们的前辈们不必考虑学生不学习该怎么办,不必考虑学生学不会该怎么办。处在这个阶段要为人师,就要接受这个现实。作为过来人,带着我们的学生,走过这一程。

基于我的实践和咨询,我意识到来自基层的施力点,正如我对处于迷茫中的大学生的建议,教师也应立足于独立面对,勇敢地前行。我在教育体验中,发现了同样立足基层寻求改变的老师,像廊坊师范学院的米新江老师、广东海洋大学的丁又专老师等,也结识了通过互联网将自己学习调理的有滋有味的同学,如滨州学院曹胜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温国兵等。发动起我们的学生一起结伴前行,路是很宽的。

结束语:教育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

在采访中,所谈的大多是教育中的负面话题。也可以发现贺老师在开展工作中的艰难,但他并没有一丝的牢骚。贺利坚坦言到,事实上在他的工作以及博客中,他很少倒这方面的苦水。他说,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处在教育一线。最直接的是教师和学生,我们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成员;每一个人都是现在或将来的家长,是要实施家庭教育的;而社会教育,我们每一个人始终在参与。问题要清楚,但搞清问题是为了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找逃避的理由的,只有这样,才能快乐地应对问题,看到走出的路。大学是人生当中最宝贵的一段黄金时期,主动地去做一些事情,让改变发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的事情。放下“没有办法”的包袱,我们都可以做一些事情,改变也将就这样发生了。
内容来自用户分享和网络整理,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如有侵权内容,可联系管理员处理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标签: